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崛起"的诗人梁小斌到先锋诗人沈天鸿、余怒,从独领"风骚"的《诗歌报》到新世纪众多诗派演绎的繁复旋律,安徽当代诗歌呈现出独特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1985年是新时期中国诗歌的分水岭,此前以"朦胧诗人"为主,此后"第三代"、"中间代"、"70后"诗人相继浮出水面,并逐步取代了"朦胧诗人"的"弄潮儿"地位。1990年代以后,诗歌写作的分化更为明显,"命名"进一步增加,一些不同命名的诗歌团体均推出了代表各自诗歌观念的选本。而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和追求市场效益,各出版社纷纷出版以年度为标志的诗歌精选,形成新世纪以来浩浩荡荡的"年选出版大潮",因为要与市场接轨,先锋和探索性的诗歌在出版物中被弱化,编选者不得不在艺术与市场之间达成某种妥协。而由于出版制度的相对宽松,一些个人和团体开始介入诗歌选本的编辑出版之中。所有这一切,形成了当前诗歌出版物的众语喧哗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那些以70后、80后乃至90后为命名对象的文论、论坛(会议)、选本越是"厚重"、"丰繁"、"重要",就会对其中默默耕作的个体形成越大的遮蔽。这些被遮蔽的70后个体的作品量与质都早已不是、绝不是初学者,而是已经上了几个台阶的新一代诗人,目前已进入稳定、创作成绩不断增长的状态。但他们在多种百人左右的70后诗人选本里是绝迹的,在数以百计的关于70后诗人作品研究、批评文章里是稀有乃至绝迹的。以他们的杰出,以他们对本真诗歌写作的追求,我困惑于我们当代诗歌的研究与传播现状。由此,笔者不得不怀疑我们的整个诗歌传播、诗歌批评行业的"可持续性"以及其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期,"第三代"诗歌运动结束之后,基于个人和社会等各种原因,有的诗人选择了放弃诗歌,还有的诗人则选择留守在现场,继续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经过了90年代这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不少诗人在新世纪又返归诗坛,重新创作。他们在新世纪的持续性写作,既可能是对80年代诗歌传统的一种精神延续,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以来诗歌格局的形成和诗歌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每个诗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深烙上较为鲜明的地理学印迹,那种特定的地域意识和地域特性也将在他们的诗行之间不时悄然地流溢出来。这种诗学特征在当代许多诗人的诗歌中都可以找到验证。论文以潘维、陈先发、雷平阳为例,揭示他们的诗歌分别与"江南"、"桐城"和"云南"等地域的精神联系,以期从新的视角上对新世纪诗歌进行阐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降的时代语境为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也构成了"70后"诗歌创作的主要文化语境,因而现代性成为"70后"诗歌的主要时代特质。从"颓废"和"先锋"两个现代性的表征出发,"70后"诗歌具有浓厚的现代性色彩:首先,理想情怀与物质现实的巨大差异让"70后"诗人体味到了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虚无,很多作品表现出对都市的敌视和对乡村的亲近;其次,面对强大的历史和现实压力,"70后"诗歌体现出强大的反叛和先锋性特质,很多作品表现出对政治的结构和对个体生命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的<收获>提供了一份以"当代文学史"书写者自居的新生代作家视野中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从1980年代的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诗歌因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以大众文化事件的形象存在."第三代"诗人为文学史留下了五彩缤纷的诗歌宣言,造就得更多的还是"飞在天上"的诗人.但是他们最终是无所栖居.生活的悬置和缺席是诗人疾病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诗歌民刊阵营中,《活塞》可能在形式与内容上最具先锋精神和极端意识。以《活塞》为发表载体的这批诗人群落,他们不仅有着文本上的前卫性,在美学、观念与行动上也极富叛逆精神。由此,《活塞》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先锋诗歌民刊的一根标杆。一些具有相似诗歌风格与观念的诗人,以超现实主义、异端理论和"大诗"创作,引领了某种实验性诗歌写作的风潮。  相似文献   

9.
马召平作为陕西“70后”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鲜明的体现了“70后”的诗学精神,即对宏大叙事传统的主动疏离,从日常生活中开掘诗意诗情;诗歌中的乡土描写趋向理想化、浪漫化,成为诗人理想价值的寄托,诗歌中的平民情怀既是诗人乡土经验的重构,同时也是诗人自我认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女性诗歌既是对20世纪女性诗歌书写的承续,亦有坚定的悖逆与拆解。历史想象力的重铸是 “独白”姿态的一种转向,女性诗人从自身转向历史与现实,有效勾连了自我与世界的现实关系;女性经验的拓展则承续了1990年代女性诗歌的经验书写,但连续中有着鲜明的变异,即女性诗人挣脱了闭抑的、概念化的性别经验的呈现,而将女性经验融入到个人具体的生存境遇之中,并藉此抵达更为阔大的生存本相;日常美学的扩张是新世纪常态化社会语境下,当代女性诗人对于诗歌书写范式的一种自觉选择,将诗意下沉至日常生活,并从中形构出一套寻求诗意的诗学方式。上述三种书写向度都表征了一种新的女性诗歌的形成,包涵了新世纪女性诗人特有的精神立场。  相似文献   

11.
自30年代开始直至50年代后的长时间内,以叶丁易同志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史家们,均把沈从文视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拙文以沈的挚友巴金老人和新月派诗人饶梦侃对沈的不同思绪所作出的相同论断"沈从文不是新月派文士"为线索,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70后"诗歌文本中凝聚了诸多诗人对城市情境采撷、勾勒乃至描绘的共性视线交集,诗人多以当代都市为触媒,探询深藏于城乡文化之间的个体经验。一些诗人以怀念"文化乡土"的姿态,抒写对城市文化经验的不适应感,对其带给现代人的诸多束缚和制约进行揭露与批判;还有一类诗人能够放松心态,将城市视为文化母体和诗意诞生的源泉,在"物欲"和"孤独"的日常性主题中纵情诗意,捕捉凡俗生活中的瞬间心理经验,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化写作"。  相似文献   

13.
曾烟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诗坛上比较活跃的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写作安静从容,注重自己的生命体验,创建出了属于自己的安静的象征体系。曾烟的诗路历程是从一个尚未消失殆尽的诗学体系中绕行到另一个尚未完全被自己肯定的诗学体系中来,她通过诗歌把诗写的安静和诗学的焦虑完美地结合起来,真诚而准确地记录了所处"绕行"期的诗人的复杂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对于"70后"一代人而言,城市化时代的到来让他们成为异乡人,乡土经验和城市境遇之间的矛盾在他们的诗歌写作中呈现为对话、诘问的紧张感。这一代诗人的城市化抒写更多带有现实的批判性、乡土的追忆感以及强烈的生命体验、历史化的想象力和整体的寓言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初唐诗坛宫廷诗流风犹存,创作大多局限于宫廷范围。沈佺期、宋之问以宫廷诗人的身份,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融合山水、田园、隐逸等题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作首开风气之先。贬逐南方的经历进一步开阔其创作视野,将岭南风光引入诗歌创作是其首创。此外沈、宋诗作中,还有一些质量较高的边塞诗和送别诗。沈、宋以出色的诗歌创作在丰富诗歌题材、扩大创作视野方面做出成功示范,为盛唐诗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七言律诗这一形式出现得比较晚,直到唐初的沈(亻全)期,宋之问才最后定型。这种诗歌形式,以其音步的整伤、对仗的讲究,语言的精美,把格律诗的发展推向极致。焦循曰:“论唐人诗的七律,五律为先,七古七绝次之,诗之境至是尽矣。”(《易余篇录》)自沈、宋至盛唐,一些诗人开始尝试着写作七律,这些七律多为应酬或应制之作,风格一味的典雅、华赡、精丽。杜甫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他一生创作的七律超过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七律诗作的总量;另一方面,杜甫的七律以沉雄悲壮为主,风格多样。尤其是他有意识地不受律诗平仄要求的局限,创作出七律的变体——七律拗体,使  相似文献   

17.
当下70后诗群已经成为诗歌版图中的重镇,作为悄然崛起的新的诗歌精神和诗歌话语,70后诗人以自己的独立方式介入当下的文化语境。经历初期的“欲望化写作”的喧嚣与争议之后,变得沉实、机敏而稳健。简单而深刻的生命关怀、无奈而坚定的社会关注、调侃而成熟的情感领悟,以及凡俗而睿智的诗学主张,彰显70后诗歌的写作实绩,严肃中不乏幽默,浅俗中沉淀厚重。  相似文献   

18.
回顾彭燕郊70年的诗歌历程,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学精神影响甚巨。"七月"时期,诗人便开始了对鲁迅、对"五四"的继承;其后,在经历了漫长的"炼狱"和"归来"的过渡时期之后,诗人于80年代中、后期明确地提出了向"五四"新诗传统回归的诗学主张,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实现了这一回归。可以说,在诗学追求的层面上,"五四"建构了诗人独特的时间意识,诗人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简化、还原为和"五四"、和鲁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宝鸡新时期诗歌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繁荣后,进入了一个相对徘徊、低迷的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至今,宝鸡的新生代诗人重新积聚力量,并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和锐气,作品先后在全国诗歌刊物上争相亮相,诗集不断结集出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作为新生代的代表诗人白麟,以其不凡的实力和才华,令人刮目相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白麟诗集<风中的独叶草>,可以说是新世纪以来宝鸡诗坛乃至陕西诗坛的一个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20.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风格独特,意象凝练,极富感染力。通过对诗人诗稿中与"热"相关隐喻的文本分析,从外在与内在两个角度解析"热"的双重喻义,认为其既可指代外部世界社会规范带给诗人的压力和冲突,也可指代内部世界中诗歌语言的力量。诗歌中,诗人择"内热"而离"外热",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