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作品呈现着“人与鬼的纠葛和交融”,基于败落家族后系子孙承受的“鬼”的梦魇的切身体验,鲁迅对“人鬼纠葛”的社会中人生悲剧的展示极其深入,显示出《新青年》同人倡导思想启蒙之不足;鲁迅作品同时又存在着一个“人鬼交融”的世界,这与他对“道教”与“道士思想”的区分相一致,根源于他早期思想中对民间宗教的肯定和追寻,是他审视和批判人鬼纠葛的社会根基之一,同时,又是在补救“五四”新文化倡导之局限。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5,(6):47-51
鲁迅是越南读者熟悉的作家,他的作品被从多个角度理解、分析,他对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的贡献得到了越南文学研究界的广泛认同,有不少来华留学的越南学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在越南的鲁迅研究。20世纪20、30年代鲁迅在越南文学文化中出现,50、60年代中越关系最友好时期,越南需要一股强烈的革命精神,出现鲁迅作品翻译热。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心和贫穷农民生活的关心、鲁迅作品中充满影响力的精神话语,体现出一种爱国、反封建、改造国民性思想,充满喜怒哀乐的心情,越南读者能从中找到积极性的关于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农民精神生活的、作者精神的话语。这使鲁迅作品20世纪50、60年代受到越南文学研究界、越南读者热烈欢迎的重要原因,鲁迅作品的精神话语也成为越南读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芥川中国题材作品看成一个有机体进行整体观照,分析了它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指出芥川借中国题材作品进行古典中国想象,并不是出自对中国的好感.他只不过借此题材抒写他的人生理想而已.作品中表现出的某些心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日本人对中国的总体态度.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公认的语言巨匠,他的作品语言是在北方口语基础上融合绍兴乡语的文学语言.鲁迅选用乡语创作反映了现代白话文草创初期探索性的时代特征,折射出了现代白话文发展的历史轨迹;鲁迅作品的乡语,既有锤炼后的洗练,又有自然的流露.它既体现出水乡的浓郁风情,又是绍兴人格精神中特有的外柔内张和进取个性特征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冯晓青 《南都学坛》2006,26(3):51-52
有人认为鲁迅作品中缺少对善和美的歌颂,没有塑造可爱的女性形象,这可能是因为鲁迅才力不足或者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太贫瘠。我认为鲁迅生活的时代及其生活的经历促使他弃医从文,其目的是疗救中国国民的精神。鲁迅作品中虽没有美女、美丽的景色、紧张的情节,但有的是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对于大多数中国的脊梁来说,他们看到了鲁迅的深邃的思想和疗救中国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看客是鲁迅作品中的重要形象,它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符码出现在作品中,代表着鲁迅对中国封建文化的认识,体现着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另一方面,它又表现着鲁迅内心世界的恐惧心理,成为创作主体的心理符码.鲁迅对看客形象的塑造,是按照抽象这一艺术原则进行的,他限制看客的活动空间,把看客抽象成无生命的结晶质.这些艺术表现均源于鲁迅摆脱内心恐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辫子”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是鲁迅对中国文化保守性特征的典型概括的结果,是鲁迅情感和思想借以表达的对象物,它使鲁迅作品讽刺和幽默的色彩更加鲜明,也体现了鲁迅创作中取材与加工的个性特征,研究“辫子”对鲁迅创作的影响,可以加深对鲁迅作品美学及思想意义的体验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是一个大量产生精神"浪子"的时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大师,鲁迅给传统"浪子"形象赋予了更多的现代精神内涵.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作为永世流放的"异乡人","浪子"是寻找的主体,是肩负时代启蒙重任却又置身于虚无之境的知识者.鲁迅笔下的"狂人"、"过客"、"孤独者"等"浪子"群像,也是鲁迅对自我精神形象的变形书写.  相似文献   

9.
在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中,"寻找父亲"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在他的初期作品中,随着作品主人公尤金的不断成长,他心中的"父亲"也相应地变化成各种不同的精神力量。文章结合西方文学中"父亲"形象的演变历史,重点探讨沃尔夫作品中的"寻父主题",分析主人公心目中"父亲"形象的六种原型,探寻其精神追求的实质与内涵。"寻父"主题的扌契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使小说的外在形式与内部思想更趋于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文化对鲁迅的影响,历来为人们所忽视。本文力图整体地探讨鲁迅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内在根源,研究佛教文化中从重视精神主体作用到人生皆苦的理论,对于鲁迅思想演变产生影响的内在因素,以及对于鲁迅人格修炼的影响效应。本文认为,佛教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使鲁迅强化了对人的精神主体作用的重视和对人生苦难具有深刻的体验,同时,也构成了他的精神、意识结构的复杂性。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鲁迅将佛教文化汇人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之中,予以扬弃,开拓新意,从而显示出同时代人无法比拟的思想深度和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儒林外史》是一部最富有理想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作品。本文认为:《儒林外史》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和人文精神,表现出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作品又将人文理想和对现实人生的观照结合起来,在对现实人生的批判中发掘生命的悲剧,又努力去探索和追寻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作品中的人文人格与魏晋名士和晚明文人有相通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儒林外史》具有理想精神,表现出了一种生命层次上的明确的追求,它追求的是人格和人性的完善,其理想人格的真实内涵蕴含着美,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总之,《儒林外史》理想精神显示出来的批判意识、探索意识和超越意识,使这部小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人生形象含义、内容和特点的分析,认为人生形象说到底是做一个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反映人的精神样态。而人格则是人生形象的内核,它从整体上体现人的自我特点,决定着人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形象。为了对人生实践中确立良好人生形象和追求人格尊严作出必要的理论指导,文章从主体创造的角度分别就人的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关系和实现人的尊严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的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饥饿艺术家》这个短篇小说 ,从艺术家与卡夫卡本人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艺术家们对艺术所表现出的“不满意” ,艺术家形象的创意这三个基本角度出发 ,旨在剖析卡夫卡著名的自我投影式写作。通过对卡夫卡短篇《一场常见的混乱》的重新解读 ,探析卡夫卡作品中颇为独特的图像式象征性书写。揭示正是卡夫卡的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对此的自省和深沉思考 ,使他的作品真正成为了那把能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  相似文献   

15.
鲁迅作品在海外的翻译和传播研究是鲁迅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近百年的历史中,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取得了较大成就,相应的研究也涌现出丰富的成果。纵观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现状,不难看出中外学界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将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作为鲁迅海外翻译传播研究的构成部分,从整体上对之加以甄别和梳理;对鲁迅作品的英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中的语言和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从文学翻译活动的角度观照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和传播情况,分析其中的得失与价值;专门分析鲁迅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揭示出文化语境对鲁迅作品海外传播的影响。相较于鲁迅作品在国内的出版和研究而言,鲁迅作品的海外翻译和传播研究仍是一项有待拓展和深入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早期鲁迅的宗教观是具有辩证性的悖论。他从宗教原始起源来肯定形而上的人类精神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获得了评价人生、批判社会的价值尺度;又从对宗教教义的怀疑而否定其神学价值体系,显示出理性主义的时代光彩。在鲁迅思想发展和人生行为的整个过程中,其早期宗教精神表现为内外两种转化形式。一是将宗教意识的追求与宗教徒的献身精神内化为实践性的个人品格:自我牺牲式的救世精神;一是以宗教信仰的价值意义为尺度,批判物化、虚假和马虎的病态人格和社会,前者表现为道德人格上的真爱,后者表现为心理性格上的真诚。从而全面表现了鲁迅对社会改造和民族人格重塑的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五四”时期文化背景下的巴金作品的艺术功利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分为前后期,其内涵特征是各不相同的:前期体现在对于英雄悲剧人物的描写上;后期则表现在对于凡人悲剧形象的塑造中。巴金对艺术功利“善”的追求,也凸现了他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诗,是鲁迅先生光辉战斗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作品思想性的高度概括。搞好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这种爱憎分明的无产阶级思想感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素以思想的深刻、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简洁凝炼著称。但一般情况下,学生学后却体会不出鲁迅作品的奇崛,反而认为鲁迅作品艰深难懂,学起来费时费力。如果采用比较教学法,对  相似文献   

19.
在安德森作品的题目中,死亡一词频繁出现,而且成了他作品的主题.作品以中世纪后期艺术的死亡形式描写人物.死亡是悲剧美的典范,是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剧性的社会根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得以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中“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和结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民初的士绅在鲁迅小说中的形象内涵,一直缺乏认真研究。士绅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实际担负着隐喻传统文化"规训"力量、文化控制的意义;同时,作为"他者",士绅在鲁迅小说中起着形成"平民"形象内涵的对照物、结构小说模式的独特功能。从对士绅形象的研究,我们将发现鲁迅作为"平民文学"的主创者之一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和洞察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