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合同实践的深化,英美法系国家率先以判例的形式创造了预期违约制度,大陆法系国家在其成文法中也逐渐形成了类似于预期违约的规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集两大法系之大成,将预期违约分为预期非根本违约和预期根本违约。我国《合同法》中建立的预期违约制度尚存有体系安排不合理、构成要件不明确、判断标准不具体、救济方法不完备等问题和不足,有必要通过学习CISG对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预期违约(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又称为预期违反合同,是违约行为的一种客观表现形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合同法,都已对预期违约问题作了专门的法律规定,从而使预期违约制度成为合同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预期违约的理论渊源、判定标准及救济方法等问题,结合有关国家和国际上其中特别是1980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1980年《公约》)对预期违约问题的立法实践,作一分析研究,并对完善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
先期违约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英国和美国以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先期违约制度有关规定的分析和比较,对先期违约制度,从先期违约的概念界定、表现形态、债权人诉请救济的权利以及先期违约责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在我国建立先期违约制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并对在我国合同法中建立先期违约制度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中的违约补救苏海宏《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88年1月1日生效。我国在1986年12月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了核准书,成为该公约的第一个缔约国。除了我国声明的两项保留以外,《公约》已对我国生效...  相似文献   

5.
CISG是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领域的重要公约。为了调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领域的纠纷,CISG构建了一套以违约损害赔偿为基础,以返还和具体履行为补充的违约救济体系。尽管这套救济体系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均颇为有效,但对于特定类型的案件却显得有所不足,尤其是当守约方遭受的损害难以证明,且违约方又通过恶意违约而获益时。违约获益追缴制度的引入有助于弥补公约的相应不足。尽管两大法系就违约获益追缴制度尚存在不同认识,但这并不妨碍公约的解释与适用。CISG视角下违约获益追缴制度有两种潜在的实施路径:其一,将违约获益作为损害计算的基准和考虑因素;其二,基于诚信原则引入违约获益追缴,并视之为独立的违约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6.
按照英美法系的合同理论,合同违约包括实际违约和期前违约两种形态。期前违约的本质在于期前违约方侵害了对方的期待利益,对此合同相对方有权获得法律救济。我国《合同法》在继承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同时也引进了期前违约制度,但对期前违约制度的规定却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与不安抗辩权制度的协调上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合同法》做出适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7.
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预期违约”制度的认定直接影响着合同双方的权益,不同的认定方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加强对“预期违约”的研究,对于规范实践部门的实际应用,保障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顺利履行,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对我国1999年10月1日生效的新合同法第108条的规定也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英美法系国家中,预期违约制度已成为一项特有的制度,预期违约制度在商品交易中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迅速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使交易中的损失降到最低点。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秩序尚不健全,有关规定还不完备。故在我国实行预期违约制度更有其现实可能性。现在我国已加入《销售公约》,《销售公约》已接受了预期违约制度,对此,我国也应遵守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揭示了国际商事合同违约损害赔偿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公约确定的受害方可以采取的多种救济手段中,以损害赔偿作为最基本、普遍适用的救济手段。本文结合公约损害赔偿条款及实际案例,对国际商事合同违约损害赔偿额计算争议较多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特别是在利润计算、时价计算、替代货物交易损害赔偿额计算等当事方争议较多的焦点问题上,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于1980年4月11日在维也纳外交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该公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贸易法统一运动的结果。作为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统一法律规则,该公约同此领域中历史上任何一部公约相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一部最全面最详尽的法律。公约参考了世界各国的有关法规,将损害赔偿作为一种重要的违约处理方法。根据《公约》第45条和第61条的规定,在当事人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能享有的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他行使其他补救办法的权利而丧失。《公约》虽未明文规定据以决定能否行使要求损害赔偿的实质条件,但根据《公约》的精神,要求损害赔偿时,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的联结方式是采用要素契约还是商品契约,不能一概而论,而要视具体条件而定.具体而言:(1)如果农户的投资决策是无弹性的,则适宜采取要素契约;(2)如果农户的投资变得相对缺乏生产力,则适宜采取要素契约;(3)如果龙头企业的资产和农户的资产互为独立,则适宜采取商品契约;(4)如果龙头企业经营人员的人力资本是必要的,则适宜采取要素契约;(5)如果龙头企业经营人员的人力资本和农民的人力资本都是必要的,则无论采取要素契约或是商品契约都是可行的.若放宽对龙头企业的资金、风险中性等假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是采用要素契约还是商品契约,可能更多地取决于龙头企业一方的意愿.  相似文献   

12.
契约自由原则是合同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基于公平正义的考量,在特殊情况下,通过立法和司法审判活动对其进行限制。诚实信用原则主要是对履行合同的要求,不对契约自由构成限制。对契约自由的限制可划分为绝对限制和相对限制。对不同类型的限制,各有对应的司法干预方式。对契约自由的限制,应当合法、合理和必要,应以实现契约自由和公平正义的平衡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未生效合同并非尚未发生效力的合同,只是在约定或法定生效条件成就前部分发生效力的合同。未生效合同在生效条件成就前后处于双重义务的结构状态,生效条件成就前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准备义务,生效条件成就后当事人受合同给付义务约束。由于合同准备义务产生于成立并有效的合同关系基础之上,因此违反该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性质是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4.
物业管理合同种类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业管理合同是现代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前期物业管理合同与普通物业管理合同是物业管理中两个相互衔接的合同 ,两者在合同的签订时间、主体以及期限方面都有所不同。通过对物业管理合同与雇佣合同、承揽合同、委托合同的比较分析 ,提出物业管理合同是包括诸多法律因素的混名合同 ,主张将物业管理合同有名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层级回归研究方法,研究了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应急组织间合作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对应急合作关系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公平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合作经历对资源依赖不对称性和关系契约公平感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但合作经历不调节资源依赖不对称性与正式契约公平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性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海洋主管机关以所有权人的代理人身份和海域使用权人之间订立的出让合同,无论是定性为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都要维持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等与平衡。从解释论上讲,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上没有法国法上那一套行政合同的利益平衡机制,如将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解释为“行政合同”,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解释为民事合同。  相似文献   

17.
合同解除是当条件具备时 ,通过当事人双方或单方的解除行为 ,使有效合同关系消灭。合同解除的条件及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应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合意和法律的规定。现行合同法对合同解除规定上的混乱和矛盾有待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8.
聘用制下高校组织与教师间心理契约的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师聘用制的实施,使得高校组织与教师间的心理契约平衡状态受到了巨大冲击。心理契约自身的特点和高校目前的发展状况都提出了对心理契约进行重构的要求。高校和教师在对心理契约进行重构时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遵循有效沟通、公平公正、共同发展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合同形式的法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形式即合同的表达方式,作为合同意思表示的载体,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合同的影响力均是不同的。合同形式的立法选择,体现了法律对合同形式的价值判断。学说上及实践中,对是否应对合同形式进行强制及合同形式强制的效力是什么,均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本文拟从契约效力的根源着手分析,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合同形式及其欠缺的法律效力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效率违约制度是以理查德·A·波斯纳为代表的经济分析法学派提出的一种违约理论,鼓励人们在违约收益大于履约收益的情况下违约,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我国《合同法》恪守大陆法系“契约必须得到遵守”的传统.没有引入效率违约,违约责任的首选方式是实际履行,在实践中造成了一些困境。本文通过对效率违约制度的介绍,探究效率违约制度的理论基础,从而分析在我国建立效率违约制度的可行性,希望在《合同法》修改时能引进效率违约制度,从而促进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