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几年前,笔者就在拙作《“一分为三”新议》中提出:人们必须进行立体思维,这就是说,不能只停留在二维即平面上,而应该用三维即立体去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各种联系、关系及其规律。(见《争鸣》1982年第3期)哲学中的“一分为三”与思维科学中的立体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思维科学来看,立体思维的建立,可以进一步说明在哲学上能够确立“一分为三”的命题;从哲学来看,“一分为三”命题的确立,也可以指导思维科学去建立立体思维。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于1956年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曾指出:党的“第一个时期”,“我们许多同志从平面看农村,不是立体地看农村,就是说,不懂得用阶级观点看农村”(《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06页。以下凡引《毛选》,不另注)。所谓“立体地看”,就是对当时农村的一切现象,特别是农村中的纷繁复杂的阶级关系,要立体地去认识去思考。我认为,毛泽东在这里所阐述的,乃是从认识对象的上下左右、纵横交错、运动变化的立体状态中把握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毛泽东对于自已运用的若干唯物辩证法方法所作的新的表述。毛泽东哲学理论中的这一重要成果,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笔者试就这个课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一词我们可以追溯到1838年(SOCIOLOGY),正是在这一年法国哲学家A·孔德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首次使用“社会学”一词,并探讨了社会学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张爱玲《传奇》里有代表性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和《留情》入手,就张爱玲在这些作品中赋予的悲剧意识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她的作品中蕴涵着浓郁的悲剧意识:《留情》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见出这种意识的;《倾城之恋》则主要是在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交叉点上显示男女主人公的遭际所暗含的悲剧意义;《金锁记》则更以社会学、伦理学甚至精神分析学的立体视角,用仿佛免疫处理的文字,来发挥小说的悲剧意识,由于文字上异乎寻常的冷色调和在这些文字下滚烫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小说的审美意味变得更加醇正而深厚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理论。对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中的两组人物进行人际关系分析,揭示幽默讽刺效果产生的根源和途径,欣赏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用社会学的观点对古典文学进行研究是可以的,但是,用庸俗社会学的观点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美学的分析,则与马克思主义大相径庭。然而,这种倾向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内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个人不避浅陋,试就《诗经》研究中的庸俗社会学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可能有些益处。一、《周南·螽斯》是首“劳动人民讽刺剥削者的短歌”吗?  相似文献   

7.
以283名境内外学生为对象,采用《人际归因量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境内和境外大学生在人际归因上均较明显倾向于内归因;除背景归因以外,境外生在能力、努力、运气、内归因及外归因等方面的平均分均显著高于境内生;境内和境外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无显著差异;宿舍人际关系越趋向于一般的被试大学生,其人际归因越趋向于背景和运气等外归因。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人际关系思想极富智慧,体现于《论语》中。一是以“学”为主的基本的人际态度和自我提升。二是主于“诚”、“敬”的人际行为智慧,外化为具体的行为指向,即始于孝、悌而行于仁。孔子将私人领域的“孝”、“悌”、“信”扩张并普及到社会公共领域,于是有了“仁”政、“仁”人的提法,“仁”的核心为诚心与敬人。孝、悌、信、仁的背后其实都有一种含而不露的人际野心,具有强大的人际统摄力,通过虚我以来人,虚我而为我,这如同道家的欲扬先抑,是一种人际行为智慧和人际韬略。这也是中国古代人际关系学和伦理智慧的突出表现,在当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际交往中,尤其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效力,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应重视其国际运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韩礼德的语气系统分析小说《红字》的人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语气系统理论,然后介绍了语气的主语和定谓语两个成分,并通过例子说明了它们的意义。最后以Prynne和Chillingworth之间的对话为例,从对其语气系统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说话者可以用不同的话语类型来表达他的意图。  相似文献   

10.
1945年,杨懋春先生在美国出版了《一个中国的村庄———山东台头》,这是一部带有典型的民族志意义的作品。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便在美国人类学界以及中国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许多大学相关科系列为参考书。这本书和早它出版的《江村经济》、《金翼》以及晚它出版的《祖荫下》并列为早期中国人类学的里程碑作品。台头村是杨懋春先生出生、成长的地方,他对这个村庄有着真正的同情和超乎寻常的敏锐,他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过严格的社会学及人类学训练,能够用科学的无偏颇的方法来解释本土文化。这正是拉尔夫.林顿在本书序言中所指出的本…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对《自杀论》的研究中,学者多从社会学主义方法论视角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角度对《自杀论》进行分析。这些方面固然是《自杀论》一书的研究重点,但本书的写作模式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作为社会学历史上第一部以经验资料写成的标准的社会学著作,该书的论述严谨有序,结构清晰规范,在一破一立的过程中得到宗教、政治变革、家庭和社会团体等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这种写作模式绝对可以称为社会学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纯理功能。韩礼德把纯理功能分为三种,即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广告语篇是一种人际功能极强的语篇。在功能语法的框架下对其进行分析,一定会对这种特定的语篇有更深入地理解。  相似文献   

13.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这一理论的运用在文学中的研究地位也越来越显著。本文以《秘密花园》中玛丽和玛莎的对话为例,在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理论框架下,通过对语气和情态两方面的分析,分析小说文本中玛丽和玛莎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际关系,以此来表明功能语言学可以为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对某大学大一、大二400名本科生进行横断面调查,以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对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发现低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和家庭系统动力特征中的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疾病观念呈显著的正相关,对低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有预测效果。因此应重视家庭系统动力特征的影响作用,有必要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技术对有人际困扰问题的低年级大学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马克斯·韦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韦伯的社会学中,各个分支社会学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关联,宗教、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混成一体,很难区分出中心和边缘。也正因如此,论述韦伯的教育社会学,就绝非是在描述韦伯社会学中一些处在边缘的非体系性的有关教育的散论,我们更应看到的是它内含着丰富的问题意识和思想性。在“韦伯的教育社会学”层面,我们可以讨论韦伯就教育究竟著述了些什么;在“韦伯式的教育社会学”层面,我们可以着重探讨后人在韦伯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下进行了怎样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韦伯的社会学与教育”层面,要讨论的是,从韦伯的社会学原著中,或者从有关韦伯社会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掘出什么样的具有深层次启发意义的教育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16.
民间法研究     
主持人语大凡法律研究者都知道,“活法”是法律社会学的基础性概念之一,它就是由本期所载《法社会学方法——关于“活法”的研究》一文的作者,奥地利著名法学家、法律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埃利希(Eugen·Ehrlich)最早提出来的。可以说,现在它已经成为整个法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是要说明:“法社会学必须以探察发现活法开始。它将注意力主要直接指向具体而非抽象的事物”;“活法的科学意义没有被限制在它对法院判决所适用的规范或者制定法内容的影响上。活法具有独立的价值,这便形成了这样一种事实:活法构成了…  相似文献   

17.
庄孔韶的回访作品《银翅》描述了一场激进的革命时如何重创了一个家族人口群的生命与生活方式 ,这并不主要指他们失去了可以继承的田产和其他物化的家业。然而 ,改革开放不久 ,金翼家族巧妙地窜出传统的农业系统 ,再度成为黄村最富裕的人家之一。《银翅》在不同章节的字里行间不时披露了金翼家族后人从衰落到再次崛起的路径 ,然而这究竟是怎麽回事 ?我们能够透过金翼之家的生存轨迹找到那些可说的或隐含的人事缘由吗 ?那些由金翼之家故事推衍出的更广泛的解释力存在吗 ?本文从若干种理论阐释中选出三种 ,并通过人类学的透镜加以解说。同时 ,文章综合本刊 2 0 0 4年 1至 4期连续刊发的《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之一、之二、之三、之四 ,总结归纳出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 ,指出我们仍须继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文本置于其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之中,发现“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主张同时也是其通识教育思想的体现。在通识教育研究的视野下,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焦虑”和“不安”的回应贯穿全书,是米尔斯对社会学的直接期待;其次,理性与自由的承诺最终意味着《社会学的想象力》将社会学视为一种公共实践;最后,该书与韦伯《科学作为天职》这一演讲之间在结构和主张上都存在深入的关系,堪称《科学作为天职》的美国版本。这三重面向同时也代表着社会学的学科传统能带给普遍意义上之大学教育的宝贵思考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关系”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现代社会得以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人际关系的变态或扭曲,必然导致正常社会秩序的紊乱无序。“关系”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当今社会中关系歪风的种种表现及其成因,并据此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引起全社会对此问题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0.
张书绅的《新说西游记》是清代《西游记》版本演变史上独具意义的一种版本。其文字主要来自于明代百回全本,又根据清代真诠本加进了唐僧身世故事。其评点文字认为《西游记》“原是证圣贤儒家之道”,把《西游记》看成是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不免牵强附会。但是,其将《西游记》看作一部具有寓言意味的哲理性小说,并从社会学和人性的高度来看待《西游记》,有其合理的内涵;特别是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西游记》“奇”的特点和“幻中有真”的高度艺术境界,对认识《西游记》的美学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