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所谓师德修养是教师按照一定社会道德要求而进行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等的培养和锻炼,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的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师德修养,笔者就师德修养谈几点体会: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才能安心,安了心才…  相似文献   

2.
论师德建设     
德是做人的根本,师德是做教师的根本。因此,对师德建设进行一番研究,对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无疑是有益的。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换言之,师德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道德要求。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教师首先应是道德健康的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诚实守信,自尊自强,谦虚谨慎,坚毅勇敢,艰苦奋斗,克已奉公;要尊老爱幼,团结同志,和睦邻里,勤俭持家等等。二是共产…  相似文献   

3.
仅囿于职业道德维度考察师德,易导致师德的“片面化”“碎片化”“平庸化”和“形式化”,无益于高尚教师人格的养成,故需跳出职业道德的逼仄考察维度还原师德之真容。师德是社会或共同体对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期待,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与教书育人职业紧密相关的个体德性—德行或群体性精神风尚的总和。它超越了一般职业道德,是一种先于职业道德而存在的特殊的角色道德。角色道德视域下师德逻辑地包含了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角色美德两个维度。教师职业道德与角色道德的统一性决定了师德建设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要加强教师角色美德培养。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能否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培养出合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广大教师。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育者,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受教育者。而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水平。为此,师德状况如何,事关重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在教师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师德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的道德要求,为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了价值尺度和行为依据。师德要求教师以献身教育、教书育人为基本原则;以勤奋学习、精益求精,热爱学生、诲人不  相似文献   

5.
学术职业具有其自身的道德特征,它以时代性、创造性、自由性、诚实性作为基本内核,从而构成了学术职业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类型的道德意识。学术道德建设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还包括育人、教学、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学术道德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学术职业的道德特征,旨在为学术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的陶冶活动及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修养,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必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的高层次的小学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师德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调控与学生、国家、社会之间关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操的总和。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而师德建设则作为高校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保证 ,对高校、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 ,高校师德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1 当前高校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和主流是好的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在少数教师中存在着一些教师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有层次的。要培养能实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人 ,就首先要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使个体的道德品质与社会的道德要求相统一 ,就要培养作为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品质。而善良和责任感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石 ,又是个体的基本品质 ,它决定着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倾向。因此 ,德育要重视培养、引导人的善和责任感 ,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品质作准备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的师德及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社会对教师就有着比其他许多职业更高的道德要求。本文在阐述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形成良好师德的积极推动作用和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进而探讨了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开展师德建设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源自于古希腊的公民伦理蕴含着民主的萌芽.启蒙所确定的人的主体性,奠定了现代公民伦理的基本.公民伦理主要是建基于主体性之上的现代公民在宪政社会中所应具备的行为意识和规范.传统道德尽管不可或缺,但它和公民伦理是处于不同的话语体系和文化体系之中的.以儒家伦理为主的传统美德其价值取向是内向度的个人品德的追求,而现代公民伦理是外向度的政治权利的要求,二者在价值取向上颇有相悖之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与“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当今“教师”这一古老道德主体面临着一些困境:“师德”内涵难以科学定位;教师人格的双重性与“伪道德”现象泛滥;师德建设的功利性和过强理性.针对这些困境,“教师”这一道德主体的可能抉择是:摒弃笼统模糊的“熔炉说”师德内涵,明确师德的科学定位;摒弃师德属“圣人道德”之观念,还教师是好公民与普通人性;师德的考核可适当量化与模糊化,进行更人性的公正评估.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是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要求。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一再强调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个根本问题,并且要求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在高师院校对学生的师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基本素养,现仅就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素养、文化科学素养、作风素养问题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全党全社会对教师的共同要求,也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中国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人民教师的素质就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  相似文献   

14.
所谓高校师德,即与高校教师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反映了社会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赋予了比其它行业甚至比其他“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高的道德标准,也为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提供了价值尺度和行为依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师德现状从主流来看,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大部分教师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教师素质的良莠不齐,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这一实际情况,论述了当前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措施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强调职业学校教师除了应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特别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师专学生的师德意识是指在校的师专生在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作用、价值的认识,以及师德规范、教师职责等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善恶价值的个性心理和群体心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师德思想、观念。师德意识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情感、教师荣誉感、教师责任感、教师义务感、教师良心等多方面内容。师德意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刘英 《社区》2003,(8):27-28
《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对家政服务员的“基本要求”中第一项就是职业道德。道德与技术、技能不同,道德是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问题,属于上层建筑。道德是任何人都要懂得并且具备的素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要求用社会主义道德培养、塑造每一个公民。家政服务员是国家认定的一种职业。是进入家庭,根据家庭需要为家庭生活服务的服务人员。作为家政服务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技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求;还必须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家政服务员,首先要看有没有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8.
编辑职业道德应强调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是新闻出版活动的主要环节,因而编辑职业道德也更具体地体现着新闻道德的基本理念。编辑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是一种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意识。编辑工作的职业性质与业务操作特点是两个认识范畴,在由此产生的编辑职业道德规范中,奉献美德是编辑专业特点所要求的工作态度和道德境界,而社会责任意识则是由其职业性质所决定的道德精神核心。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学论述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以及教师实现职业价值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这些思想对于帮助国家和社会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尊师重教意识,尤其是帮助当代教师树立职业使命感,规范自身职业角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论语》看当代教师职业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作为孔子言行的记录,记载了很多为师所应具备的道德要求,其中关于教师的治学态度、人文关怀、人格风范、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等师德观念是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瑰宝。了解、继承孔子的师德观对当今的师德建设、教师的职业素养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