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写生这一传统话题衍生出来的新课题令人关注。它在创作实践中如何更大地实现其价值成为当下探讨的焦点。在实践中要打破写生和创作的严格界限和绝对独立性,把创作的理念注入到写生中来,发挥写生的优势,充分调动画者的情感因素及主动性,在"怦然心动"的写生情境中借助对客观物象的借用关系,让笔"活"起来。这样的画面不得不感人,因为它有情在;这样的笔墨不能不鲜活,因为它有意存。  相似文献   

2.
学习中国画有四个信条:“一曰师古人,二曰师造化,三曰读万卷书,四曰行万里路。”我国自唐宋以来的绘画皆是经过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间以写生的道路。临仿,即“师古人”之迹研究和分析前人笔墨的技巧。写生,即“师造化”对自然物象整体认识。创作,则是陶熔“师古人、师造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四者,然后“中得心源”之举,但不只是临仿,亦不只是写生所能得之。  相似文献   

3.
提高风景色彩写生的质量与品味,为风景画创作提供契机和素材,是画者摆脱一般“习作”的重要课题,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绘画实践经验,对此予以探议。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奇的科技成果,光怪陆离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不断被虚拟网络取代,写实主义能做到的是否只有"坚守"二字?这是一个知识更新与多元化的时代:抽象艺术,多媒体艺术,电脑游戏,cg艺术,这些是否能纳入到古典写实主义坚实的审美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国山水画写生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师造化”的必要性;运用中国绘画的美学观,总结了山水画写生对自然界如何进行观察和运用笔墨表现的一系列方法;总结出山水画写生既是一个磨炼基本功的过程,又是一个从客观到主观,内向与外向合一的创作过程。同时,对山水画写生教学中如何指导以及示范作画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油画写生是油画创作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写生的过程中,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色彩能力的掌握与理解,创作出理想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在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从最初的选取景象到最后描绘的整个绘画过程,反映出对于审美观念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在油画色彩的学习中,必须深入探讨色彩的性能、色泽以及表达效果,促使创作者在油画写生创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油画技巧自由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7.
张江舟的近作《月光赋》(2011年)、《清月》(2012年)、《大梦典》(2012年)等,不同于21世纪首个十年中的主要作品,如《宁夏印象系列》(2004年)、《素月》(2006年)、《澜沧江》(2008年)等。显然,后者试图在写生基础上探索笔墨趣味,前者则试图去除写生感,以人物组合制造某种"纪念碑"性的图式。产生如此变化,是张江舟在水墨人物画既定历史经验中寻求出路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就传统笔墨如何在山水画写生中发挥作用,提出在临摹阶段不仅要学习古人的水墨技法,而且要了解古人笔墨与自然、与传承的关系,研究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观看"和审美意境。在写生中要灵活地运用传统笔墨,不生搬硬套,面对真实景物要有自己的构想和审美意境,做到"笔墨当随时代"。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文学史中的位置不同导致了中国的写实主义与西方的现实主义之间出现了明显差异。西方现实主义以客观再现现实生活为其主要的文学观念,五四时期的写实主义文学却并没有做到客观再现现实生活,反而充满着作者的价值态度。西方现实主义以具体的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而中国的写实主义以概念化的叙述为主。西方的现实主义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不仅将人作为一种生物进行研究,而且将人的命运看成是悲观的和宿命的;可是中国的写实主义则相反,并没有以科学作为基础,更没有形成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但是中国写实主义仍然是具有现代性的。因为写实主义开始改变中国文学传统中对对象的程式化描写,并以客观地观察对象作为艺术追求。写实主义也建立起了与对象的新型关系,并从作家个人的角度来观察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写生对学习中国山水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传统写生方法到现代写生方法,山水写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山水写生包括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由低到高的两个阶段。现代山水写生方法与传统的“目识心记,勾其大要”的写生有了明显的区别,它吸收了西方的造型技巧,能准确反映客观形象,同时又进一步继承发展了传统的笔墨表现方法,使写生作品更具生动性、真实感、和时代感,促进了当代山水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绘画以写实到写意的转变,印象派既是过渡,也是开始。印象派艺术家一方面强调真诚面对自然,另一方面,他们摆脱了单纯的再现,呈现更加自由的创造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印象派艺术家突破传统体裁的局限,注重表现生活情趣和主观感受;印象派艺术家重意,其作品呈出现中国传统意象审美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刚毅。通过对主人公在淘金路上面临的近乎残忍绝望的恶劣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对主人公为求得生存抛弃所谓人类文明而迸发出的狼性进行探究,以此展现其与自然抗衡的决心和意志,呼唤健康强健的人的生命力和震撼人心的生命力量。  相似文献   

13.
“飞白”辞格探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辞学中的“飞白”辞格是一个留有较多研究空白的课题。“飞白”作为辞格的名称来源于“飞白书” ,而其中“白”的内涵是指中别字、俗语等 ,“飞”指凭空而来或故意使用的含义。书法的“飞白”与修辞的“飞白”在修饰作用上有沟通之处。  相似文献   

14.
新疆文化发展战略是新疆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是新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命题,关乎新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现实选择,关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从新疆文化发展战略环境、新疆文化发展战略构想、新疆发展现代文化的战略意义三方面入手,旨在勾勒新疆文化发展大致轮廓和发展脉络,切实为文化兴疆、强疆、富疆和稳疆服务。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水墨画中的水墨符号运用在数字插画中,可以使欣赏者产生作品水墨意指方向的认知。水墨符号的肌理表征是对水墨笔触基于物理层面的图形表征,通过软件笔刷属性的调整模拟出近似于水墨画的笔触造型;当水墨符号被人类认知经验所调用时,符号中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等形式表征信息汇聚而成的符号群,可以引导欣赏者达成数字插画艺术中水墨形式的认知。水墨符号在精神层面的表征是中华民族这一社会群体的共性情感表征,是欣赏者对水墨意境的联想与推理,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认同与表白。  相似文献   

16.
绘画艺术的自我意识,是在摄影的刺激下形成的.绘画与摄影的区别表现在眼、手、心三个方面.摄影提示了绘画不是模仿,而是“有意味的形式”.绘画的“形”不等于“形象”(再现性形象),而毋宁说是“形式”(抽象性形式).绘画线条的意义从笔触中获得肯定,笔触和线条是画家身体活动的结果,因此绘画作品中有一个“看不见的身体”存在.构图是绘画处理中最根本的问题,其与空间互为表里,空间意识表现为画框意识与平面意识.绘画史呈“从形象到空间”的趋势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素描写生的相关概念、目的与意义的科学认识是我们教学开展方向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素描再现与表现两个层面的含义在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展开评述 ,并就二者在素描写生的教与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素描是以培养造型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所谓造型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造型的观察能力,二是造型的表现能力,造型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功,而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以本身朴素自然的品格使画家保持着与世界的联系,并从中显示出绘画的本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整体——局部——整体。无论是方法步骤的设立,还是表现中的塑造过程,都应严格遵守。  相似文献   

19.
美学素描教学法是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素描课教学而提出的教学方法。在素描教学中突出美的规律并进行有意识引导 ,强调观察、思考和表现。在具象写生的基础上 ,建立多维度的空间造型意识和多元化的美感意识 ,培养眼、脑、手、心结合的造型技能  相似文献   

20.
黄宾虹的花鸟画从其作品的表面看似略不经意,自自在在,但他并不是普通的"自自在在",而是在不断尝试和实验新的技巧和方法后,经过长期的笔墨训练和实践,把文人的深厚学养和艺术家特有的细腻敏感都渗透到作品之中,逐渐形成的"自自在在"美。其花鸟画笔力深厚,墨法多变,艺术修养全面而高深,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正是中国花鸟画少有的"自自在在"的内凝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