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既是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时代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事实向价值的不断转化,是哲学价值论转向的根据。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论哲学,确认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论哲学属性,是时代给中国哲学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适应现代哲学价值论转向的趋势和中国社会价值问题的日益突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应该是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邓小平价值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价值论是哲学的分支 ,文学价值论是哲学价值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实践和具体化 ,有其特定的切入角度、关注焦点和思维方式上的优势。文学价值论研究必须遵循一般价值本体论的前提 ,使之有哲学特性和品格。本文针对文学领域存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不清、随意用“价值”术语代替价值论研究、借用价值概念而没有哲学思维和哲学深度等现象 ,对文学价值论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方法等进行了界定和辨析 ,进而对文学的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文学价值的时效性与客观性、文学价值体系重建的内涵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看效用价值论在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而专门从这一角度与之商榷的文章不多。本文则是从这一角度与效用价值论的观点进行讨论。笔者首先分析了效用价值论偏离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来分析商品价值和把马克思主义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然后分析了效用价值论在科学抽象法认识和运用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展价值论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标、方式及其伦理属性等根本态度和基本观点的价值论表达,是对于发展的价值关系、发展的价值诉求、发展的价值精神、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发展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等问题从哲学层面进行比较系统的价值阐述,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价值观.构建科学的发展价值论有利于从理性的层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从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上来,促成了社会发展价值论由崇尚经济发展转向崇尚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价值世界.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和哲学的价值论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价值论在 2 0世纪末实践标准的讨论中诞生。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多元价值及其冲突是价值论研究经久不衰的深广社会背景。 2 0多年来 ,我国学者对价值论的研究重点 ,形成了由评价论到价值论 (基本原理 )、再到评价论、再到价值观念论的轨迹。价值论研究促进了哲学本体论的价值论转向和哲学认识论的价值论转向。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认识与把握,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但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本文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价值论的视阈下对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行考察,重点分析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多维内涵。-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新闻?这并非一个新问题,可也是一个并未真正解决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然而,能够提出不同的解答,正表明我们对它的认识在深化。本文最基本的方法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但这里还得加以补充说明:马克思主义本身在发展之中,对我们来说,一个很重大的发展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这不是商品价值论,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学。这个领域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而近年却获得了长足发展。我们认为,这种价值论对新闻学研究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在这个基…  相似文献   

8.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对其所产生影响的评判、研究成本的测度及总价值的评价;哲学价值论为研究成果评价提供不同的评价视角与评价主体,学术共同体更关注成果的学术价值,政府与社会更关注成果的社会价值;经济学价值论为成果评价提供了"价值最大化"原理与"价值工程"思想,当一项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质量水平相当时,其研究经费投入越少则价值含量越大。  相似文献   

9.
价值论转型及其哲学方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问题不是与价值论转型相伴生,而是与人类相伴生的问题;价值论在中国的转型特点有别于百年前在西方的转型,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中国自身的历史中、新的世界文化视野下的转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传统文化的内在影响,超越片面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是其基本特点。价值论与本体论、认识论共同面对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属于同一哲学层面,是哲学的分支,这一哲学方位决定了它不是对哲学自身的反思,也不是对不同领域中具体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而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基本范畴对价值一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课程的价值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对课程的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课程的本质中引伸出课程价值的概念,然后进一步分析课程价值的内涵与外延,最后阐明了课程价值评价的含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期与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指导自然科学研究跨越“物理学危机”所造成的认识论障碍具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科学革命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挑战。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告诉我们,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哲学,必须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不断进化发展的科学中吸取养料,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认识与把握,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但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本文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价值论的视阈下对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行考察,重点分析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多维内涵。  相似文献   

13.
科学素养是当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当前学校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存在偏差,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科学哲学观的片面性。科学哲学旨在探究科学本质,考察科学的存在论和价值论基础,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和超越。因此,应端正教师科学哲学观,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师教育,在宏观上需要转变教师观念、优化课程设置;在微观上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利用侦探小说诠释科学哲学核心概念,结合科学史阐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为各科教师讲授相应的学科科学哲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主义科学哲学把科学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强调通过科学家的实际工作来探讨科学研究的方法,即按照自然过程去认识和把握科学的发展历程。自然主义科学哲学的主张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主流倾向。文章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自然主义科学哲学的观点给与分析评价,从而为我国科学哲学的研究确定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本质的正确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理性信仰形成的条件,但目前教材与文献对此的解读不够充分。不能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已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瓶颈。需要用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理论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并阐释其科学地位的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16.
社会价值,作为社会对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具有客观性、重要性、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可比性。对社会价值的评价应该坚持公众性和实践性。社会价值论的研究对象包括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及其需要、作为价值客体的社会及其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社会价值论的研究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借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系统科学的多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场和基本方法。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科学的认知指引和行动指南。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认识论基础、历史观基础和价值论基础,即从本体论维度昭示其生成的本源性根据,从认识论维度阐明其发展的革命性指向,从历史观维度彰显其内在的历史主动精神,从价值论维度揭示其人民性的价值底蕴。  相似文献   

18.
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全面融入价值论内容于洪卫在过去的多数哲学教科书中,很少涉及价值论内容。因此,使人们更感到哲学抽象,离实际太远,与自己关系不大,影响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各个原理中全面融...  相似文献   

19.
孙玉丽 《南都学坛》2000,20(4):95-96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建立在科学人文主义之上 ,以科学主义为基础 ,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的教育观。这种观念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其一是矛盾论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决定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机整合 ;其二是价值论 ,按照价值选择中统一性与偏移性相结合的方法论 ,以科学主义教育为基点 ,实现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中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思想的科学史观和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等人道主义思想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经过对传统科学与人文的批判继承 ,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理论统一 ,并通过《资本论》时期的现实验证 ,最终使科学与人文统一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在当今时代 ,重述马克思思想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对回击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 ,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