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元任博学多才,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对哲学和音乐也有一定造诣,尤其在语言学领域成就卓著。为探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文章借用摹因这一术语,采用例证法从文化濡化的角度入手,从家庭、吴地学术文化、社会文化濡化三个方面详细分析文化坐标系中影响赵元任的中国文化摹因,探析促成赵元任成功的文化因素,深刻认识濡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赵元任是第一个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介到中国来的人。这部译作能够历久弥新,成为儿童文学译作中的经典,与赵元任先生在翻译上的创造性是分不开的。文章从语体选择、文化策略、语言的音乐美与形式美三方面讨论赵元任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审美再现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性,以期深化翻译审美再现和翻译审美主体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五四"时期"新音乐"的代表人物,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成为21世纪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本文介绍分析了赵元任先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以及他在歌曲创作中对新曲调与白话歌词相互结合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赵元任是近现代对我国传统古诗文吟诵开展田野调查的先驱,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吟诵”的杰出代表。吟诵研究是赵元任个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海外吟诵资料和研究资料为国内所未见,弥足珍贵。赵元任为吟诵研究树立范式,其早期的田野调查、海外教学实践与吟诵活动,对当前国内吟诵传承、海内外吟诵教学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元任先生是中国现代白话文运动的主将之一,为中国现代白话文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与胡适共倡白话文运动;身体力行撰写白话诗篇;激情满怀配曲白话新诗;活泼生动翻译白话作品;翻译表演戏剧白话作品。赵元任先生早年为推广白话文运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赵元任1926年发表的《符号学大纲》不仅提出了建立普通符号学的必要性,而且构建了清晰的普通符号学学科体系。在此后的相关文献中,赵元任应用符号学理论考察了汉语语言系统。这说明无论在世界普通符号学的研究史上,还是在建立真正的中国符号学体系方面,赵元任都是不应被忽略的先驱。  相似文献   

7.
金岳霖先生1925年回国,1926年秋,赵元任调入中央研究院,清华聘请金岳霖接替赵元任到校讲逻辑学,不久,金岳霖创办清华哲学系. 金先生首先在中国引进罗素的《数学原理》,向中国学术界介绍了书中的命题演算、谓词演算、类演算和关系演算;首先在中国学术界讨论了逻辑系统的种种理论问题,特别是讨论了一致性(无矛盾性)、完全性和独立性等元逻辑性质.  相似文献   

8.
赵元任著<现代吴语的研究>是吴语研究的经典之作,80年来不仅在方言学界而且在整个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这部著作可以看出赵元任在方言研究中的一贯作风:他精心设计调查方案,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进行成果表达.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不愧是科学进行方言研究的典范,其中所反映的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入细致的科研作风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阐述了赵元任的语言观和外语教学观的基础上,分析了赵元任的外语教学观,并论述了赵元任的外语教学观对当代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议赵元任语言研究的态度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任先生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他的语言研究成果举世公认.文章对赵元任先生语言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赵元任语言研究的态度表现为:语言研究要持之以恒、实事求是、讲求客观.赵元任语言研究的方法有:科学的语言调查法、科学的语言实验研究法、科学的语言描写分析法、独特的语言学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作为翻译家,赵元任最得意的是他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个译本译笔精彩,译技高明,语言地道,是"一本值得后人认真研习的翻译典籍","在中国口语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文章简要谈谈赵元任及其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并以此文缅怀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2.
"东西方文化的合流与互惠,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是英国哲学家和思想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最为憧憬的大结局,它对赵元任译学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元任《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翻译完美演绎了"合流"与"互惠"的译学文化战略观,启迪着当今翻译创作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赵元任先生作为语言学家、音乐家,在音乐创作中对旋律、歌词的结合有独到的艺术处理;在音乐写作方面,有重要的创新,体现了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它最早由清华学校研究院印行出版.1956年,科学出版社重印.这部巨著的问世在汉语方言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赵元任先生也因此蜚声海内外,成为公认的现代吴语研究的奠基人,堪称现代汉语方言学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15.
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大师,也是民国史上著名的“新潮”人物。1926年6月2日,北京《晨报》以特大字号报道了《新式人物之新式结婚——赵元任和杨步伟举行婚礼》的消息。这个新式婚礼不请客、不收礼,但有两个例外规定:一是对个人书信、诗文、著作、音乐之类不拒绝。二是由各位以自己的名义捐款给中国科学社的不拒绝。结果,婚礼这天,作为证婚人的胡适却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包,一进门就要赠送。赵元任对胡适说:“请按规定办事,不要越格。”胡适大笑说:“正对。这是我自己考证的《红楼梦》著作,自己写的东西。”赵元任和杨步伟一听大喜,愉快地收下了礼物。  相似文献   

16.
赵元任语言学生涯中最杰出的贡献当属现代汉语方面的成就。他以北京音系为基础,使用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和中国传统考据学等学科统一了汉语语音,并采用五度标音等方法来揭示其字调语调的特殊性,他借助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并确立了现代汉语语法。赵元任的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发展以及民族素质的提高,弥补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音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普通话日母的音值,高本汉最早在《中国音韵学研究·方言字汇》中拟定为(?)(当时用的是瑞典方言音标),赵元任先生在翻译这本书时用国标音标把它改写成(?),影响非常之大,以致于现在通用的几种高校《现代汉语》教材,无一不采用此说,即用(?)来表示《汉语拼音方案》中的r。 然而,自从高本汉把普通话日母拟为(?)以后,一直有人对此提出异议。首先是赵元任先生,他一方面采用此说,另一方面又说日母等于英语的r;陆志韦先生也明确指出普通话的日母不是纯粹的“硬音”,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八年,赵元任、杨时逢等先生曾调查过阳新三溪方言,但调查报告与三溪的方言实际有很大的差别,如三溪方言只有四个声调,而调查报告却有六个,其实六个声调是通山方言的特征;而且,三溪与阳新县治兴国镇相距近百里,两地的方言也有一些差异。因此,如果把赵元任等先生所调查的方言当作是阳新县治的方言是不确的。为此,本文特记录作者世居的阳新县治兴国镇的方言,作为对赵先生调查报告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9.
百年来中国语文现代化历程中四套重要拼音方案都是常州人主持制定的,他们分别是吴稚晖主持制定的《注音字母》、赵元任主持制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瞿秋白主持制定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和周有光主持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汉语拼音方案》吸收和借鉴了前三套拼音方案的精华,是前三套拼音方案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拼音方案,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津梁.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当年,正是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和赵元任——这四位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支撑起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一片亮丽的天空。正是由于拥有了他们,清华国学研究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的独立传统。随着岁月的流逝,赵元任的名字也许被人们忘却了,但是他在中国的语言学和音乐学史上却永远写下了最为浓重的一页。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原籍江苏常州,1892年生于天津一个书香、官宦之家,著名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作者赵翼就是他的六世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