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墨子·耕柱》中有一段文字,记述墨子同楚国鲁阳文君的对话,墨子问:“今有人于此,牛羊刍豢,雍人但割而和之,食之不可胜食也;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曰:‘舍余食。’不知甘肥(“甘肥”原作“日月”,张纯一从曹本改)安不足乎?其有窃疾乎?”接下鲁阳文君答:“有窃疾也。”这里的“安”字,《墨子集解》的撰者认为  相似文献   

2.
三、屈原与宋、尹思想之比较1.屈原与宋尹天道观之比较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在宋尹手里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其根本标志就在于,他们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道即精气的概念。关于“精气”,《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精也是气,是气之精致,纯粹的部分。而其性质、状态及作用,《内业》中则描绘说: 凡物之精,比(本作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敬守而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  相似文献   

3.
说“安”     
国泰民安,百年盛世,实无数人追求之梦想。国家的“安泰”,在下应万众一心,抓住其根本;在上应积其德义,公正而坚毅。赵威后见齐使,不先问君,而先问岁与民。“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此一句可谓是字字千钧,字字沉重。国家之“安”乃是万民之“安”,天下人之“安”,绝非一人一君者之“安”。试问饥民遍野,满目荒凉,何谈一个“安”字?农业乃国之根本,安泰之源泉,抓住了根本,方可享百年盛世,传万代荣光。魏徵曾经谏太宗十思,其言曰:“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诚然,没有英明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屈原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美政”是屈原致力追求的伟大理想。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屈原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么,屈原“美政”理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美政”理想又是怎样形成的?本文试对这两个问题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5.
《离骚》首二句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中“伯庸”是谁?它到底是个怎样的称呼,历来歧解纷如,未有确论。东汉王逸说:“值庸,字也。屈原言我父伯庸,体有美德,以忠辅楚,世有令名,以及于己。”(《楚辞章句》)王氏以“伯庸”为屈原父考的字。唐吕延济则说:“伯庸,原父名也。”(《文选》五臣注)  相似文献   

6.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销其糟而咦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今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全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已故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  相似文献   

7.
最近法国《费加罗文学报》上有三篇文章讨论了新小说派的问题,很能说明法国公众对这些作品的看法,现将这些文章的内容摘要介绍如下:《费加罗文学报》第917期(1963年11月14日)上刊登了多米尼克·日阿迈题为《1963年小说家玩的什么把戏?》一篇文章。文章一开始,作者提到远在他服兵役时,就有人教导他连最小的事也要问问“在哪里?”,“在何时?”,“什么?”,“怎样?”等问题。可是,对于这些无疑是太简单的疑问,1963年的作家也不能予以答复。不是缺少“在哪里?”,便是没有“什么?”,不是“怎样?”没有说清楚,便是“在何时?”没有讲明白。更不用问“是  相似文献   

8.
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正月》第五章:“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召彼故老,讯之占梦”的主语是什么?后两句应如何理解,怎样标点? 郑玄笺:“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征祥之甚。”“时君臣贤愚适同,如乌雌雄相似,谁能别异之乎?”郑氏把“君臣”当作“召彼故老”的主语,把这两句话理解为君臣召故老来问占梦之事。其说甚误。第一,“君臣”是硬栽上去的,原诗没有这个主语。第二,君臣召集故老问占梦之事,是无端插进去的两句话,与前后文都无联系。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初年,在一些爱国的仁人志士的诗文中,常有如此诚挚而又深沉的呼唤:“国魂乎!盍归来乎!”“吾中国国民之魂安在乎?”“中国之魂安在乎?”所谓国魂,亦称国民精神,即以后人们所热心讨论的国民性。当年梁启超曾对此词加以诠释:“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新民说》)  相似文献   

10.
“温故而自新”,探明鲁迅的改革观,对于现时正在进行的改革,是有启发帮助的。鲁迅的改革观,涉及有关改革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何谓改革?为何改革?改革什么?怎样改革?由谁改革?探明鲁迅对这些问题的基本见解,也就可以对鲁迅的改革观有一个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屈原在古今中外享有的盛誉,已成社会共识,然而屈原何以如此享誉,对于许多人来说,理解上就未必尽然一致了。孟子说过:“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他这话相当高明,同我们今天所说的知人论事,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考察人和事的观点是相通的。本文即从这种认识论出发,探讨屈原为什么赢得后世人们的无比钦敬和热爱。  相似文献   

12.
竺柏岳 《中华魂》2014,(18):57-57
对于宇宙天体特别是对太阳月亮和地球自身的认识,人类从蒙昧到科学,日臻进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就有所探索。屈原在《天问》里曾提出大胆怀疑:"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夜光何德,死则育生?"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更形象地提出了"地圆说"的艺术想象。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初调任京城(杭州)提举佑神观。  相似文献   

13.
逼你成功     
刘墉 《社区》2002,(18):54-54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 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义是为谁忙啊? 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冲。” “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  相似文献   

14.
一、《大招》及其作者问题《大招》作者是谁?这是比《招魂》作者为谁还难解决的一个问题。王逸《章句》明说:“《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意以为这是宋玉为招屈原的生魂而作的。现在我们证明了《招魂》确是屈原为招楚怀王的生魂而作,作在楚怀王入秦被囚的时候,王逸那一说错了。再看他怎样说《大招》的。他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屈原放流九年,忧思烦乱。精神越散,与形离别,恐命将终,所行不遂,故愤然大招其魂。盛称楚国之乐,崇怀襄之德,以比三王。能任用贤公卿,明察能荐举人,宜辅佐之,以兴至治,因以风谏,达已之志也。”这是说,《大招》是屈原为招自己的生魂而作,又引或说为景差作。这是一个疑案,还不明白。从王逸引用了这一或说,一千几百年以来,一般学者又大都以为《大招》是景差为招  相似文献   

15.
前曾写《论<招魂>为屈原自招》一稿,有些问题谈得不透,有些尚未谈到。本文拟就以下八个问题继续进行讨论: 一、《招魂》的创作时间,定于何时较合情理? 二、开头六句怎么讲比较通顺? 三、《招魂》和《大招》的对象,能不能同是怀王? 四、“西方之害”一段,是不是影射怀王客死于秦的史实? 五、能否肯定屈原时代无招生魂的风俗? 六、“工祝招君”一节所描写的,是不是招死者之魂的仪式? 七、“故居”生活究竟跟谁的身分不相称? 八、招魂回郢是否只适用于怀王而不适用于屈原?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的各个学派不仅探讨社会、政治、人生问题,也在研讨自然的奥秘,世界的本源。诗人屈原在《天问》中问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昭明暮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由识之?阴阳三合。何本何化?”问的是宇宙的开端,世界的本质,对阴阳三合的宇宙论在进行思索。在这个时期,阴阳五行理论开始向理论化和条理化的方向发展,从宇宙论向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过渡,然后进一步扩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形成邹衍的五德终始理论,为统一天下的政治服务。从《易传》到《管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9)
老师问小强:“圆明园是谁烧的?”小强委屈地说:“不,不是我烧的。”老师气得说:“什么,你?你?我要找你爸爸谈谈。”小强的爸爸来了。老师说:“今天,我问小强,谁烧了圆明园,他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原简威王问(一背) 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孙子合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于北,毋期于得。为之微阵以触其厕,是胃谓大得。”威王曰:“用众用寡,有道乎?”孙子曰:“有。”威王曰:“我强适(敌)弱,我众适(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夫众且  相似文献   

19.
扯淡的艺术     
名人腔调问:您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有什么看法?答:中国有大学教育吗?问:您喜欢北京还是上海?答:谁的北京?谁的上海?问:您认识陈凯歌吗?答:在这个世界上,我谁也不认识。问:张艺谋呢?答:每一个人都是张艺谋。问:您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吗?  相似文献   

20.
先秦国家观念与屈原的宗国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屈原研究中,存在着两个难以回避的基本问题:先秦时代楚具有怎样的性质?屈原宁死不肯去楚的原因何在?长期以来,对这两个连带性的问题,学术界逐渐形成了近乎定论的解答:1.楚是具有独立性质的国家;2.屈原矢志不肯去楚,终于以身殉国,体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并由此得出“屈原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结论。我认为,这种观点产生于三、四十年代的国难时期,是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但在今天,当更广泛的材料和更科学的方法,促使人们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考察和深入思考之后,它便显露出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了。因此,对屈原研究中的上述基本问题,站在我们时代的高度重加研讨,以求得合乎实际的结论,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