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使得公民性格正在成为一个新型的热点,实际上公共组织的发展源于公民性格指导下的公民行为。公民性格是公民对于自我主体价值的认识及在这种认识下所展现的行为方式,是推动公民行为的最终力量。任何形式的公共组织都是具有公民性格的公民个人组成的,其行为的开展必然受到公民性格的影响和支配,公民性格从静态、动态、生态和心态都将影响到组织的发展。积极加强对公民性格的探索,能够从深层次探寻组织发展的机制,构建高效的公共组织,进而去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将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放到班级这一组织框架内,根据班级组织的特点,构建了大学生对班级的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出了大学生对班级的组织承诺维度和其对班级的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理解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动因和探寻有效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表现的措施和机制是组织管理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整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两个视角总结出组织公民行为的诱发机制模型,研究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个体和情境两类动因,并提出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来源及作用 ,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内容 ,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效应等问题 ,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和组织公民行为都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心理契约”是组织中一种隐性的联结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对组织内部人员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主要指员工自发性产生的那些超越了组织的正式角色规范、没有得到组织中正式的报酬系统直接或明确的回报,但从总体上提升了组织的有效运作的有益行为。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心理契约是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变量,不同履约程度下的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组织公民行为是心理契约的晴雨表,对心理契约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员工时代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日益明显,高组织公民行为成为现代管理探究的热点。员工的个体因素与组织中的一些管理要素是预测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高低的有效指标,管理者可从招聘、培训、绩效评价、薪酬管理以及组织文化建设等角度入手提高组织员工的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7.
组织公民行为(OCB)对多种组织绩效评价变量和管理决策都有显著影响和预测作用,与职务内行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本研究选择高职辅导员为对象,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高职辅导员人格特征对其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效度,指出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的预测组织公民行为。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高职辅导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学校管理特别是员工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组织行为学中“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行为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及其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探讨调动其行为的积极性和提高行为效能的科学。激励理论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它贯穿于个体心理行为研究、群体心理行为研究、领导心理行为研究和组织心理行为研究四个方面,是调动组织个体积极性的主要手段、提高个体成员素质的有力杠杆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激励是指协调组织成员个人动机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激发、鼓励、保持与强化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人动机,调动组织成员工作行为积极性的过程。激励理论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组织公民行为(OCB)是普遍存在于组织中而又被忽略的重要行为,它对组织和个人提高工作成绩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OCB理论为基础,探讨了OCB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及人员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组织公民行为提出以来,备受组织绩效研究者的关注。然而,鲜有文献提出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机制。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社会资本理论和企业资源观进入组织绩效研究者的视野,公民行为、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才获得较大进展。本文在综述公民行为、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并评价了西方研究者提出的社会资本、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的中介模型,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组织公民行为对幼儿园内部组织效能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非在编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主体部分,探明影响编外幼儿园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十分重要。本研究以1442名非在编幼儿园教师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组织公平感对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组织信任与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的组织公平感与其组织公民行为、组织信任以及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组织信任以及工作满意度能够显著预测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并在教师的组织公平感对其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增强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亟须保障教师组织公平感的获得,消解教师的身份区隔;同时,也应注重教师组织信任的建设,筑牢非在编幼儿园教师的组织归属。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了三种角色压力(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负荷)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直接、间接影响,然后尝试提出角色压力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给未来研究提出合理建议:可深入探讨三种角色压力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不同维度(如助人行为、建言行为等)的影响;充分挖掘个体、群体、组织等多个层面的中介和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期望理论,对中国情景下政府公务员的权力需要与其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423名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发现:公务员的权力需要会显著正向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高权力需要会表现积极的组织公民行为;根据组织政治理论与印象管理理论,晋升的程序公平在权力需要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当公务员的晋升程序公平感增强时,权力需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将得到减弱.  相似文献   

14.
治理理论是影响当今世界各国治道变革的主流理论,其逻辑体系包括“经济人”假设、公民参与、自组织治理、强势民主、顾客导向、市场化政府等。自组织治理是治理逻辑体系的内核,其主要特征是交换与合作、支持与制衡、互惠与信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亲组织行为,管家行为是指个体愿意克制自身利益追求以保护他人长远福利的行为。同代理行为不同,管家行为与利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这些构念有所区别且对组织影响也不相同。在前因方面,管家行为的产生既受到个体特征、心理认知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领导因素、组织情境和文化情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后果方面,管家行为对组织绩效、创新能力、员工的创造力等具有积极影响。未来,组织中的管家行为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1)明晰管家行为的内涵与测量;(2)精细管家行为的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3)探究管家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4)构建管家行为产生的多层次模型;(5)推进管家行为后果的实证研究;(6)从员工—组织关系着手深入管家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织支持感的事业单位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研究其员工的公民组织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专业承诺为中间变量,包含各前因变量的组织支持感和公民组织行为的概念模型基础上,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对领导一成员关系的理解、对单位职业发展机会的理解以及对单位的工作家庭支持与公民组织行为水平正相关;组织支持感水平与公民组织行为正相关,且该关系对于专业承诺较高的员工而言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17.
个人与组织之间的良好匹配能够预测企业员工的积极行为和态度,个人与组织匹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热门课题。关于个人与组织匹配的涵义、操作化、测量、效用以及应用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未来个人与组织匹配研究应从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从现象研究向机制研究转变,从单一测量向多项测量转变,从简单关系向复杂关系转变,从个体层面向组织层面转变。  相似文献   

18.
基于685份领导—下属匹配有效样本,对工作场所欺骗如何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欺骗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负面影响;组织支持感在欺骗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任务复杂性调节了工作场所欺骗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工作场所欺骗行为通过组织支持感负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间接效应在高任务复杂性下更为强烈。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究了工作场所欺骗行为在组织中的影响,拓展了欺骗领域研究,为组织如何应对欺骗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组织变革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个体主动变革实现,主动变革行为逐渐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研究忽视了同事主动变革行为对员工自身潜在的消极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来自5家中小型科技公司328份上级主管-下属配对的3阶段调查数据,阐释同事主动变革行为对员工自我损耗及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同事展现更多主动变革行为时会引起员工的自我损耗;同时,随着员工自我损耗程度的增加,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会减少,即员工自我损耗在同事主动变革行为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此外,员工感知的高承诺人力资源实践能有效削弱同事主动变革行为对员工自我损耗的正向影响,并且使员工自我损耗在同事主动变革行为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到减弱。  相似文献   

20.
组织信任是企业提高组织有效性的一个直接、有效和经济途径。员工组织信任与和组织公民行之间存在关系。研究发现,员工组织信任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承诺在员工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