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实施初始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初始排污权的分配问题。关于初始排污权的分配问题,美国国会在《清洁空气法》中提出了三类分配方式:即免费分配、公开拍卖和标价出售。当公开拍卖和标价出售这种有偿分配方式在实践中遇到阻力的情况下,学术探讨和实践中均认为初始排污权实行免费分配更具有可操作性。但有多种依据可作为初始排污权免费分配的基础,而各种依据又都具有其公平合理和欠合理的特征。本文基于经济最优性、公平性和生产连续性原则,构建了初始排污权免费分配的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有关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18日起至2014年6月19日,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全部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先后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式主要有免费分配和拍卖分配,其中免费分配又分为历史法和基准线法。本文对这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碳排放权配额分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兑现“十二五”和2020 年的碳减排目标,我国政府于2013 年年底在“七省市”试点启动碳交易市场,并在2015 年推广至全国. 根据欧盟的经验,在碳交易市场运行之初,政府需要设定一个碳排放许可总量,并把其分配给参与减排的企业. 为实现在减排企业间合理分配碳排放许可量,目前在政界热议的配置方式包括免费、拍卖、免费拍卖相结合、单边交易模式和双边交易模式五种方案. 为探讨这五种方案能否实现“企业以最小的减排投资成本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这一问题,本文从企业微观生产过程出发,剖析企业减排路径及其减排投资渠道,建立企业减排投资成本最小化模型,推导各投资渠道的最优投资水平,进而分别讨论免费、拍卖、免费拍卖相结合、单边和双边交易模式配置碳排放配额对最优减排投资的实施情况,根据所得结论,提出这五种配置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兑现"十二五"和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我国政府于2013年年底在"七省市"试点启动碳交易市场,并在2015年推广至全国.根据欧盟的经验,在碳交易市场运行之初,政府需要设定一个碳排放许可总量,并把其分配给参与减排的企业.为实现在减排企业间合理分配碳排放许可量,目前在政界热议的配置方式包括免费、拍卖、免费拍卖相结合、单边交易模式和双边交易模式五种方案.为探讨这五种方案能否实现"企业以最小的减排投资成本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这一问题,本文从企业微观生产过程出发,剖析企业减排路径及其减排投资渠道,建立企业减排投资成本最小化模型,推导各投资渠道的最优投资水平,进而分别讨论免费、拍卖、免费拍卖相结合、单边和双边交易模式配置碳排放配额对最优减排投资的实施情况,根据所得结论,提出这五种配置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入了同时考虑用能权与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零和DEA方法,从公平与效率视角对比分析了历史法与零和DEA方法两种分配方式的适用性,并应用市场交易模型检验了不同初始分配方式对各地区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零和DEA方法能够提高用能权与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公平性,但却是以牺牲前沿技术效率水平为代价。其次,完善的市场机制能够提高基于零和DEA方法调配用能权与碳排放权的配置效率,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通过出售多余的用能权和碳排放权来获得额外收益,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相反,历史法容易导致高耗能、高排放的地区在初始分配中获得较多的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不利于正向促进技术进步。最后,当市场机制不完善时,基于零和DEA方法配置用能权和碳排放权,可能会抑制技术进步,而基于历史法的初始分配方式则至少可以在短期内维持现有生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制定公平有效的省级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案,是中国统一碳市场健康稳定运行的基石。公平原则方面,本文将碳减排责任区分为历史排放责任和省际转移责任。其中历史排放责任主要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接近的年份作为责任核定基期,从而体现"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而转移责任主要通过与区域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相契合的"合理碳排放"与实际碳排放的差异来表征。效率原则方面,本文建立了考虑区域之间分配博弈的零和DEA模型,通过多次调整得到所有地区效率最大化时的初始配额分配方案。同时,通过熵值法将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分配方案耦合形成综合配额分配方案,并通过比较分析3种不同配额分配方案的地区减排成本效应差异,甄选出兼顾责任与目标、公平与效率的省级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6年间中国省际间贸易造成了大量的地区碳转移,转移的方向主要从能源生产地向能源需求地、从经济高值和中值地区向经济低值地区流动。由于历史排放过高,经济高值地区和一些能源产业密集地区应该承担更多减排责任;(2)在综合考虑历史排放责任和地区转移责任的初始配额分配方案中,经济高值地区的配额盈亏表现出异质性,而经济低值地区则表现出同质性,这表明经济高值地区的减排责任由于能源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而经济低值地区则统一表现为需要承担较少的减排责任;(3)基于公平原则的配额分配方案将会导致"鞭打快牛"而损失效率,从而导致地区发展成本过高;而基于效率原则的配额分配方案虽然成本较低但也会产生"马太效应"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地区发展不平等;只有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综合配额分配机制,才能既减缓地区发展不平等,又能实现全国平均减排成本最小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建立公平有效的初始碳配额分配机制、实现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激发统一碳市场活力、推动地区协同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时代标准必要专利公平合理的许可是维持市场稳定、增进社会福祉的关键议题。本文在构建政府、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企业、标准必要专利实施企业三方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动态演化博弈分析了三方的互动机制与稳定策略,并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政府部门“监管”、许可企业“FRAND许可”、实施企业“缴费”是理想的演化稳定策略;(2)政府部门策略选择具有稳定性,许可企业具有学习性,实施企业具有独立性和快速性;(3)政府部门不监管时,企业会去寻求法律支持,诉讼成功概率和收益影响双方策略选择;(4)政府部门降低监管成本并增大处罚力度,能够为博弈向理想状态演化提供可靠路径。研究结果可以为推进相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京津冀地区低碳协同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一种市场驱动的碳减排政策,能有效地减缓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此,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京津冀碳排放交易政策仿真模型,探索不同的碳交易机制设计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碳交易机制能有效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碳减排进程,即使对经济会产生微小的负向冲击;(2)在碳交易机制设计方面,减少碳配额总量,减少免费配额发放,以及提高碳交易价格均会增大碳减排力度,并同时加剧对经济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交易机制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其中碳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一直是碳排放交易机制建立过程中的难点。现有的基于DEA方法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大多是基于效率的分配,而没有考虑各省份的投入产出规模。为了保证投入产出规模的测量被各省份接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共同权重的DEA方法分配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配额。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规模分配方法得到的分配比例不同,只有基于投入产出规模的分配方法不仅能同时考虑各省份的投入和产出,而且能够提高分配后的效率。该基于投入产出规模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更容易被各省份所接受,并能为国家分配碳配额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一项主要经济任务。本论文主要讨论地区本位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在地区本位下,政府为实现其辖区内各地区、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相关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经济现象。各国的国情不同,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差距的程度和产生原因也有所不同,因此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选择和具体措施也有所不同。我国幅员辽阔,欠发达地区的情况迥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差距。总结国外采取的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措施,对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财政平衡制度——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各国缩小区域差距的通行做法,其中,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颇具特色。德国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是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和地区之间人均…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利益的实现与全国的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实中的市场机制在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时,存在功能缺乏与功能失灵,使经济或人口空间结构不利于提高或保持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生产水平与生活质量出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社会分化过度,甚至对国家统一造成威胁。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区域政策加以干预。但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往往不可避免地具有区域倾斜性,加之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特点不同,因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冲突长期存在且不断深化。为此,本文就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展开探讨,力求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通过OLS统计回归方法检验FDI与沿海、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实证结果显示,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说明梯度开放政策是FDI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产生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经济平衡发展的客观现象.本文就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了调研、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转移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从动态视角对影响区域人均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辽宁经济和旅游经济区域差距分析,从2001—2010年,辽宁各地区经济格局经历"南重北轻——中部挺秀——东部起飞"的演化。从2001—2010年,辽宁各地区旅游经济格局经历"东高西低——东翼展翅——三足鼎立"的演化。旅游经济从2001—2010年对辽宁区域经济差距始终发挥了积极的平衡效果,为了更大限度发挥旅游业在辽宁区域格局优化中的积极作用,结合辽宁经济与旅游格局,建议未来采用(1)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2)落后地区政策倾斜战略;(3)挖掘资源潜力战略;(4)人才战略;(5)创新战略,重点扶持经济落后的辽西和辽北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促进辽宁区域格局优化。  相似文献   

17.
王梅  周鹏 《管理科学》2020,23(12):1-11
交易成本和市场势力影响碳市场成本有效性,不同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法是否造成不等的碳市场效率损失? 本文构建碳交易机制下企业决策模型,探究交易成本、市场势力存在时,碳排放权分配方法的选择对碳市场成本有效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1) 交易成本中交易佣金会导致碳市场效率损失,基准法和祖父法的影响程度小于拍卖法; 2) 碳市场存在市场势力时,祖父法和基准法导致的碳市场效率损失小于拍卖法; 3) 当碳市场同时存在交易成本和市场势力时,市场势力进一步加剧了交易成本导致的碳市场效率损失,祖父法和基准法导致的增加损失小于拍卖法. 本文建议政策制定者采用祖父法或者基准法对市场势力企业进行碳排放权分配,并取消交易佣金.  相似文献   

18.
李艺芹 《经营管理者》2012,(5):38-39,35
为了解决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印度从"三五"计划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政策来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50多年过去了,印度贫困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有效的发展,贫困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同样是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印度在区域经济政策上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方面带来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山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同样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如何将全国碳减排目标分摊到各省区从而确定初始排放配额,则是确保碳交易市场有序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效率分析的理论框架下,对每一省级区域拟合出其GDP损失与二氧化碳减排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将减排引起的GDP下降视为减排成本,提出一种优化全国整体减排成本的规划方法,实现对碳减排总目标的省际分配、制定区域低碳发展目标。分摊结果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易操作性,表明不同区域承担与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等现状相符合的减排任务;逐步回归分析下,GDP、人均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五个因素对于减排目标分配结果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