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具有突出的经济、科研和军事价值,已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列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我国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完善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提供了战略新思路。然而,我国在参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中,面临着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被异化、平行开发制度实施受掣肘、资源开发污染问题仍严峻、保留区开发主体界定有缺漏等法律困境。有鉴于此,我国应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国际海底区域规则的引领国地位、完善环保规则与“资源”法律定义、优化国际海底区域开发主体的规定、释明和健全许可证制度等措施,构建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中的善治之道。  相似文献   

2.
国际海底区域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思想,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在与海洋大国的多年对抗中,继专属经济区之后,对新海洋法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发达的海洋大国,特别是美国,凭借其先进的海底采矿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主张按“海洋自由”的原则开发深海海床的资源,使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对一切国家和个人开放。它们还认为,现行国际法已足以调整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区域的利用和开发,不需要制定任何新的海洋法规则。  相似文献   

3.
(一)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即“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包括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关于世界各国进行国际海底区域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无论国家或国家集团,要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进行勘探和开发这一区域矿产资源的活动,其活动目的和程序都要符合“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不得违背。  相似文献   

4.
国际海底区域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思想,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在与海洋大国的多年对抗中,继专属经济区之后,对新海洋法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发达的海洋大国,特别是美国,凭借其先进的海底采矿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主张按"海洋自由"的原则开发深海海床的资源,使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对一切国家和个人开放.它们还认为,现行国际法已足以调整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底区域的利用和开发,不需要制定任何新的海洋法规则.  相似文献   

5.
差不多五年以前,联合国就开始讨论海底问题以及建立一个探测与开发海底的国际制度的可能性。这个问题也许是联合国迄今研究过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蕴藏着许多只有仰仗于技术发展才得以勘探的宝贵资源。联  相似文献   

6.
积极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深海矿产资源是化解世界金属矿产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虽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的国际海洋制度确立了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但是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仍然具有显著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为其开发引起的国际海洋权益纠纷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同时,世界矿产品市场供求不稳定所造成的矿产品价格波动和深海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的成本问题是影响其商业化开发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7.
辽阔的海洋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特别是深海底资源开发有着诱人的美好前景。本文提出深海底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深海底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方针、深海底资源开发的责任和义务;阐述了坚持深海底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行海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健全海洋环境责任制度。本文第一次提出,深海底资源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坚实的法律依据,而现存的海洋立法,如《生物多样性公约》仅适用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内的生物多样性养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国际海底区域制度仅针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在此背景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生物多样性国际协定》应运而生,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三个执行协定备受国际关注,势必影响到今后国家管辖外海域的资源分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人也应当在此局势中承担大国责任,在保护海洋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争取更多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9.
采掘行业会计问题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没有全面解决,主要是矿产资源储量的计量与报告问题.目前IASB着力研究采掘行业的财务会计与报告问题,其最终目标是开发一项全球趋同的、涉及采掘行业全部上游活动的矿产资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该项准则将替代IFRS6<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发现、海洋空间用途的增多,使人们认识到海洋不仅具有捕鱼和航行的意义,同时海洋作为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者国家管辖区域,应当对国家管辖海域进行综合管理,包括维护海洋权益、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等.本文阐述了海洋综合管理的意义,我国实施海洋综合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实施海洋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法律框架,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北极国际事务的发展趋势来看,北冰洋沿岸国家以及其他北极考察大国越来越重视运用法律途径来确认、保障和拓展自身的北极权益,焦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北极国际法地位、领土海域及大陆架划分、航道的归属与管辖、资源勘探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近年来日益重视北极考察工作,但是从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及立法供给还无法满足保障我国北极权益的需要。探索我国北极考察及相关权益的法律途径,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首先应当明确我国在北极法律秩序走向上的基本立场,之后从参与国际立法议程和拟定国内相关立法两个层面来开展有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和司法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极大进步。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在内的几个国家在妇女权益保护立法和实践方面都十分先进。美国历经了两次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加强对妇女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些方面英国和日本也不逊色。这些对我国都是严峻挑战:我国尽管在《宪法》中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很多仍是宣示性口号,没有真正地贯彻落实。所以,在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护立法时,除了参考一些国际公约的规定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其他国家的法律改革,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完善程序、强化反歧视和实现宪法司法化。  相似文献   

13.
南北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失衡及其利益平衡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的知识产权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南北国家之间在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明显的利益失衡现象。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均衡性反映了知识产权领域中的特殊国际关系。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应当极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破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垄断和利用知识产权获得不正当利益,以重构国际社会的知识产权利益平衡机制。我国知识产权在推进国际化的潮流中也应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大局出发,对知识产权保护给予适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化遗产保护是世界各国考古文物工作者以及政府部门所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际文物保护的视野 ,汲取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中普遍存在的发展和保护的矛盾、保护和研究的关系 ,以及立法、操作和公众教育等问题 ,结合中国的现状作了比较和探讨。文章认为 ,健全法制和加强公众教育是完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诸多国家均将战略重点转移至海洋,对于海上利益争夺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日益复杂的海洋国际局势,海岛权益维护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和平与发展的视闯下,作为海洋硬实力的有效补充,合理运用海洋软实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其特殊优势。通过完善海岛史料研究与相关海岛立法,提高全民族海洋国土意识,以及充分调动民间海岛维权资源等海洋软实力资源内容来维护我国海岛权益,在战略选择中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个人信息保护法域外效力制度是指一国对某一法域外处理个人信息的人、物或行为实施管辖,从而将其管辖范围扩展至该国领土之外的一种法律制度,其不仅是建立在各方参与主体切实利益需求之上的制度创新,在更宏观的意义上,也是一国实现政治、经济等多元目的的法律武器。从《欧盟数据保护指令》到《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欧盟进一步扩大法律域外效力范围,确立了以属地原则为主、效果原则为补充的管辖原则,并为多数国家所效仿,这种做法的实质是以整个欧洲市场作为筹码参与国际博弈。《美国云法案》以技术和市场占优的美国企业对全球数据的控制为筹码,通过美国企业在全球的分布将法律武器延伸至世界各地,输出美国式隐私保护标准,以最大化维护其国家利益。在尚未形成国际惯例和条约的现状下,通过国内立法进行域外效力扩张是多数国家维护数据主权并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共通做法。面对这一国际立法主流,我国应构建域外立法管辖和域外执法管辖并存的法律制度,进一步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法域外效力制度的适用性和体系性,积极参与并主导个人信息保护法国际条约的制定,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方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所面临的威胁也相应增加。根据一系列国际宪章的主要精神和原则,借鉴许多国家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基本经验,中国有效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根本途径在于1动态保护,合理利用,保持历史文化资源的生命力。2整体规划,分类保护,分期实施。3开发新区,保护旧城,以开发促保护,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置换空间。4设立专门的机构,健全相应的法规。  相似文献   

18.
作者精神权利在国际立法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态势,其所昭示的嬗变过程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作者人格利益的重视和对人权价值的保护.作者精神权利在著作权法上的地位历经变迁后,现为各国著作权法所规制和调整,但其称谓、所处层次和内容并非完全一致;我国立法对该权利的保护超越了《伯尔尼公约》所定之标准.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作者精神权利的经济价值凸显,其在著作权法中的地位亦逐步扩张并已突破自身的限制,朝着经济权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