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改变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包括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特征、管理三大系统的21个指标体系框架,并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结合青岛市实际,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节约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及社会稳定水平等方面对青岛市2000-2007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市循环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但在资源节约方面问题突出,据此提出构建青岛市绿色GDP核算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公众资源节约意识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根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对1999—2008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了其构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四大系统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铀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是铀矿开采的必然选择,铀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是检验和预测循环经济发展状态的判断依据。基于突变理论的改进的突变评价方法,构建了铀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核工业某矿冶局所属的5个铀矿山作了铀矿山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这对于铀矿企业处理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困境,通过循环经济建设可以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要步骤,在充分考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辽宁省各主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7.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科学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这里依据《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5~2020)所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值,分别从经济发展、资源减量投入、循环利用、污染减量排放等四个方面,评价了1986~2003年间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省循环经济综合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1986~1990年发展较缓慢,1991~1996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有一定波动性,1997~2003年则有明显的进步且增长稳定。资源投入和循环利用的发展趋势增长速度较快,且趋于一致;污染减排和经济发展的速度略低于前两者。此外,研究还进行了预测评价,如果江苏省延续1986~2003年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则所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要到2022年才能实现。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江苏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的管理、运行体制;以点带面,建立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体系;加强循环经济核心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制定不仅是量化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借鉴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了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是资源大省也是消耗大省,通过建立符合省情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监测、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测未来趋势,为辽宁省制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及环保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基于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进行评价是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情况、实现程度和实施效果,是为指导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完善,能够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并帮助政府部门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全面、准确地了解循环型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采取可行、有效的调控措施,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对象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评价方法是综合性的,评价必须准确可靠,兼顾适用性和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完备性、可比性、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选取能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采用综合因子分析方法,对安徽省2004年各县域经济27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偏弱.  相似文献   

12.
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遭到质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开始为理论界所普遍倡导。文章回顾了世界性的三次绿色浪潮,梳理了绿色经济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归纳出对绿色经济的五种解读,界定了绿色经济的涵义;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三个一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依托,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做出较为客观真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国际上衡量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该指标体系以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社会消费四大体系为设计基础,基于经济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和人文发展指数,共涵盖了24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一带一路”建设中广东区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系统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函数及综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广东区域城市群综合协调发展情况总体较好,但城市之间差距较大;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迫在眉睫,广东21个城市中,经济、社会与环境三大子系统均衡发展的城市1个,某个子系统发展指数滞后的城市6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滞后的城市14个;珠三角地区各城市协调等级全部属于协调类,从协调度评价结果分布来看,已经形成梯度发展的态势;粤东城镇群、粤西城镇群和韶关都市区协调度和协调类型明显逊色。依据此结论,论述了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核心,落实振兴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各区域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调整发展,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和战略机遇提升城市协调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资源、环境要素的分布,基于改进的Tapio弹性脱钩理论及评价体系,结合生态足迹、碳排放、综合脱钩指数模型,对2000-2013年间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脱钩程度、时空演变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研究表明:(1)脱钩状态从2000年经济增长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的“增长连结”,逐渐过渡到2008年两者协调的“强脱钩”,虽然从2009年后脱钩指数有所减弱,但资源环境所受压力始终存在。(2)经济增速与产业分布不均,造成脱钩指数存在地域差异,北京的脱钩状态最优,天津的资源环境压力处于区域平均水平,而河北由于第二产业占比较大造成环境污染加剧,使其成为区域生态建设的薄弱环节。未来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需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开展与经济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时空差异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比较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区域差异,构建了一套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制约性分析。结果显示:1999-2008年间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态势。从因素类型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先增强后减弱,资源的减量投入制约最大且逐年增强,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制约性逐年减弱;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循环农业发展差异明显,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而水平较低的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是实现技术进步的手段和途径,是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构建促进企业科技活动的创新环境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而选取评价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也成为研究的首要任务。借鉴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结合河北省实际选取恰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发现:在科技创新环境的资源富有度方面,河北省资金投入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在科技创新的环境支持度方面,河北省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平台的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河北省应争取更多的制度环境方面的支持,构建长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保障企业在和谐良好的环境中开展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之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超越。在和谐社会的精神旨趣与思想内蕴下,充分考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征,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的内生与外在因素,分析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应对与经济法作为,即市场规制法作为、宏观调控法作为、可持续发展法作为。这不失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协同效应,对于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新篇章、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典型意义。阐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科学要义,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体系,并利用LSTM-BP神经网络对不同模式下的发展路径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01—2020年,各子系统实现了由低水平有序向中水平有序的转变,其中社会和资源子系统已步入高水平有序阶段;复合系统自2013年步入中水平协同阶段,这得益于政策的宏观调控、社会的转型进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源的优化调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环境的持续向好。未来在碳达峰目标导向下,子系统协同增效将推动复合系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