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马正义 《南方论刊》2009,(11):43-45,42
民族主义理论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登斯民族主义理论的内涵主要包括民族主义的概念和形成;民族主义的发展;民族主义的后果三个方面。吉登斯运用社会心理学、建构主义以及辩证方法论等分析工具,对民族主义内涵的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并以这三个层面的内在逻辑关联作为支撑,构筑起了他民族主义理论的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来自吉登斯的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性是古典时期社会学家的一个主要论题,但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检讨与审视西方的现代性学说还是相当有必要的.现代西方现代性理论中以吉登斯的观点最有代表性,本文从现代性的特征、后果,以及现代性与全球化、传统、后现代性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刘冬梅 《理论界》2008,(6):117-118
现代性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主要从现代性的反思性,现代性的四种制度维度,现代性与风险社会等几个方面归纳出他对现代性的理解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群像与融通--吉登斯对现代性理论范式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等思想家的现代性思想的诠释,吉登斯归纳出古典现代性理论的三种典型范式: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和理性化。以这些范式为基础,在参考晚期现代性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吉登斯建立起新的现代性理论范式: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力量。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范式既体现了对古典现代性理论的融通,也体现了对晚期现代性社会图景的重绘。  相似文献   

5.
在吉登斯的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早期他对结构化理论的探索为其后来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特别是他对“权力“概念的阐发直接成了现代性理论中“监控“的来源,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对其现代性有更深地理解。所以对吉登斯“权力“概念进行深度的解读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吉登斯和他的现代性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性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当今西方社会思想领域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以其深刻的分析、完整的体系和独到的观点而倍受人们瞩目。在本文中 ,笔者总结了现代性的含义 ,并着重分析、介绍了他的“非连续性的现代史观”和他关于现代性的四个维度的理论。在此基础上 ,笔者把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放在现代社会学理论的背景之中 ,将这种思想与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等当代研究现代社会的主要理论流派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还结合哈贝马斯与利奥塔关于“现代性”的论争总结了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特点 ,明确了这些理论研究现代社会的不同侧重点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在吉登斯的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早期他对结构化理论的探索为其后来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特别是他对"权力"概念的阐发直接成了现代性理论中"监控"的来源,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才能对其现代性有更深地理解.所以对吉登斯"权力"概念进行深度的解读就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从制度维度对现代性的生成结构和在全球化条件下的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而对近代欧洲的变迁、当代社会政治的发展甚至个体日常的生活方式都提出了独到的观点。本文通过对吉登斯的现代、现代性、后现代性概念的分析和考察,揭示了其理论的内在结构、基本内容以及它与社会历史、政治制度和人的日常生活的开放式的关联,揭示了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人造”性质和“抽象”动力,提示人们警惕世界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风险。  相似文献   

9.
对于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内涵的理解,国内学界更多是以其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为基础,从四个制度维度方面来理解现代性的。以其后来出版的《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一书为基础,本文认为,吉登斯对现代性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代性建立的理念,二是现代性的四个制度维度。  相似文献   

10.
安东尼·吉登斯是当代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政治思想家.1990年出版的<现代性的后果>是英国著名学者吉登斯于1990年出版的社会学著作.吉登斯对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分析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通过对这一主线分析,我们看到吉登斯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本身的存在着重大疏漏,并着重分析了产生这一疏漏的原因:从西方理论视角看待全球化的现代性问题.为避免这一疏漏的不良后果,中国虽然同样面临着现代性后果展现的问题,但我们应立足中国现实国情,从中国问题视角看待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相似文献   

11.
评述吉登斯“生活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莹 《理论界》2008,(12):32-33
安东尼·吉登斯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批判,提出“生活政治”的思想。本文致力于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现目标和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论述吉登斯的“生活政治”思想,以说明吉登斯“生活政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遵循了梳理、建构和诠释的学术道路,但是国内外对吉登斯思想的研究着重于现代性、结构化、民族国家、第三条道路等,却很少关注其自我认同的理论,主要原因为第一,吉登斯的学术理论上的立足点在于他的结构化理论;第二,限于学科观念上的窠臼,很多学者仍然认为.自我认同的研究更多的是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不是社会学所应研究的问题;第三,限于研究方法上的二元对立,很多学者仍然将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分离成相互对立的二元:第四,吉登斯的学术问题点转移太快而掩盖了自我认同理论。鉴于自我认同理论的重要性。我们呼吁。要加强对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吉登斯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诠释主要围绕"人类创造历史"命题展开,该命题在马克思和吉登斯的思想体系中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从生产劳动的角度解释历史,把人民群众看做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把人们的生产劳动和革命实践看做是创造历史的过程,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看做是创造历史的归宿。吉登斯也对"人类创造历史"命题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他把启蒙运动看做是人类有意识地创造自己历史的起点,把普通行动者看做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把当今风险四伏的高度现代性社会看做是创造历史的结果。比照两种历史版本,吉登斯版本的历史理论反映了他对当今晚期现代性社会的思考,但却消解了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革命韵味。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虽有厚重的哲学意味,但同时也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会学内涵,充分反映了不同阶段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体现出社会学特有的理论与实践色彩。现代性与社会学关系密切,本文立足社会理论发展史上的三重视角对现代性进行分类诠释,包含了理性的现代性、类型化的现代性及解构和批判的现代性等学术概念和实践内涵。在理论反思层面,从韦伯、吉登斯、福柯等社会理论家的思想脉络切入,梳理并呈现了社会学视角下现代性的理性变迁历程,并探讨了现代性自身的危机和悖论。  相似文献   

15.
许斗斗 《东南学术》2005,(3):121-126
康德的启蒙思想包含着应用理性来反思和批判的精神,福柯阐述了现代性与启蒙问题的内在联系,主张现代性的根本也是具有批判性的,是对人类历史有限性的反思.当然,现代性也具有其反面性,这就是吉登斯所说的现代风险社会.因此,我们的时代仍然需要启蒙,需要保持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警惕.  相似文献   

16.
吉登斯全球化分析视角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峰  金小红 《学术界》2007,(5):201-206
在20世纪末,西方社会学界出现了研究的视野不断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向全球化扩展的倾向.在这种背景下,吉登斯牢牢地结合其创建的结构化理论,将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分析紧密地连在一起,认为全球化是现代性的一种必然结果,是现代性的各种制度维度在全球蔓延的结果.本文试图探析吉登斯的多维全球化分析视角,并对它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的制度之维--吉登斯现代性理论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小琪 《江淮论坛》2005,(3):99-102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有四个基本的制度性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军事力量和监控体系;由现代性所引致的全球化也有四个维度,而现代性与全球化交织的现代社会有着不确定的风险,激进卷入的四种社会运动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吉登斯的理论是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有效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理论的各种全球化话语中,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的全球化理论可以说最具系统性,观点最为鲜明,并且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分析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逻辑前提、现代性视野、应对全球化的思路,以及其全球化理论的意义和局限等几个方面来深入解读、剖析和批判其全球化理论.  相似文献   

19.
胡玉松  苏抒扬 《理论界》2011,(10):65-67
安东尼.吉登斯是研究现代性问题的杰出理论家,对现代性的特征、风险后果以及现代人等都独具见地。他对现代性的贡献还在于试图以"人类解放"为着眼点,探求现代性发展的动力机制。解放政治是面对他人和自然的奴役与束缚,诉诸"解放"的斗争思维。面对其困境和矛盾,吉登斯前瞻性地勾画出生活政治蓝图。作为现代性问题转向的政治范式,两者都不可避免具有乌托邦倾向,但第三条道路的提出使人们看到生活政治的某种现实主义曙光。  相似文献   

20.
樊青青 《兰州学刊》2012,(6):197-200
吉登斯的风险社会思想将现代社会的各种风险与对现代性的反思联系在一起,从一定程度上说,吉登斯较为敏锐地把握了问题的方向,然而遗憾的是,吉登斯仅仅将现代社会出现的"风险"与所谓的传统工业现代性联系在一起,而不愿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析,不愿意对其背后的支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即资本增值的逻辑作出更为深入的探究、批判和反思,因此,他无法把握现代风险社会的本质和根源。而要真正克服现代社会的各种风险,就必须走出资本扩张的悖论,真正走出一条科学之路,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