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更多的是采用合作供给的模式.从以政府垄断为主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到政府与社会合作供给公共服务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历史必然性.相对于以政府垄断为主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有着独特的优势,即更加有效、更加经济、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模式同样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由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滋生出的腐败,政府面临着对公共安全失去控制的潜在风险,公共服务质量易受私人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影响等.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服务合作供给的优势,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待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竞争治理迈向整体治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的治理模式对政府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整体治理是对新公共管理范式下的竞争治理所导致的政府组织分部化、管理碎片化和公共服务裂解性的反思与修正,力图构建一种基于协同、合作与整合的整体性治理框架和政府运行模式.从竞争治理迈向整体治理不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意义上的治理模式变迁,更是一种政府治理理念的重塑,将极大地深化和提升政府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旨.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城市治理提出了较高要求。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治理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分隔治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为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如此,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治理中,城市分隔治理也会导致城市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同时,社会群体内部治理的公正性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小区域治理中的成功模式也难以引入到城市治理中。因此,城市分隔治理产生了效率与平等相互矛盾的困境。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分隔治理也在城市治理中被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分隔治理的负效应可以被避免。同时数字化技术创新,也有助于超越城市分隔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于刚性行政区划基础上的区域地方政府的分割治理使得区域公共服务陷入"猎鹿困境":以自己及他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利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公共服务的变革思路主要是对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协商协调机制、利益需求表达机制实施变革以及通过制度创新消减区域公共服务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以企业或项目为管理对象的点源环境治理与环境问题的区域化日益相悖,环保历史与现实理性呼唤新的环境治理模式,与点源环境治理相结合的区域环境治理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区域环境治理是指以自然区域整体为治理对象的环境治理模式,分区治理和合作治理是其基本要求和特点;需要建立环境分区治理机制、区域环境整体治理机制、区域环境合作治理机制和区域环境管理体制,四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要求按自然区域进行分区治理,每个自然区域必须作为一个自然整体进行治理,不同的自然区域以及自然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域之间必须相互合作,实现区域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7,(5):226-232
公共服务回归社会、回归市场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政府购买活动便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政府治理理论是随着公共管理领域实践的变革逐渐兴起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质上反映的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走向,主要涉及公共领域的治理问题,特别是政府与各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体现了政府治理的理论逻辑关系,推动了政府治理现代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质上有效地转变了政府职能,使治理理论得以落实,治理主体多元化得以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府”治理在公共行政理念上取得新的发展,提出了人性化理念和企业化理念;国外基于“电子政府”的联合行政理论能够整合政府资源、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互通、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大都市区域的形成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为此,在联合行政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构建一个都市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8.
城市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政 《学术研究》2007,(7):63-68
城市治理近年来成为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对城市治理的含义、城市治理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治理与普通意义上治理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对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作了探讨,分析了中国的城市治理在实践上的如下方面治理的实施在发展时序和空间上有别于农村;城市治理的政治体制背景;城市治理的实际操作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今后中国城市治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虽然“公共服务”一词产生已有百年历史,但关于“公共服务”的概念、范围、供给主体、行动逻辑和功能定位等“基本问题”至今依旧存在理论认知上的分歧与争论,不仅影响了公共服务实践,也削弱了公共服务效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厘清公共服务的“基本问题”,是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必需。基于对公共服务“基本问题”论争的反思,本文认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情境中,理论上应强化公共服务的“公共性”特质,在实践中要坚持“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合理确定服务内容,深入推进供给主体多元化,促进其工具价值与政治价值的平衡,实现公共服务从回应到前瞻的功能超越。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全面改善农村的公共服务状况,以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经历了从政府“统治”到社会“治理”的理论变迁,供给模式逐步从单一供给走向多元协同.农村公共服务的协同供给是满足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理性选择和必然趋势,但是协同理论在指导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有一定局限性,而源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为此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补充,弥补了协同论在微观层面的不足,为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实现超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8,(3):165-172
城市政府作为基于城市治理多样性、复杂性和重要性而在城市设置的地方政府,主要承担着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职能。如何有效地治理城市,为居民提公平、高效、完整、精准和无缝隙的公共服务,进而在综合效益上为居民带来更多、更好和更便利的公共福利,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使城市成为人们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并防止出现"大城市病",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城市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有效治理,与城市各级政府职责划分密切相关。合理划分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是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与体制保障。有鉴于此,我们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和方法为分析框架,对我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划分及其供给(履职)存在的"分割化""碎片化"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划分及其供给的整体性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方早些时期盛行的福利国家理论与目前风靡一时的新公共管理理论,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普遍影响,不仅在学界同时也成为政府实施公共服务的指导原则和目标.然而,随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推进,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逐渐受到质疑,新公共服务理论开始成为挑战主流公共管理的一种替代模式,引起了关于公共服务价值理念的广泛论争.梳理研究公共服务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对于我国服务型政府塑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外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主要有服务型政府模式、共同参与模式、企业化模式和福利模式4种典型。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成熟经验和先进的做法,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管理的目标模式是:建立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整体性治理理论近几年在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界备受推崇,许多OECD国家纷纷运用推行,对我国的行政政府管理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网络化治理理论、协同政府治理理论等也十分热门的行政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确是一个相对更系统、更成熟、更具前瞻性的行政理论典型范式,值得各界深入研究和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治理困境。社会组织作为多元治理主体之一,在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提升地方治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省新泰市依托平安协会构建的平安共建机制,就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参与地方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的"新泰模式"体现了政府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和还政于民的治理趋势,这一模式为地方政府推进治理创新、进而实现"善治"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组织。因此,所谓事业单位改革,也就是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革与创新,其实质是构建一套能够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公共服务制度的构建既不能采取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化的政府治理模式,也不能采取完全市场化的自由放任式政府治理模式,而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和公共服务体系。这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和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建立多元治理结构;三是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都市圈一体化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有效协调区域经济"碎片化"与"一体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实现空间资源整合,是当前理论界与实践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治理理论引入都市圈发展,指出创新治理机制是实现都市圈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并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治理的内涵和我国国情,提出构建多元复合型都市圈治理机制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方面起步较早并取得显著成效的西方国家.美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职能推向市场,建立以市场具体运作为依托、以政府宏观管理为保障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通过30多年来的积极实践,美国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已实现了公共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主体、形式、运作、效果上都呈现出与以往政府垄断模式的不同.尽管中国与美国在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设计、行政权力架构等方面仍有较大差异,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政府对美国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代各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和形式。公共服务市场化,即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些业务领域,实现服务的最佳供给和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但从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来看,问题与成绩并存。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亦然,问题集中表现为付费机制不健全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究其根源在于改革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整体战略。对此,需重新界定政府角色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以实现完善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的治理正在超越传统的科层治理与市场治理的模式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与这一发展路向相契合,随着治理与善治理论的导入以及协商民主的勃兴,传统的电子政务也在不断进行着重铸.从一种仅局限于外延式技术运用的理性选择模型向着体现"协商式民主模型"要义的电子治理的实践模式跃迁.随着传统的科层治理与市场治理范式理论与实践限度的彰显,电子治理这种契舍网络民主时代多元主体的互动与合作的实践模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质,被普遍认为是将理想化的善治模型置于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的一种治理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