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AIDET沟通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施行常规模式护理干预及康复锻炼,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设AIDET沟通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前后心境状态[焦虑(HAMA)、抑郁(HAMD)]、肢体运动能力(FMA)、生活自理能力(ADL)。结果两组干预结束后HAMA、HAMD分值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94.55%)高于对照组(78.18%),P0.05;两组干预结束后FMA、ADL分值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IDET沟通联合5E康复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境状态,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急救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存活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存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对上肢运动功能及自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社区就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3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1例)和研究组(n=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MBI指数,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FMA评分和VAS评分以及临床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各自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信仰/精神、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生理等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各自治疗前(P0.05),研究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有统计学差异(χ~2=5.673,P0.05)。结论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减轻患者自发性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士幸福感的提升结合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提升护士幸福感后的优质护理,包括减轻护士工作量、完善奖励制度以及增加绩效水准等。观察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缺损情况(CSS)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FMA,ADL及CSS评分差异间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护士幸福感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及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 941,5. 579,P 0. 05);观察组患者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 031,P 0. 05);观察组护士的工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 833,P 0. 05);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 549,P 0. 05)。结论护士在提升了幸福感后,对患者的护理热情提高,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和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干预,干预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两组FEV1、FEV1%和FEV1/FVC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CAT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和舒适护理联合干预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在肺癌晚期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100例肺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疼痛干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的50例中度和重度疼痛的患者在进行医学知识介绍、心理护理、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和药物应用等护理干预后疼痛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实施后,研究组SAS评分能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肺癌晚期的疼痛情况,降低患者焦虑水平,提高患者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小血管病(SCVD)患者平衡控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影像学诊断标准的脑小血管病患者82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试验组加用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均进行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TUG测试)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评定。结果康复训练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小血管病患者姿势平衡控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60例均是中风发病时间达到30~45天,在这30~45天未接受系统针灸治疗,且偏瘫肢体尚未恢复运动功能或运动能力十分低下)随机分为温针灸观察组(n=30例)、针刺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主治中风偏瘫的穴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穴的基础上再加上温灸进行治疗,均治疗6周。记录患者偏瘫侧肢体开始出现运动功能的起效时长,并用Fu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进步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开始恢复运动功能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值差异明显,观察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加针刺与康复训练加温针灸都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但温针灸加康复训练提高得更明显,并且温针灸能迅速缩减恢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起效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随机双盲法将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AL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明显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声乐干预结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应用于脑出血康复的效果。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8月收治的6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声乐干预结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肢体恢复情况、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各维度简明生活质量(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声乐干预结合有氧健肢康复操应用于脑出血康复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金乡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出血常规基础性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盐酸洛美利嗪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小血肿体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对慢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PCI治疗的慢性冠心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应用心脏康复训练)各44例。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慢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4+X"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组建"4+X"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实施小组,予以研究组"4+X"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前的HAMA评分、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均获为期6个月的有效随访,研究组随访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4+X"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52)给予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的常规治疗,研究组(n=5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FS-BS)、中文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FS-B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SE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R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增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认知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替运动疗法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600及实施健康教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交替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密度上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腰椎总骨密度值(BMD)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钙和血磷均高于治疗前,血清磷酸酶则低于治疗前,仅研究组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的两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运动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老年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138例老年肿瘤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评分、治疗依从性及对医护综合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放疗患者中实施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RECEDE模式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认知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PRECEDE模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功能指标、知信评分以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心功能指标、知信评分以及疗效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认知干预应用PRECEDE模式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认知训练在脑卒中认知障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训练,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MoCA与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认知障碍偏瘫患者开展认知训练后,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继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并对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前庭康复训练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帕金森病(PD)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康复治疗前均进行平衡功能评定(Berg平衡量表,TUG测试)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ADL量表,PDQ-39)评定,在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的同时,试验组给予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12周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后较治疗前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及PDQ-39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康复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患者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姿势平衡控制能力,并可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在晚期鼻咽癌(NP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43例实施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应对方式、生存质量变化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Herth希望量表(HHI)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较高(P0.05);干预前两组医学应对问卷量表(MCMQ)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评分情况明显较好(P0.05);干预前两组头颈肿瘤治疗的功能性评估量表(FACT-HN)、鼻咽癌生存质量量表(QOQ-HN35)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FACT-HN评分明显较高,QOQ-HN35评分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5.35%,与对照组81.40%对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可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希望水平,改变患者应对方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患者依从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