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學科研究可以打破學科之間人為的框架和藩籬。從歷史學開跨學科研究的先河之後,各學科間的交叉研究便一發不可收拾,爾語言學和文獻校勘之間的交叉研究尚處於空白。基於此,如將語言學和文獻學這兩個本來就不宜完全分開的學科進行交叉,將方言整理和文獻校勘相結合,便可看出在推廣普通話的時代背景下保護方言的重要意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校勘方法、校勘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后世的启示等方面,对清钱绎、钱侗《方言筹疏》的校勘作了评议。文章认为,在校勘方法中,钱氏依据字形、字音、文义,对汉扬雄《方言》的各种传本及后代研究《方言》的著作进行了校理。钱氏在校理过程中,指出了古往的一些特点和古人行文的一些体例,并阐释了一些古代文化词语。但钱氏的校理有时主观武断,有时漏掉了前人的一些精彩之说。尽管如此,钱氏的工作对我们今天研究《方言》及训估学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第一部分在考察古代文学校勘与校雠词义演变的基础上,界定鲁迅原典文献校勘的含义,并总结其特点.第二部分结合历代古籍讹误的情况,明确鲁迅原典文献及现代文学校勘的内容与对象.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古代校勘名家的校勘理论,探讨鲁迅原典文献的校勘方法.第四部分按照不同的标准将鲁迅原典校勘文献的成果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型的代表之作予以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扬雄的《方言》屡经翻刻,断烂讹误,几不可读.鉴于此,清代戴震广泛运用他校法、理校法、本校法和对校法,对《方言》进行了校勘.其《方言疏证》共改正讹字281个,删却衍字17个,补充脱文27处,成为《方言》的一个善本.  相似文献   

5.
对东汉扬雄所著<方言>等中国古代语言学文献的研究表明,南楚方言与吴越方言(尤其是其中的吴次方言)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一结论得到历史典籍和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对于科学地认识南楚与吴越两地方言的历史层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院中文系黄群建教授主编的《湖北方言文献疏证》已于1999年5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黄教授在湖北方言研究中的又一新成果。任何学术研究,文献的发掘与整理都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都是研究活动深化与开拓的前提性环节。此前,黄教授已先后出版了《阳新方言志》《通山方言志》及黄石方言研究等一系列论著,多有创制,为方言研究频添胜景。《湖北方言文献疏证》的出版,则标示着黄教授在横向扫描时,又展开了纵向探究,将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力图为方言研究开拓一方新的天地。《湖北方言文献疏证》一书,疏证了《蕲春语》《浠水所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古籍中因方言的存在而造成了异文和疑难词语的问题;第二部分讨论了古籍训诂应该重视方言的研究成果的问题。总之,本文旨在论述古籍整理与方言(包括古代和现代)研究的重要关系,不重视0方言研究的成果,就难以很好地做好古籍的校勘和训诂工作。  相似文献   

8.
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考察六朝唐宋的文献资料,方言研究的材料还是比较多的,但是零散在各种文献中。20世纪以来六朝唐宋方言研究主要有:借助诗文用韵材料展示方音特点;探讨这一时期重要语言学家的语言学著作;断代方音研究;利用文献考证法与现今方言相结合,展示当时的汉语方言词汇;某一具体方言的历史的研究。要深入研究六朝唐宋方言,对各种记录这一时期方言的文献要进行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演化语言学是以达尔文演化论为基础的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起源与发展的问题。语言起源与演化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语言演化的研究不只限于语言学领域,还广泛涉及其他许多相关的学科。近年来,包括生物学、遗传学、分子人类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考古学、人类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在内的诸多学科都参与到语言演化问题的研究中来,跨学科的合作便演化语言学迅速兴起。未来演化语言学的发展仍有赖于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中国学者也需要积极利用我国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参与到语言演化研究中来,演化语言学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中引用的文献方言和清代活方言十分丰富。这些材料既是我们方言研究和汉语史研究宝贵的语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段氏的一些语言学观点和语言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宋史》校勘札记李之亮《宋史》是清正史中卷帙最为浩繁的一史。70年代初,众多专家学人对此书进行标点校勘,引征宏博,匡误良多,可谓功绩卓然。然技书是一件颇为费功的慎密事,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问题。笔者因撰《宋代地方官年表》,不得不检阅大量有关宋代的文献...  相似文献   

12.
在描写语言学的研究框架下,汉语方言岛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更新,方言岛成为了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方言岛研究都力图体现了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思路并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在回顾全国汉语方言岛研究简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贵州汉语方言岛研究的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方言等级考试是近年来火爆于网络的一种新兴语言变异现象,具有民间性、娱乐性等特征。网络方言等级考试的研究有特定的学科基础,即基于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异研究,基于语言本体的方言事实研究,以及基于语言测试学的语言等级考试研究。网络方言等级考试研究有重要的学科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莫超教授的专著《近代西北方言文献集成》,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的明、清至民国三代的地方志方言资料,以及有关西北地区方言的研究论著,近60多万字的资料汇编成书,并对西北五省区方志中的语言数据和方言著述逐一做了提要,这在西北地区属首次,具有开创意义;在中部或东部,类似《近代西北方言文献集成》的书,似乎尚未面世,更可见此书的创新精神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语言学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细,但宇宙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知识的科学性是统一的,各个学科研究得越深就越看不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界限。语言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对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起着推动作用,促进科学的进步。现代科学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两者兼存,跨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很多情况下都是科学新的生长点、开发点或前沿部分,在这里最容易取得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论陕南方言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南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方言资源.在这里,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等构成了复杂的接触关系.近年来已经基本摸清了陕南方言的分布和归属情况.进一步的研究,在理论取向上应当关注下述问题:方言接触理论,地理语言学研究,移民历史与方言描写的互相结合和互相印证,方言威信及方言演变的方向,方言交融与文化交融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是:系统深入的调查和描写,地理语言学方法,社会语言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林语堂的语言学成就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音韵学方面和现代方言方面.文章探讨了林语堂对古代汉语方言研究做出的不可磨灭的成就,得出了林语堂这位语言大师对古代汉语方言有着深入的研究、对现代汉语方言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敦煌文献为唐宋白话文献,在今天的通语中难见踪迹,但在许多方言中,与之语音相近或相通的词语仍在使用,可以为这些词语的释义佐证。利用现代方言对敦煌文献中的“阿莽”“■”“儃儃”“崖柴”■“色妇”“暖房”“帽惑”等十多条敦煌文献词语加以考释,可发现古代词语还活跃在今天人们的口语中,敦煌文献中的现代方言释证,能够为古文献研究及词语考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垣校勘四法是学术界公认的古籍校勘的基本法则和学术规范.但陈垣并未对四法作出具体、精确的定义,后世学者的具体阐释则各执一词,不无扦格之处.分析指出,四法界限不清,存在着相互交叉重叠,因而是不够严谨的分类.进而提出了校勘方法的新认识:主张校勘实际只有两法,一是据本校正,一是据理校正.  相似文献   

20.
赵元任先生是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常州方言的第一人,尤其对常州方言语音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调研出第一个常州方言音系,全面阐述常州方言的语音特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常州方言语音,对常州方言绅谈与街谈、常州方言秘密语及常州话方言性变态语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