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是个体人格形成的根基,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基础。对于一般人来说,家庭教育的作用就不可小觑,而对于视障儿童来说,视力的障碍和生活的不便以及心理上的特殊性,家庭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我国学界对视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还很薄弱,大部分集中于视障儿童的学业教育,对于家长的实践指导建议也没有专门的探讨,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是,我国并没有专门、独立地为见义勇为设立法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由于立法的漏洞导致的问题接连爆发出来,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从而呼吁为见义勇为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3.
家长缺乏育儿经验,是否应该接受培训?家长教育手段出现偏差,谁来负责监督纠正?日前,全国妇联在近期举行的家庭教育立法课题研讨会上透露,相关家庭教育立法建议稿预计年内出台,并提交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其他职能部门审议。针对立法能否有效纠正家庭教育出现的偏差,它是否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具有可行性等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展开了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少年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的.从当前情况看,我国青少年权利的法律保护,已从舆论、理论探讨向具体的立法和执法转化:从个别条文的规定向青少年专门法律、法规和条例转化;从个别地方的立法向全国性立法转化.特别是全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问世和实施,预示着我国青少年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一、我国青少年权利法律保护的发展进程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的《宪法大纲》、《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中,就有保护青少年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进步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如今己形成蓬勃发展态势。进入21世纪以来,家庭教育指导在国家决策层面引起了高度重视。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阐述了“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2006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法律地位;2007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八部委共同制定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2010年国家七部委联合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在前不久由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制定家庭教育法律。这预示着家庭教育指导将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发展.也预示着家庭教育研究者和指导者肩负着更大、更重、更艰巨的社会责任。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审视,进一步明确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探讨.文章从家庭教育行为、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效果三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受长期的农业社会影响,中国传统儿童家庭教育在理念、内容和方法上具有鲜明的"私性"特征,造成儿童独立性差、责任意识淡薄、合作精神缺乏.中国社会转型对民众的公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当代儿童家庭教育必须加强"公共"精神建设.当前,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公共"精神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家长缺乏社会公共责任意识,随意推卸家庭教育责任;一些家长个人功利性过强,对家庭教育的公共性内容依然重视不够;一些家长教育方法的个人随意性依然存在,家庭教育悲剧时有发生.要提升儿童家庭教育"公共"精神建设,推进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宣传,完善家庭教育法规体系与社会监控机制,健全与优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曹倩 《现代妇女》2013,(10):57-58
特殊类型专利侵权行为,主要包括间接侵权、商业方法专利侵权、实验性使用、专利钓饵等,是在专利侵权制度中应专门加以规范的.我国新修订的《专利法》、相关实施细则及司法解释对一些重要的特殊类型专利侵权问题仍缺乏规范.通过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对这些特殊专利侵权问题进行合理的法律规范,是当前正确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重养轻教、重言轻行等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引发人们重新考量家庭教育的价值意义,审视德育、智育位置,进一步发掘我国家庭德育的优良传统,修复道德传递链,全面提升青少年德育功效。  相似文献   

10.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1980年开始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研究专家。《中国家庭教育》杂志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兼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学术委员等职。我国第一位家庭教育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