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事业远远落后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还远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公共需求。通过对我国农村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进行理论与现状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交通运输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公共服务市场化不足,从供方因素、消费受益情况和市场化与管制几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市场化的路径,并从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引导、扶持市场发展、创新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模式和完善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市场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略论农村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的巨大成就同样令世人瞩目。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中的最薄弱环节。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是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应调整农村发展思路,因地制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完善民主政权建设,全面推动我国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广大农民在农村卫生事业上的伟大创举,它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发轫与初创、巩固与普及、萎缩与重塑、创新与发展等几个不同阶段。探讨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轨迹,对于推进新时期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产出增长的关系,以验证在我国是否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陷阱"。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人力资本增长是引起农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经济增长并未带来人力资本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注重农村贫困人口脱困问题,而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公共投资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医疗保健和转移就业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而人力资本公共投资则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务工就业收入等途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贫困。统计检验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公共投资与农村贫困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教育投资与健康投资对缓解我国农村贫困有显著效果,培训投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也愈被重视,迁移投资对我国农村贫困并未起到明显缓解作用,但不容忽视。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以有效减少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增量人力资源非农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人力资源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人力资源非农转移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农村增量人力资源因为具有种种竞争优势 ,已经成为农村人力资源非农转移的主体。农村增量人力资源非农转移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需要我们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角度 ,对我国农村增量人力资源非农转移的模式与政策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人际关系具有传统的本土性,是建立在人伦之上,体现的是血缘与地缘的人际关系.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与经济意识在农村社会的不断深入,带有功利色彩的一些因素渗入到传统的农村人际关系中,致使农村人际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个体、家族和社会网络是以往相关研究对农村人际关系的关注的三个视角,情感与理性是当前农村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但如何解决与理顺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传统与现代、情感与理性等之间的关系,是建立我国和谐农村人际关系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资本是一种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对个人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整体社会资本的弱化,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如何提升农村社会资本,进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关键因素。此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的消费观念、消费环境和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分析,对农村未来消费热点做了预测,并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关键因素。此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共生产不足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状况的不同认识,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规模及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以农民消费结构分析为基础评价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分析模型。运用这一分析模型对我国近十年农民消费结构做了实证研究,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消费总量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滞后的消费伦理观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新型消费伦理观,切实增强政府服务农村居民消费的意识,才能从制度上根本破除制约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瓶颈,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消费差距逐渐增大。由1990—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变化情况,通过建立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回归模型,可以比较分析在两种不同消费函数理论下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模型的统计结果,从而得出城乡之间消费水平的差异是由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和消费倾向的差异造成的结论,并提出了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四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需求量既决定于收入水平,又受消费倾向所制约。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多种多样,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探讨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等因素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和决定消费倾向和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鲍曼以流动的现代性理论框架时现代社会里的消费生活进行崭新的思考,初步形成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思想。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生活表现为:消费样态趋向瞬间化、欲望式和循环性;消费时间呈“点滴化”;消费理念“受欲望支配”;消费生活是废弃式、过度化、更替性的消费方式。瞬间化、欲望式和循环性的消费模式是流动的现代消费生活的主题。固然,流动的消费生活形象地描述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却没有提出如何避免流动的消费生活负面影响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梳理和介绍当代人类学界对消费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结合中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现实与笔者的实际调查,对当前民族地区消费文化研究的田野调查实践进行一些方法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网购订单的快速增长,农村成为电商平台重点开发的新市场,研究农村网购消费行为与消费需求,对促进农村网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10个省20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了解中国农村网购消费行为与需求,提出优化农村网购的发展对策.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农村网购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网购安全可操作、商品丰富、网购配套服务、商品价格和购买方便程度是影响农村网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对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该文以新疆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年的相关数据,建立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并对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扩大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