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系统控制论的方法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首先提出宏观经济调控的总思路.然后研究货币财政政策对投资需求和总需求的调节,再分析投资需求与总需求对总供给和物价的影响,最后考察货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控制,考虑不同货币财政政策下经济增长对比、通货膨胀对比以及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冲突和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虚拟资本,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资本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虚拟资本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在已有通胀趋势的情况下,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会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十一五”期间,如何将经济增长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ECM模型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保证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客观上要求不断提高投资效益,改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4.
政府在制订宏观政策时 ,要将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 ,财政与货币投入要保持适度比例 ,以控制通货膨胀。通过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就业量 ,以经济稳定、协调的增长带动劳动力有效需求。要通过劳动立法和社会保障立法 ,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采用时间序列(VAR)模型描述了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三个变量在中、美、日三国中的相互关系,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比较了三个因素具有的长短期特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过快和货币供给过多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货膨胀在价格层面的经济总量提高,对于推动经济的真实增长没有效用;货币供给对于通胀解释能力在中国显著,而在美国和日本不显著;长期看,美国和日本的前期物价上涨对于当期通胀影响效果显著,而在中国不够显著;经济增长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日本和美国解释作用不显著,而在中国有明显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上半期,云南经济在两位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但90年代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已表现出与80年代不同的特征。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上升,但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支出仍是重要的推动力。与此相应,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胀是推动社会物价指数上胀的主要因素,为了在90年代下半期保持经济增长并继续抑制通货膨胀,就应在加大因定资产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同时,提高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同时还应调整生产要素的供给结构,使生产要素价格稳定,保持两位数以下的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通货膨胀产生原因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通货膨胀虽得以控制,但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依然存在,控制通货膨胀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控制货币超量发行,调整产业结构,辅以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8.
2010年至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进入通货膨胀阶段已是不争的事实.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影响物价水平的两个核心变量主要是货币流通量和商品交易量.有鉴于此,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是基于混合型货币超发和缺口型商品交易的缘故.因此,走出当前通胀,不仅要善于灵活运用货币与财政政策、调整投资策略、平衡和扩大国内需求,更要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张明玉邬文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国家都把较高的经济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作为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持续的高通货膨胀,会使社会的经济运行秩序发生严重混乱;货币的不断贬值,会影响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物价的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10.
在价格粘性下,包含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数量模型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均揭示了股票价格先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而动的形成机理.基于我国月度统计数据的协整检验表明,在1999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股票价格、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基于SVAR模型的方差分解表明,股票价格的冲击和广义货币(m2)的冲击是我国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动因,通货膨胀的冲击对实际经济增长波动的贡献率在20%左右,而货币供给的冲击对股价波动的贡献率明显高于通货膨胀的冲击和实际经济增长的冲击.为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增长,货币政策应该高度关注股票价格波动,并及时对其波动作出适度反应.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结果?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通货膨胀困扰的哪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上我们的经济目标究竟是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还是强调经济的增长?如何采取有效的政策走出通货膨胀又避免经济的衰退?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通货膨胀的过程及其后果 通货膨胀不论发生在当代西方还是东方的经济生活中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引起贬值并伴有持续性物价上涨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人力、物力与财力未被有效的配置,经济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时,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略超前于经济的增长来刺激经济,使投资、消费、就业具有联动的作用,产量及国民收入不断增加,物价随之缓慢上升。政府从中获得最大的益处。而货币流通速度逐渐由正常转为慢速,人们称它为温和性的通货膨胀,表现形式通常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2.
宏观调控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李敏在经济活动中,中央银行常常将严控货币供应量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一项货币政策,又常常为促进经济的增长松动银根,扩大信用来调整紧的货币政策。然而在通货膨胀的环境里紧的货币政策往往使经济受到抑制,松的货币政策未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用稀缺理论分析了货币投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用凯恩斯的需求理论阐明了货币投放与通货膨胀之间亦无对应关系;提出了综合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通货膨胀的表象通货膨胀,按照一般的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指的是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经济增长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具有两种形式:一是它的隐蔽形式,由于国家用补贴的办法或实行物价管制限制物价水平上涨,形成有币无货,即货币持有系数的过量增长;  相似文献   

15.
2003-2008年期间,中国经济和货币供应都高速增长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传统上货币供应量与通胀之间的关系被弱化.经济中实体财富和金融资产总量的对比变化、货币深化和商品金融化与自然资源紧缺三个方面,扰乱了传统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传递关系.基于修正剑桥方程式的模型设计和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市场的货币需求造成货币分流,使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因果关系被打乱.同时,价格传递的脉冲分析表明,在新的经济结构下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大多被传递到投资领域,而非在消费品领域引致CPI上升.货币供应量与价格释放之间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机制.针对这种情况,在宏观政策方面,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是难以两全的,财政政策在调节投资结构、限制投资规模方面具有比货币政策更强的针对性.产业政策方面则应更为严格地执行节能减排降低单位产值耗能的要求,降低对资源的粗放型使用,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的现状、产生原因、社会后果的分析,指出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尤其中国的通货膨胀除社会需求拉动、成本推进原因外,同中国投资建设大、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一特殊社会问题有关。作者认为,遏制通货膨胀的关键点在于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增加,保持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理论界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观点概括为“货币发行说”、“成本推进说”、“需求拉上说”和“结构型通货膨胀说”。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货币发行量过多与通货膨胀是一回事,不能作为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上和结构型因素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中介因素;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制度所造成的资本所得、劳动所得及国家所得的超量增长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统计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1990-2011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高于货币供给合理区间,货币政策会有效推动产出,同时会牺牲物价的稳定;实际货币供给增长率低于货币供给合理区间,会导致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总体研究结论是:我国货币供给的GDP产出呈现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表明伴随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经济货币化程度日益加深,依靠货币供给推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不能走单纯投资驱动的老路.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与高通货膨胀的双高组合,根源于高储蓄、高投资与投资效率低下的结合,高速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文章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数字验证了这一假说,但指出,经济年增长率的变动幅度与物价水平年增长率的变动幅度之间似存在某种因果联系,特别当经济发展达到或超出潜在产出水平时是这样。因此,将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9-10%这样一个接近但不超出经济发展潜力的水平上,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在通货膨胀问题上,西方金融理论阵营分为为两大派别:一是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主张用通货膨胀办法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增加,即“促进论”;二是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主张稳定货币。我国理论界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将对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验证,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