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卜辞是一种占卜用的言辞。 占卜活动,是一定的宗教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一定的文字符号体系把这一活动的内容记载下来,便成为“卜辞”。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形式的卜辞;《周易》是西周早期的产物,《易林》是汉代的作品,《开元占经》则是唐代使用的东西。所有的卜辞,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统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
殷虚卜辞命辞性质如何,近年来颇有争议。传世文献关于占卜与祷祝的记述,对于正确理解殷虚卜辞不无助益。本文通过对传世文献所载占卜与祷祝实例的分析,论证占卜之目的在于决疑,祷祝才是为了表达某种愿望,二者有本质区别;卜辞的命辞一般当为问句,若为对贞卜辞,当是正反设问,祷祝的祷书则为陈述句或祈使句。将占卜与祷祝混为一谈或模湖其界限,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甲骨卜辞"入自""入自日""入自夕"数见,常由虚字"叀"和"于"引导。此结构中"入"为进入之义,指进入某段时间;"自"相当于"于"。"入自""入自日""入自夕"为动词结构充当时间指称。"入自日"指太阳升起的时间段;"入自夕"指太阳落山、进入夜晚的时间段;"入自"为二者的统称,具体所指则应据前后卜辞而定。  相似文献   

4.
“推”、“排”浑言则同,析言则异。泛泛地说,二者都指推开;区别来说,“推”指使对象物向施力的方向运动,“排”则指用力使对象物向两边分开,“排”的这种意义特征源自所从的“非”。由“推”、“排”组构的词也多具有这种区别特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除直接用时间名词、时间结构表示将来时态外,还常用“将”、“要”等虚词来限定动词以表明将行事态。“将”、“要”是表将来时制的专用语法标记,它们有固定的句法格式及相关格式,虽然“将”、“要”在句中的句法功能基本相同(充当状语),但二者有明显的句法差异:否定式不同;修饰限制的结构成分不完全相同;出现位置不完全相同等。此外,“将”、“要”同动态助词“了、着、过”有一定的和关系共现规律。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的角度讲,“部分”与“有的”都没有断定其全部.但从逻辑上讲,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对应的逻辑范畴不同“部分”与“整体”(“全部”)相对,而“有的”与“所有”相对;二者的逻辑涵义不同“部分”排除了“整体”(“全部”),在数量上是较为确定的,仅指整体的组成成分,而“有的”除了表达其存在性之外,在量上是不确定的,它表示“至少一个,亦可多个,甚至可指所有”,它与“所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在逻辑上的真值不同由“有的”组成的特称命题与由“所有”组成的全称命题可构成传统的逻辑方阵,而由“部分”组成的命题与由“全部”组成的命题却不能构成逻辑上的对当关系.  相似文献   

7.
朝鲜语是粘着语,它主要靠把一个个词尾机械地附加在词根(或词干)上,构成语法形态,表示语法意义。汉语是孤立语,句子里各个词之间的词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朝鲜语里有“时”的语法范畴,这种语法范畴,是靠一定的语法形态——时制词尾来表示说话的时刻与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状态保持时间的关系。过去时用过去时词尾来表示,将来时靠将来时词尾来表示,现在时没有专用词尾,是靠零形态,即具有现在时意义的终结词尾、接续词尾来表示。  相似文献   

8.
英语动词有二个态,即进行态(Progressive Aspect)和完成态(Perfective Aspect)。进行态是表示动作或过程在某一时间或某一段时期内正在进行。进行态的这一定义告诉我们它的第一个最基本的意义,即表示“正在进行”,无论它表示的是某一特定时间的“正在进行”,还是某一段时期内的“正在进行’。对此,我们并不难掌握。因此,本文的重点不放在表示“进行”这层意义上,而放在探讨进行态所表示的其它意义上,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通过大量的示例来展开。  相似文献   

9.
“小气”和“小器”在运用中常常混同,都表示吝啬。从规范的角度看,表示吝啬,应该只采用一种说法。从来源上考证,表示吝啬的应该是“小气”。在其他意义上,二者也有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10.
甲骨占卜作为卜辞文学传播的主要途径,具有行为艺术仪式化的显著特征.其根源在于先民的笃信先兆,方式为“半天启半人为”,以龟灵观念为指导进行选材,具有复杂规范的占卜程式,反映出的根本内涵为殷商时期巫教的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对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时态特征加以比较。揭示两种时态之间的区别,并由此进一步分析英语陈述语气中完成时态和非完成时态之!司的差异。一般过去时弄清现在完成时的时态特征的最简捷的方法就是将其与一般过去时在时态特征方面进行比较。例如:”Hecame”附着于过去某一时间点或某一时间段,与说话时间“现在”相隔离。正因为这一时间与“现在”相隔离,所以不论伴随什么洋的时间状语,动作始终附着于过去时间,所伴随的时间状语可以是过去特定时间(yesterd。y)、现在特定时间(tod。y)、不定时间(everyday)或者将来时间…  相似文献   

12.
词尾“■■”与“■■■”的对比金忠实本文试图对韩国语表示方式的词尾“”和表示方式的词尾“”,从四个方面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和比较,以示区别。(一)表示方式的词尾“”与表示先后的词尾“”的区别两组的表面形式是完全一样的。都是n+V1+V2。下面给A组和B组...  相似文献   

13.
“倒”和“起”是长阳方言中表示动作实现或静态持续的重要助词,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细微区别.本文将论述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殷墟卜辞中 “寇” 的用法有三: (一) 用作动词, 表示劫掠、 侵犯之义; (二) 用作名词, 表 示寇贼之义; (三) 用作名词, 表示人名、 地名、 族名。 我们主要探讨了卜辞中作为名词表示寇贼的 “寇” 的犯罪、 抓捕与惩罚。 寇贼曾闯入商人宗庙大肆劫掠, 被商王视作灾咎事件, 而其罪行当远不止于此。 商王 对于寇贼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 发动了大规模的抓捕行动, 从选派人员到抓捕过程、 结果频频占卜, 颇为重 视。 商王对于抓获的寇贼予以严厉的惩罚, 主要表现为刑罚, 即肉刑与死刑。 在肉刑方面, 寇贼主要被施以 刖刑; 在死刑方面, 商王采取了与祭祀结合的方式剥夺寇贼的生命权, 将之用为人牲。 除此之外, 在特殊情 况下寇贼还被商王用作战争工具, 仅见于商人伐 方的战役, 但并非主力, 似不能高估。  相似文献   

15.
浅谈前置词“B”与“Ha”的用法及区别雷振新前置词是不变化的词,它与名词或代词连用,说明动词、名词等,表示地点、时间等关系。前置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它们和名词或代词连用,而且总是放在与它连用的词前面。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B”与“Ha”在用法上的...  相似文献   

16.
湘潭大学萧艾教授说:“中国文学史应从‘卜辞文学'开始.‘卜辞文学'的确立,将打破中国文学史始于《诗经》的看法,把中国文学史向上推溯六七百年.”近年来,萧艾教授致力于“卜辞”研究.他认为,通过卜辞,可以从侧面去认识商代文学的面貌,某些卜辞之具有文学性质,这无论是从广义或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文学”一词的含义,都是说得过去的.他认定  相似文献   

17.
“唔曾”是茶陵话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否定词。其有二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否定中含有肯定,即在表示否定的同时包含肯定;另一个是否定过程中的有限结构,从其否定的谓词性成分的内在时间性方面来看,“嗯曾”否定的只能是有限结构,从其否定的外在时间性方面看,其否定的为时间流逝过程中的活动,否定的时间范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1。“嗯曾”的这两个特点联系密切,否定有限结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1的时间范围内发生,肯定其在将来2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18.
例句:1.这个杂技演员表演得很精彩,人们都说他有功夫!2.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游泳。3.小刚,明天有工夫再来玩儿吧!老师的话:“功夫”和“工夫”的读音相同,但它们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你如果不注意区别,运用时就容易出错。认真地读读例句,仔细地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它们的不同了。句2、3中的“工夫”是时间的意思。往深处想一想,我们又会发现,句2中的“工夫”所指的时间是占用的时间,句3中的“工夫”指的是空闲时间。而句1中的“功夫”是有本领、有本事的意思,在表示某个人有本领时,用“功夫”;在表示时间时,不能用“功夫”,只能用“工夫”。1.…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主旨,在于透过汉语的结构来澄清有关语法和语意上的几个重要概念,即“定指”(definiteness)、“预设”(presupposition)、“主题”(topic)与“焦点”(focus); 同时,阐述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区别。 作者认为,除一般公认的“定指”与“任指”(indefiniteness)的区别以外,语法上还需要“殊指”(specificness)这个概念。因为“殊指”是决定“预设”与“主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殊指”、“预设”和“主题”这三个观念,也可以说是一体的三面。就一个名词组而言,是“殊指”;就一个句子而言。是“预设”;就整个“章句”  相似文献   

20.
“看似”和“貌似”是现代汉语中正在进一步虚化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上来看,二者都可作VP/AP的状语成分,都可接小句;从表达功用来看,二者都可表近似和委婉,表对比和转折,都有隐含否定义的作用等;从语法化方面来看,二者都未完全转化为副词,都存在同形异构的情况。在个性特征上,二者在句法分布、观察角度、主观化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