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引起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破产,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滞胀并存”危机的出现又结束了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新古典化趋势,尤其理性预期学派几乎全面复兴了新古典经济学。但是,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各种痼疾,主流经济学的这一新古典化趋势,同样提不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药方,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凯恩斯主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后,经历了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成为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趋同与综合这三个重要的演变发展阶段。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现实经济问题不断对原有经济理论和政策提出挑战,各经济学流派不断争论与融合,从而丰富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是两大永恒的主题,宏观经济思想与经济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又经历了一次经济理论危机,它在美国表现得最为明显。自从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来的近半个世纪中,凯恩斯主义逐渐取代新古典经济学并最后取得权威地位。但是,仍坚持新古典经济学旧传统的新保守派经济学顽强地同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自由派经济学进行抗争。七十年代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权威地位终于动摇了。当里根在1980年公开宣布接受新保守派经济学哲学作为自己政策的理论指导之后,凯恩斯主义被迫后退,于是,有人宣称:“世界正在经历着美国新政以来最大的经济思潮的大变革。”自由派争辩说,现在判定“鹿死谁手”未免为时过早。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变化为契入点,来探究主流经济学理论下国家职能的不断变化对公共教育发展与改革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一直是西方经济学争论不已的重大课题,近20年来这表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之争。吴易风教授始终跟踪和研究这一领域的进展,1993年6月,他的选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年9月,王健和方松英博士参与了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他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凝结在力作《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之中,此书已于199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部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  相似文献   

6.
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是“新古典”范式与“新凯恩斯主义”范式并存。“新古典”范式以萨伊定律为思想核心,强调市场的自然出清。“新凯恩斯主义”范式立足于价格与工资刚性的现实,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两种范式是在经济学流派不断论争、不断发展中孕育起来的,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利率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利息本质论"、"利息决定论"和"利息政策论"是凯恩斯主义利率理论的主要框架。此后,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沿着不同的方向做出了发展。其中,后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重视利率的传统,在利率的制度变迁、开放条件下的利率决定模型以及新经济对利率政策的挑战等方面,开辟了有关利率研究的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新领域。与此同时,后凯恩斯主义者的偏执也阻碍了他们在利率理论等问题的研究上融入"主流经济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凯恩斯主义复兴与克林顿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恩斯主义复兴与克林顿经济学傅殷才,文建东本文在概括西方经济学中“自由经营论”和“国家干预论”两大思潮兴衰交替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原因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论述了克林顿经济学的出现与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关系。文章着重阐明了克林顿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马涛 《南都学坛》2012,32(6):112-115
学术界关于"凯恩斯革命"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并常有"凯恩斯革命"是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否定的提法。实际上,"凯恩斯革命"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作出调整是出于时代的需要。它修正的仅仅是与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前提假设(操作范式),并未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硬核中的观念范式和规则范式。"凯恩斯革命"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它将传统主流经济学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调整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有限理性假设,并以此调整后的假设作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演绎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大心理法则,创建了"有效需求不足原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革命"不仅使当时西方主流经济学完成了从微观向宏观的飞跃,而且将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与实物经济的二分法融为一体,形成了货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模型体系,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后的经济理论反思仍在继续,"回归凯恩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梳理了自《通论》出版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凯恩斯经济学做出的几个不同版本的解读,包括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新古典综合派。最后,本文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回归以后凯恩斯经济学为主体的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11.
按时间顺序,把不同时期的西方哲学思潮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分为3个阶段。一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对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二是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三是证伪主义之后的科学哲学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指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进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西方经验主义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深刻影响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概括西方经济学中“自由经营论”和“国家干预论”两大思潮兴衰交替的基础上,论述了当前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原因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论述了克林顿经济学的出现与凯恩斯主义复兴的关系。文章着重阐明了克林顿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主张及其前景,认为凯恩斯主义复兴与克林顿经济学的产生,在美国是顺乎潮流的,但并不能根本解决美国经济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新凯恩斯主义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凯恩斯主义是西方80年代中期产生的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均衡分析”等新方法,综合或改进了西方当代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其现实和合理性方面,值得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将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古典派的一般均衡论相结合,形成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流派,它的代表是以萨缪尔逊教授为首的“新古典派综合”。它占据了美国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达三十年之久。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主要国家战后长期经济增长中所积累的矛盾,一起爆发,国际通货危机、能源危机、通货膨胀、失业率增高,经济衰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像失去了轮舵一样,在大海的风浪中傍徨。西方经济学家将失业率增高、物价上涨、经济停滞同时并存的现象叫做“滞胀”。在七十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世界“滞胀”的危机面前,美国凯恩斯派束手无策,再也提不出任何对策。1971年12月,琼·罗宾逊夫人在美国经济学会的年会上,以《经济学的第二次危机》为题,事实上指出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库恩与拉卡托斯是科学哲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都都对科学发展的基本单位和科学发展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本文首先阐述了两位学者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并进行了比较,认为拉卡托斯的理论更适合解释西方经济学说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继承与发展;然后将之应用到西方经济学说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与发展解释中去验讧。得出结论:拉卡托斯的观点和理论更适合解释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关系;在解释有继承性的学派时,拉卡托斯的理论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西方经济学的现状基本上是从三十年代所谓“凯恩斯革命”演变而来的。当前在西方最有影响的主要流派是:货币主义及其支流新古典派宏观经济学,它们的基本论点是同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古典派综合,是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型同新古典派微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的产物;后凯恩斯主义或新剑桥学派,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积极反对者,它企图以斯拉法提出的商品生产和价格决定模式补充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继承和延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思想内核,同时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福利思想。新自由主义者以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为基本出发点,对集权主义和国家干预的制度模式进行批判,反对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的福利思想渐渐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主流思想,以新自由主义福利思想为指导的社会福利政策改革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8.
面对现代经济学淡化伦理和中国经济伦理失范的现状 ,对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 ,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经济的伦理关怀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9.
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进程剖析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本文旨在对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进程作科学、客观的评析,以期对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有所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三十年代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空前大危机是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时代背境 凯恩斯主义是在三十年代资产阶级大危机的困境,传统自由放任论失灵的背境下产生的。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出现了两件大事,其一,是1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