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梦”意象在南宋遗民词中的出现次数与两宋其他时代相比较为频繁,且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与情感内涵.饱尝失国之痛的南宋遗民词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矛盾、挣扎,在词的创作中不约而同多次选择了“梦”意象作为感慨人生、抒发情感的途径之一,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梦”意象本身的特点及时代背景、词人命运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杜宾的生活》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在题材和创作方面所做的一次大胆尝试。马拉默德充分而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在自然意象与人物、环境、人物的思想情感之间建立了相互衬托和映射的关系,这一创作手法得益于著名作家劳伦斯。本文通过对花、鸟两种自然意象的分析,以展示《杜宾的生活》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庐隐的文学世界里灵动繁复的自然意象的使用,成为其创作的一大亮点。对庐隐作品中自然意象的解读可以展示她创作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4.
诗歌意象的选取经营直接影响着创作风格.北宋中期诗人郭祥正对松、竹、梅、鲸等自然意象的选取和经营时,多遗貌取神,重视其象征意义.在表达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中,写意性、概括性是其主要特色.诗人在创作中对自然意象的梳理和建构,揭示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个性化的艺术感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南宋著名理学家包恢重“自然”的诗学观。对于诗歌创作,强调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须自然而发,以自己情志才性的自然发露与有感而应的自然之鸣,形成诗之自然本体;审美主体善于发现把握表现对象客体自然之美的本质,造物气象,须自大化混浩中沙汰陶熔出。得天工造化之妙,方见精彩;文体运用与艺术表达须自然而为,摒去人工匠气,臻至“天巧”境界。包恢的诗学以心学为根柢,在宋代程、朱理学家的诗论中别树一帜,是中国诗学批评史上颇有光彩的一家。  相似文献   

6.
真德秀和魏了翁是朱熹之后的著名理学家,他们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真德秀诗歌作品中的"鹤"及魏了翁诗中的"鹤"与"梅",都是非常特殊的自然意象。他们赋予这两个意象以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在对这两个意象的审美体验中表现出了他们的学术倾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郑谷诗歌自然意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谷伤时忧国的情怀、生命飘零、命运多舛的伤感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具有浓厚悲凉色彩的自然意象。同时,作为一位南方人,郑谷大多选择具有南方地域色彩的自然意象表现思乡羁旅之愁。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的追求使陶渊明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行为和个性,并对其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重在描绘自然的心情、自然的意境、自然的理趣,创造出自然的风格和境界,并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代文论"自然"范畴的内涵可以从美学追求、创作论和风格论的角度予以概括。美学追求方面,以浑然天成为特征的自然美是唐人最高的美学追求;创作论方面,唐人以"起于无作,兴于自然"为理想的创作状态,并认识到"自然"并不排斥技巧,不排斥构思创作中艰苦卓绝的锤炼;风格论方面,唐人以为,"自然"是一种以"不露造迹"为主要特征且容涵"绮丽"、"怪奇"、"平淡"的诗文风格。文论史上,唐人首次将"道"与"技"联系起来论述,认识到构思创作中的锤炼是作品"自然"风貌和自然浑成之美的产生基础,肯定了"人为",丰富了"自然"的内涵。这标志着唐人走出了六朝文论的思辨氛围,开始关注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这是"自然"理论的一次"转向",这一"转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世"自然"理论的讨论范围与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10.
中英诗歌中水和风的自然意象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中国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意象是其标志特征;西方诗歌同样异彩纷呈,形象生动。虽然中西方诗歌的传统和创作背景存在差异,意象理论也是同中有异,但是无论中西,诗歌中的意象都指心与物的融合,是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本文在分析了中西美学和诗学对意象的定义和分类后,选取了中英诗歌中重叠较多的水和风这两个自然意象进行对比,考察相同的自然意象在中英诗歌中的不同呈现和不同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英两种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对赛珍珠小说"土地主题"的探讨总是离不开对"母亲"意象的文学研究。实质上,"母亲"意象和"土地"意象一样,既是赛珍珠赖以创作的原型,也是她的创作结晶。两者血脉相连,融会贯通,达到几乎不分主体与喻体的境界。到赛氏创作《母亲》时,其作品对"土地"意象的处理又有了别开生面的文本表现,即借着"母性"和"土性"的交融、借着人性的升华,作家完成了独特的诗意空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2.
自然意象图形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自然意象图形的表达方法和表达目的各不相同,这种不同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及审美意识的演变有关。本文介绍了自然意象图形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传统自然意象与现代自然意象表达的异同以及现代自然意象图形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是第一位把现代心理描写引入小说的作家。作品中,他关注现代人的生存环境,致力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尤为注重研究工业文明对人们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劳伦斯取得如此成功离不开作品中自然意象的运用。他的四部代表作涵盖其一生创作的各个阶段,展示自然在其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性,充分证明劳伦斯灵活运用了自然的语言功能和教育功能。从自然这一角度读者可以管窥到劳伦斯小说创作历程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诗学贵意象.早于六朝时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的《神思》篇中,就率先揭橥了意象的概念,说“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并认为“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他用《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典故,说明作家创作时务必依据自己头脑里的形象挥笔写作,正象轮扁斫轮时总是依凭脑中车轮的形象操作一样.“窥意象而运斤”,作家的构思、创作离不开意象;所以有人提出,诗歌的创作过程是“意象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5.
《周易》以“意-象-言”这种方式展开易道,它体现着古人展开道论的根本方式,也即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以这种展开道论的方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诠释古人的思想,即所谓“意象诠释”。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在《老子》中表现为“道-象-物”这样的道论结构。老子“自然”的观念,贯通老子道论的各层面。在这一结构中,“道”为体、为微;“物”为用、为显;“象”乃道之流行展开、显微之间。道体自然,流行亦自然,展开而实显为万物自然。道体自然,其义只能称“无”;流行自然,其义“无而有象、象而无形”,恍惚、窈冥;万物自然,即方圆万象。  相似文献   

16.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沈从文的创作心理和小说产生的环境,对其代表作品《边城》中的“黄昏”意象进行解读.文章主要由语词、意象、主题三个层面来展开.通过总结“黄昏”意象出现的次数,在对“黄昏”各个意象进行分析之后,提出《边城》表现了人神(主要指傩神)之间隔阂的悲剧,传达沈从文对本民族(苗族)在汉族文化冲击下可能被湮灭的担忧的同时,还表现出沈从文的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17.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著名黑人诗人,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休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通过分析休斯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及其寓意,旨在揭示诗人是如何通过这些自然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和诗歌主题的。休斯寓情于景,透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黑人民族遭受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愤慨和同情,赞扬了黑人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黑人人民的自我认同感,激励黑人民族不畏艰险,努力追求民族平等和自由。  相似文献   

18.
美国自然文学以深入探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见长。在美国不同地区出生、活动的自然文学家观察、描写自然的视角呈现出互异的地域特色。其中很多人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在了看似荒凉、毫无生命迹象的美国荒漠上,表现出浓厚的“荒漠情节”。他(她)们所创作的荒漠题材自然文学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蕴含着深刻广博、启人深思的思想内涵,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叶芝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在表现时间强大破坏力的同时,还通过其神秘性、神圣化和空间化展现出抗争时间和挑战时间的方式,体现了诗人独到的时间观。自然意象诗歌呈现出爱尔兰西部地理空间中的植物、动物和风景,并深刻地揭示了统摄叶芝诗歌整体性的时间主题,还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叶芝诗歌时间主题的空间转向。  相似文献   

20.
鲁迅杂文中有着丰富的自然意象,它们是鲁迅关注时代和社会现实的艺术结晶,是强烈的时代情感、深刻的哲理思想和真实的自然物象的高度统一体。鲁迅杂文中自然意象具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和抗争色彩,这种特色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活根源。鲁迅杂文的自然意象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和教育,形成了丰厚而独特的审美意蕴。因此,这种自然意象是一种带有现代“原型”意义的意象类型,具有深远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