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具体的,现实的,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的伦理意蕴,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理论和伦理学对幸福的追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据估计,目前福建省农村“留守妇女”达208万,在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群。“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是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否能够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困难,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一、“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男性是转移外出劳动力的主体,老人、妇女和孩子则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386199”现象。“38”是指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的缺位,“留守妇女”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感情生活都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她们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和负担必然加重、夫妻关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留...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本性,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人的需要是它的立论之基。我们认为要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必须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满足现实个人生存、发展的各项需要,这也是对“以人为本”的最好落实。并且,“以人为本”是对“需要异化”的扬弃,在它之中包含着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就社会理想而言,“以人为本”展望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就个人发展样态而言,“以人为本”展望的是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社会属性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是全体人、多需人、多代人。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人的劳动成果异化为奴役人的工具的社会基础,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以外,没有任何特殊利益,这就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又一个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满足人的全面价值的发展要求,关注公平问题,强调效率与公平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民的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历史沿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特征和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以人为本”作为新时期执政价值理念,其实质就是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更有实效性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实质所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哲学思想的又一次深度理解、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充分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对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调查、评价和研究,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贯穿于我党的执政理念中。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江泽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充分保障人权的论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上述人本思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等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当代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科学发展观实质和核心的“以人为本”是时代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里,它代表着不同的阶级理想和阶级内容。现时代的“以人为本”是以“现实的、社会的人”为本;以“现实的、社会的人”为本的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现时代的“以人民为本”最主要的是以“人民的生存境遇”为本。“本”是根基、原则和目标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哲学层面的“以人为本”是对中世纪神本主义的反动,是贬斥神性张扬人性;社会发展理念的“以人为本”是对当代物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反动,是拒绝物本回归人本,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神本”的超越意味着理性的胜利,而理性的片面化则导致“物本”。“以人为本”的最终含义是实现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 ,是对“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表述 ,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 ,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只有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们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理念下检察文化建设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代中国的检察文化建设中应贯彻“人本主义”理念,这既是顺应新一轮司法改革大势的需要,也是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的需要;当代中国检察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为民便民”和“司法文明”原则,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充分保障被追诉人人权,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在体育发展进程中促进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主体对体育的需求。从体育运动范畴解读以人为本的内涵、发展和途径,也就是进行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体育学解读,是完全符合体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原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深刻体现和充分运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隐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持续和长远发展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主政治体障;实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价值要求;创造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要求;提升人的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手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对人的社会历史地位与作用的全面分析,以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入探讨等内容。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内容,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科学系统地掌握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另一方面对我们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辽宁当前正面临着全面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保证。为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协调发展观,缩小城乡差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确立自己历史观的出发点,指出了人是自然界和社会之“本”,科学概括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以人为本”,落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活动中,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本质和目的,重视人、依靠人、造就人、造福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来创造条件.“以人为本”是要充分保证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从而指出其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工作及其部门、单位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绝大多数人 ;必须以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最高和根本利益 ;满足他们对物质、精神生活的合理需要 ;给他们以人文关怀。需要具有两重性 ,应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 ,满足人的合理需要 ,遏制不合理、不正当需要。人的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是人的内外解放 ,人的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 ,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高校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观;构建“全面、协调”的课程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课程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