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基于时间继起的消费者信任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产品质量危机极大的损害消费者的信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信任。关注消费者的信任修复,考虑到信任修复是个动态的过程,使用情景模拟法对消费者的初始信任修复和后续信任修复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宽恕倾向对初始和后续的重购意愿有显著影响。在初始信任修复中,修复方式对初始重购意愿有显著影响,初始善意信任信念在修复方式和初始重购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后续信任修复中,修复方式和有无欺骗对后续重购意愿有显著影响,并且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后续善意信任信念和后续正直信任信念在修复方式、欺骗和后续重购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心流体验对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模型,同时引入品牌信任中介变量,并实证检验了研究模型和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心流体验对品牌信任和购买意愿有正向直接的影响;品牌信任在心流体验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品牌信任在购物愉悦性和专注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控制感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网上购物这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受到众多营销学者的关注。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对购物意愿有显著影响、信任问题也与感知风险息息相关,在网络购物环境下。信任与感知风险产生对抗平衡作用,共同对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制度信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探究网站制度如何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网站和卖家的信任,构建了一个以网站制度为控制手段促进消费者信任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馈机制、交易安全、服务承诺显著影响网站信任,在线服务对网站信任影响不显著;同时网站制度通过网站信任对卖家信任产生间接影响;网站信任直接影响卖家的信任,网站信任和卖家信任都对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重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事件中社会失信问题,构建了监督机构、企业和消费者群体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以4次调查"黄浦江浮猪"事件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危机事件风险变化影响了监督机构、企业、消费者的行为决策,从而导致短期内社会信任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商店形象对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商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零售企业新的利润源泉。然而在我国,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不了解阻碍了其对自有品牌的信任程度及购买意愿,零售商对商店形象等重要因素影响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理解非常有限。国内对商店形象与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这些直接制约了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发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对零售行业专家和熟悉自有品牌的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商店形象对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通过商场拦截和因特网访谈的形式发放问卷,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商店功能形象对商店情感形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店形象可通过感知风险间接影响品牌信任,从而影响购买意愿;商店功能形象可直接影响品牌信任,从而影响购买意愿;感知质量差异可调节感知风险与品牌信任的关系;个人特殊信任倾向不能调节感知风险与品牌信任的关系。据此,结合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谢恩  黄缘缘  赵锐 《管理科学》2012,25(2):69-77
信任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特定网站的购买意愿,许多学者分析信任对于购买意愿的影响,但大多都将信任作为单一维度的变量进行分析。将信任分解为能力信任、正直信任和友善信任3个基本维度,分析不同维度信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在线购物意愿的影响。通过在线收集191份消费者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力信任直接影响在线购物意愿,友善信任和正直信任并不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意愿,正直信任通过与能力信任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在线购物意愿,友善信任通过作用于正直信任最终影响在线购物意愿。最后给出网站应如何分配资源和向消费者传达网站值得信赖的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绿色营销背景下产品的空间合理性摆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线索的重要来源。绿色消费者往往会综合考虑各种产品因素以满足自身购买需求,但目前尚没有研究将产品密度作为一个考虑因素来探究其对个体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此外,在绿色消费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深入挖掘如何促进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这一课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空间线索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绿色产品密度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空间线索视角,探究绿色产品密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引入产品身份象征属性这一调节变量进行深入探讨。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绿色产品密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效应;使用Process 3.0插件进行bootstrap分析,检验绿色价值的中介效应;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产品身份象征属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绿色产品密度低时,绿色产品密度高时,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意愿就越高;绿色价值在绿色产品密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与此同时,产品身份象征属性调节绿色产品密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当绿色产品具有身份象征属性时,相对于绿色产品密度高,绿色产品密度低更能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而当绿色产品不具有身份象征属性时,相对于绿色产品密度低,绿色产品密度高更能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结果从空间线索视角,拓展了已有研究关于产品密度在绿色产品领域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商家和营销人员利用产品摆放来促进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葛裕琛  曹正  孙艳 《经营与管理》2012,(12):100-104
近几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的整理和归纳,建立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同时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同引入模型中,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及对企业的认同,得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时,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认同会起到调节和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对于威胁情境和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未达成共识.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具体研究情境,从威胁情境的时间和类型两个角度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以内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为中介机制,提出重大公共威胁情境下影响个体捐赠意愿的双路径形成机制和相关调节变量.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新冠疫情这种捐赠方和受助方同时面对的公共威胁情境:1)潜在捐助者所在地的疫情严重程度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2)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具有相反的中介作用,其掩盖了潜在捐助者所在地的疫情严重程度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本地疫情严重程度一方面会增强个体的内群体认同继而正向影响捐赠意愿,另一方面会使个体减少关注他人继而减弱其捐赠意愿.3)威胁情境影响过程中,区域文化取向调节了内群体认同的正向中介作用和关注他人的负向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相较于偏个体主义,当区域文化取向为偏集体主义时,本地疫情严重程度对于内群体认同的正向影响能够增强,对于关注他人的负向影响能够减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探讨了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在农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决策中发挥着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信任变量、剔除老年人样本或控制村庄固定效应之后依然成立。(2)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对男性农民、女性农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参与意愿均表现出显著正效应;随着农民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改善,人际信任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逐渐不显著,制度信任则依旧能发挥作用。(3)村级治理机制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新常态下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并对推进我国循环农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赖泽栋 《经营与管理》2013,(11):102-103
本文基于风险认知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农产品安全风险对农产品品牌信任和农产品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产品风险认知与农产品品牌信任呈负相关;与农产品品牌购买意愿也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牌信任在风险认知与购买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B2C网站设计因素与初始信任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全胜  郑称德  周耿 《管理学报》2009,6(4):495-501
通过实证探索并验证了网站结构、网站内容和视觉效果对消费者初始信任的影响,同时还验证了社会存在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网站结构和网站内容对消费者初始信任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社会存在感在其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网站视觉效果对消费者初始信任的影响虽不显著,但却对社会存在感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O2O外卖行业如何通过差异化促销策略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购买意愿,是O2O外卖平台和餐饮商家十分关注的问题。O2O外卖常见的价格促销方式有13种,本文将其梳理归纳为三类促销策略:优惠券类、折扣类和附加服务费优惠类。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模型(SOR模型),引入感知促销价值因素,建立O2O外卖价格促销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星在线收集567份样本数据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针对不同价格促销策略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验证感知促销利益和感知促销成本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类价格促销策略中,优惠券类促销策略对潜在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大;附加服务费优惠类促销策略对于O2O外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不大;与优惠券类促销策略直接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不同,折扣类促销策略下消费者需要对感知促销成本和感知促销利益进行权衡后做出最终购买决策。研究结论为O2O外卖平台和餐饮商家改进现有促销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拟人化机器人的使用进入许多服务消费领域。在这些领域内,鲜有研究关注消费者心理因素对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排斥与归属需求理论,本研究构建了由社会排斥通过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影响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的有调节中介模型,以自我建构来调节归属感的中介效应。三个实验的结果证明,相比社会接纳,社会排斥降低归属感进而降低消费者对拟人化机器人的使用意愿,通过自我建构调节归属感的中介作用。在独立型自我建构下,归属感不起中介作用;在互依型自我建构下,归属感起完全中介作用。从消费者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本文一方面拓展了关于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排斥对拟人化机器人使用意愿产生影响的适用背景,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引导消费者使用拟人化机器人。  相似文献   

16.
服务补救后满意对顾客形成关系持续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庆  阎洪  王玉梅 《管理科学》2007,20(6):54-63
为进一步探讨令顾客满意的服务补救对顾客形成关系持续意愿的作用机理,基于关系营销的视角,以Morgan和Hunt的承诺-信任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研究方法,构建并验证顾客服务补救后满意与顾客关系持续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数据来源于设定的银行业服务失误和对应的3种不同满意水平的服务补救情景.实证结果显示,顾客服务补救后满意必须通过信任和关系承诺变量的中介作用维系顾客关系,而对顾客的关系持续意愿没有直接的解释力;在服务补救背景下,顾客信任通过顾客情感承诺变量间接影响关系承诺.研究揭示出服务补救是服务企业关系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时服务企业从服务补救的角度维系与顾客关系的管理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TAM的移动证券消费者信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信任研究比较多,但是移动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对交易型服务的信任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移动证券业务为研究对象,构建移动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信任模型,分析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安全、信息质量、便利性和信任倾向对移动证券信任的影响以及移动证券的信任、感知的易用性和感知的有用性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224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和PLS-Graph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安全、信任倾向和信息质量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移动证券的信任,感知的易用性和便利性对移动证券的信任没有显著影响,信任是消费者对移动证券产生使用动机的关键要素。最后,对移动证券的服务提供商提出对策建议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现有研究对于威胁情境和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未达成共识.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具体研究情境,从威胁情境的时间和类型两个角度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以内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为中介机制,提出重大公共威胁情境下影响个体捐赠意愿的双路径形成机制和相关调节变量.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新冠疫情这种捐赠方和受助方同时面...  相似文献   

19.
网络商店的在线口碑传播:信任的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研究消费者关于网络商店商品价值和商业政策的感知对其信任及在线口碑传播的影响,并以信任-承诺理论为基础,探讨消费者的信任在感知价值、商业政策与在线口碑传播之间的中介作用。另外还探讨了不同性别消费者的信任对在线口碑传播影响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价值、商业政策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网络商店的信任,从而形成在线口碑传播,而信任在感知价值、商业政策与在线口碑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果还显示性别对于信任与在线口碑传播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男性消费者的信任对其在线口碑传播比女性具有更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新冠疫情对个体消费观念产生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各种营销手段也在不断刺激个体消费模式,个体实际消费超过真实需求,过度消费现象层出不穷。然而过度消费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其引起消费者后悔情绪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如何,现有研究尚未得出清晰的结论。因此,研究一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首先探究营销方向是否能够对过度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正营销对过度消费行为存在促进作用,而逆营销对过度消费行为存在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二以归因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过度消费行为发生后,营销方向对后悔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责任归属在营销方向与后悔情绪间起中介作用:逆营销使消费者更倾向于内归因,后悔情绪得以增强;而正营销使消费者更倾向于外归因,后悔情绪得以减弱。(2)自我控制不仅能够调节责任归属与后悔情绪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调节责任归属在营销方向与后悔情绪之间中介效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