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1961年3月1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布行政命令成立一个暂时性的志愿性组织和平队。9月22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和平队法》,使和平队获得永久性授权。美国和平队计划主要派遣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美国青年,到发展中国家的乡村与城市,直接与发展中国家的中下层人民打交道,从事教学、社区开发、医疗保健等工作。虽然和平队的产生有受美国慈善传统的影响和表现美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的一面,但在当时美国政府主要是出于冷战政治的需要而建立这一机构的。  相似文献   

2.
和平队与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平队是美国政府应对苏联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肯尼迪建立和平队的初衷就是要利用美国在经济、技术和文化上的整体优势,同苏联争夺广大的中间地带,并通过和平队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输出美国文化及价值观念,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纳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所期待的轨道.显然,和平队在美国对外关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美国政府对和平队的投资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基本上实现了成立和平队的目的.志愿者在受援国的工作,为受援国带来了一些现实的或长远的利益;加深了受援国特别是受援国的基层民众对美国的了解;而通过志愿者这一媒介,同样也增强了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除了上述美国政府公开宣称的目标外,和平队作为美国对外关系的"软实力",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在向海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输出美国文化及价值观念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1960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民主党的候选人约翰F·肯尼迪提出了向发展中国家派遣以教师、医生、护士及工程师为主体的和平队的构想,肯尼迪就职后,很快便将这一构想付诸实施。与争取进步联盟、粮食用于和平等外交政策一样,和平队也被视为肯尼迪政府对第三世界“新边疆”外交的重要标志。这一机构从成立之初便备受美国学术界的关注,40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关于和平队的著述出版和发行,这些著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和平队志愿者根据自身的经历撰写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完全是其对外政策以"国家利益"和"战略价值"为两大基石的原则所决定的;也是实现其"两洋战略"的具体需要;更是其难解的"冷战"情结和"冷战"思维的直接产物。中美关系欲走出低谷,对美国来说必须解决好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对美国是有利还是有害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冷战时期,尤其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20世纪60年代"两条线"外交战略包括其成因、内容和影响作了较全面探讨,提出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从而有助于国外深入研究新中国外交战略,并对当今中国进一步研究20世纪60年代本国外交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当然,美国在上述探讨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论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第三次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苏联在70年代乘美国实行战略收缩之机大规模扩充军备和在世界各地扩张,严重危及美国的霸权地位。里根政府前期全面调整美国的外交政策:增强实力,"遏制"苏联的扩张,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其结果恢复了美国的实力,扭转了美苏攻守态势,加剧了美苏"冷战"气氛,但同时也加深了美国自身的困难。美国的外交战略面临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手扶植了南越的吴庭艳政权,目的是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反共的国家。但是,吴庭艳政权的黑暗统治在南方激起了革命,对佛教徒的歧视最终导致了佛教徒危机。在处理佛教徒危机的过程中,美、越之间本就存在的矛盾开始激化,美国选择了纵容一场军事政变把吴庭艳赶下台。美国在"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指导下,以遏制共产主义为借口,把本来无足轻重的越南变成了冷战的前沿阵地。以插手南越的政治为契机,美国更深地卷入了越南政治,加剧了冷战的紧张气氛。  相似文献   

8.
欧洲在当代美国外交中处于战略的中心地位,亚洲则相对处于次要地位。这种"重欧轻亚"的显著特点,并不是美国外交的传统。它是随着美国实力的变化、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并正式确立于本世纪40年代后期美苏"冷战"开始之时。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美国外交战略会怎样转变将深刻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9.
中印边界冲突爆发时期,美国一改之前的亲巴政策,态度明显向印度倾斜,对其提供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企图改变印度的外交政策,实现"以印制华",并实现印巴和解,从而团结起来共同承担冷战的责任。但美国的构想与其努力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印度不仅没有放弃其固守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而与美国建立长期的安全关系,反而向苏联靠拢,"以印制华"战略不攻自破。特别是美国的盟国巴基斯坦向其冷战对手中国靠拢,标志着美国南亚安全政策的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0.
中印边界冲突爆发时期,美国一改之前的亲巴政策,态度明显向印度倾斜,对其提供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企图改变印度的外交政策,实现"以印制华",并实现印巴和解,从而团结起来共同承担冷战的责任。但美国的构想与其努力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印度不仅没有放弃其固守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而与美国建立长期的安全关系,反而向苏联靠拢,"以印制华"战略不攻自破。特别是美国的盟国巴基斯坦向其冷战对手中国靠拢,标志着美国南亚安全政策的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人民为保卫和平在美苏冷战期间先后掀起了四次和平运动的高潮。本文旨在对这四次和平运动的发生、发展以及影响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各种外交思潮泛起,其中以民主和平论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主义主张"人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以及新孤立主义等思潮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人权外交在冷战后得到了加强,其中民主和平论、新干涉主义理论对美国人权外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新孤立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美国人权外交有一定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3.
素有当代美国社会“编年史家”之称的约翰·厄普代克的创作生涯涵盖整个冷战时期,不仅其本人曾经一度以一种不情愿的方式卷入到美国文坛有关冷战的争论中,其作品也不可避免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涉及到冷战的相关话题。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兔子·安斯特罗姆:四部曲》的主人公“兔子”哈里作为相对保守的中产阶级一员,其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也体现了以美苏两国为代表的东西方两个阵营之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冷战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冷战政治。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伊朗与美国关系经历了相互攻讦、谨慎接触以及"9.11"后激烈对抗三个阶段。伊美为了各自的战略和安全利益,在中东和平进程、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伊核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展开激烈对抗,其实质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地缘政治战略利益、美国的中东战略利益与伊朗的国家安全利益之争。受伊美国内政治、伊核问题、伊朗与以色列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伊美关系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核危机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隐患。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核危机管理的高度重视。目前国际社会关于核危机管理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伊拉克模式、独联体模式和利比亚模式等。考察冷战后国际核危机的管理模式,对我们当前分析与解决朝核危机及伊朗核危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维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亚太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西方学界中出现了对亚太安全形势发展的不同解读,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有选择地从某种理论角度去看待亚太安全中存在的影响到和平与稳定的因素。正确解读亚太安全的前景,不仅要求我们认识存在的那些挑战性问题,同时要求我们分析在不同理论视角中有助于破解现实或意象中的不稳定因素,由此考虑如何为一个更加安全的亚太建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作为冷战遗留问题的美日同盟,之所以能在冷战后继续加强,与日本的两大传统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一是日本外交政治传统中同时具有欺弱的侵略性和仰强的依附性,是美日结盟的必然因素之一;第二是日本国民性中的神皇文化积淀有利于美日同盟冷战结束后继续存在和加强;第三是西方民主和评论的链接性因素使得关日彼此认同为同质国家,并共同应对可能涉及美日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8.
冷战不仅仅是美国与苏联的事情;美苏冷战的结束不代表美国冷战任务的完成;美国冷战任务完成的标志应该是使得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在全球消失,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符合美国标准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在东欧、独联体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地区以及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冷战任务的完成情况具有不同特点.总体是:美国还在推进冷战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都与时代条件密切相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冷战时代","和平与发展"是那一时代的"两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是其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明冲突论"与美国的"文化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文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 ,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 ,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美国“文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文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 ,抵制“文化霸权” ,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