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土地保障功能下集体林地流转的现实困境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地有效流转是实现林业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受土地保障功能的制约,集体林地流转面临着流转成本高、流转意愿低和流转过程复杂等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制度根源在于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处分权能受到不当限制、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能无法充分实现。在目前经济社会条件下,中国应将林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负载于林地所有权之上,通过立法保障集体林地使用权的处分权能和收益权能的充分实现,为集体林业提供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促进集体林地高效流转,并为农村耕地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促进林地流转、大力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创新林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为着力点来稳定林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林地流转和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通过改进林业经营效率对林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产生影响,而创新林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则通过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中两个“严格”政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的主要目标,为我国建设节约集约型社会、推动农村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耕地保护和城乡建设用地毕竟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真正使两个"严格"政策得到贯彻实施,还存在较大的困境,对其中的两个主要困境: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缺位和有效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制度的缺失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两个"严格"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林"问题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当前我国关注一个热点问题.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紧紧抓住"明晰产权"这个核心,即通过采取家庭承包经营方式,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从而林地真正变成农户的生产资料.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林权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和成效,以江西省武宁县集体林权制改革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江西省集体林权制改革的经验,探索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改革的配套改革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种植业结构改革过程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土地制度变革和农民主体性因素是影响后店村种植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农民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增多以及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后店村农民受具体土地政策的影响和"生存理性"的驱动,对于农业生产大致经历了从犹豫不决与彷徨不前到积极参加与安于现状并存再到瞻前顾后与力不从心的发展路径.面对当前农民的消极悲观心态,应科学利用农村的耕地资源,通过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转变农民心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社会排斥机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2006年,我国率先在福建、江西等省实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事实上,在不少农村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成效,但是由于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少社会排斥因素,大部分农民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导致林权集中到某些经济实体以及少数人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林权制度改革设计的“耕者有其山”的目标和宗旨。  相似文献   

7.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瓶颈"与法律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制度"瓶颈",农村集体用地的隐形入市现象较为普遍.而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推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势在必行.本文从法律制度改革的角度为突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瓶颈"提出相应法律对策与法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国家为了破解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土地指标难题,而进行的试点式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突破了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由于不能从增减挂钩制度改革"路径依赖"来进行审视,致使在研究过程中仅仅就该项制度来评价相关实践,其在观点和论证上出现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误区。文章从上海、浙江、成都、天津等省市所进行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形成问题出发,来深化对这些改革试点内涵的认识,并进而为准确地归纳本次试点改革制度性难题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与农村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与农村改革发展密不可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共财政对农村改革的发展的支持,经历了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不论从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或是资金支出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新时期公共财政应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与部署,在已有支农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三农"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土地制度与金融制度创新等六方面,来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宅基地流转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有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以节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和保护农民基本生存权利为预期法益目标,然而因为其本身不恰当的权利配置和不稳定的权利边界,导致了产权的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违背设计者的初衷,对保护耕地发挥了负面作用,同时它人为影响了农民房屋产权正常功能的发挥,刺激了非法土地流转,给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房屋产权交易造成了诸多的不确定性.此外,原有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所赖以存在的制度环境,即旧的城乡相互分割的社会保障系统和户籍制度,本身也面临变革.因此,我国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必须也必然要改革,当前理论研究不应固守原有制度安排,而应该积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权益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两田制"变迁的经济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田制"是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来重要的土地制度创新之一,是农村集体与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规模经营与土地收益控制的结果."两田制"的收益与成本具有非对称性,集体与地方政府是最大受益者,而因土地使用竞争退出农业生产的农民则是制度交易成本的主要承担人.随着农业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两田制"的制度交易成本不断上升,危及农村稳定发展,最终被国家强制取缔.″两田制″的经验说明,各地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应遵循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制度和技术创新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制度和技术创新,在更高层次上构筑农村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合作关系,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发展农村物流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因此,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产权制度设计、财税制度安排、土地制度创新、社保制度健全及监管制度完善,以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创建,构成了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制度和技术创新的体系框架,也是实现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地是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并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农地征收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我国还没有单独的农地征收法律法规,现行农地制度安排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农地征收补偿制度悖离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我国农地征收制度亟需变革。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理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脉络,对学术界后续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可以指导现实问题的解决。本文选1993-2019年CNKI数据库中561篇学术论文,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的时间、作者和机构等相关信息进行梳理,通过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与热点词突现等相关方法分析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研究表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2010年后成为研究热点,该领域在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研究内容最为丰富的阶段为2010-2015年间;研究重点主要是产权制度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研究农村集体制度改革主力是社会科学院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域的主要聚类有"产权制度""农村信用社""农地产权制度""合作制""劳动者"和"土地制度改革"。从关键词突现分析来看,"经济体制改革"是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而"农地产权制度"的突现持续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不合理的财政制度和地方政府不当的财政管理制度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只有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政制度,并改革地方政府的收支管理和监督制度,才能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社会发展以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保护伞"、"安全网"、"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已成为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而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部分、有着重要地位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另一方面,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问题,特别是对农民的结构性流动来说,在目前还仅仅只是个开端,从人口乡城流动的角度审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民必然对合作金融制度产生强烈的需求,迫切要求打破原有均衡状态的利益机制而寻求新的制度突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取决于法律制度的保障.文章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存在的法律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法律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集体林区林改以后,林地细碎化问题进一步凸显,森林资源经营主体产生了林地规模化经营的需求.从经济学视角、制度学视角和集体林区特点出发,对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资源属性和制度两个方面探究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林地规模化经营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林改后林地规模化经营的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行的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符合的两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密切相关.要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使农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农村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就必须彻底地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是解决现有矛盾和使我国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积累实践经验和奠定物质基础,还是乡村振兴要解决脱贫攻坚中遗留问题以及产生的新问题,均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出要求.二者有效衔接体现在政策互补、时间交互、内容递进和组织重合四方面,并有个体层面和乡村层面两个层面的科学目标.农村"三变"改革作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和实现农村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制度供给,能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重庆市S乡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贫困农民前期通过获得租金、工资和财政分红收入,提高收入水平,实现精准脱贫;未来则通过获得租金、务农务工和盈利分红收入,改善投资、就业和收入结构,实现生活富裕.同时依托农村"三变"改革构建现代化微观管理组织、搭建产业平台和挖掘生态、传统文化价值,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果表明:农村"三变"改革是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