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研究的是曹禺早期作品《日出》中反映的基督教精神 ,以八段引文分析作品思想。陈白露的悲剧是所有人类的悲剧 ,八段引文是阐释“日出”意义的积极因素。《日出》的思想内涵包含在八段引文中 ,它概括了《日出》的主题 ,交代了作品的题材、剧作者写《日出》的动机、所要表达的思想及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世界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三种期刊1991年一1993年发表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文种、引文分布及涉及的学科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对它们之间的链状和网状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使读者、论文作者更加认识到论文引文重要性,更重视引文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未来属于社会主义”(引自(《人类历史的新航道》,第187页,以下引文只注页码)。这是《人类历史的新航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下简称《新航道》)一书作者通过不懈地探索和反复思考得出的基本结论之  相似文献   

4.
文献的相互引用是科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必然现象。一般来说,文末所附引文是作者所需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因此,引文分析可基本上如实地反映出科学研究中作者利用文献的主要特点和规律。 本文选用《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1988~1990年全部论文的引文作为统计分析对象。对这些引文,分别从引文量、引文的文献类型、引文的语种分布、引文的年代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高校科研人员利用文献的一些规律,以期对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004年度刊登的全部论文的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和引文年代分布等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揭示了学报论文作者利用文献的规律和特点,发现了学报质量与时俱进、不断攀升的事实。同时,提出了加强引文制度建设、重视核心作者队伍建设等多项对提升学报质量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09年的载文、作者及引文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刊的载文量和信息密度较大,载文主要集中在数理科学与化学、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具有较广泛的作者群,文章的合著率较高,合作以中小规模为主,篇均引文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典籍中,《尚书》被广泛征引。通过对《论语》、《孟子》、《左传》、《国语》、《墨子》、《荀子》引《书》情况的统计分析,其中有引文与今本《尚书》相同者,有引文与今本《尚书》语句歧异者,有引文与今本《尚书》仅有文字歧异者,也有引文不见今本《尚书》者。通过这些情况的研究,可以证明:今本《尚书》的编纂体例在《左传》形成时已基本定型;今本今文《尚书》和先秦《尚书》传本内容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依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对1980-2003年《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所载论文的引文量、篇均引文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如何提高该刊的影响因子提出建议;对该刊被国内其他科技期刊论文引用频次、引文量、期刊分布、被引文献作者分布情况等指标进行了计量统计、归纳、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旨在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9.
《老子》引文既是老子思想之源头,又构成相对完整的思想世界,因而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老子》引文中的思想世界主要包括:道具有本原意味,是超越感知、不可认知的无限存在,道、物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面对人生困境要委曲求全,从而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立身于世,要守柔处弱,不可逞强称雄;圣人为政天下,要无为而治,顺应民性,对他国谦下、示柔。《老子》引文中的思想世界与老子的思想世界十分相似,是老子的思想世界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老子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的方法 ,对《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1~ 2 0 0 0年发表论文的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 ,试图通过对引文的分析和研究 ,总结《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论文作者使用参考文献的规律 ,从而对图书馆藏书建设和馆藏布局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2年的刊文数量、类别、引文量、篇均引文数、篇均作者数、合著率、基金论文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2年分别刊文157篇、196篇和231篇,其中以动物科学类论文最多,2000~2002年的引文量分别为1594条、1960条和2610条,篇均引文数分别为10.15条、10.00条和11.30条;2000~2002年载文的篇均作者数分别为3.50人、3.75人、4.01人,合著率分别为94.90%、93.88%、94.37%;3年来的基金论文率分别为70.7%、74.5%、65.4%;2000和2001年的篇均引文率、篇均作者数和基金论文率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97-2001年的《河南大学学报》为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河南大学学报》的载文、作者及引文进行统计分析,为提高《河南大学学报》论文的学术质量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农业类高校学报引文的特点与规律,反映我国农业类高校学报论文作者对文献资料的吸收、掌握和利用情况,选取《Y大学学报》作为代表,以该刊2017—2021年刊载的全部学术论文的引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引文数量、篇均引文量及引文率、引文类型、引文语种、普赖斯指数、期刊自引率与作者自引率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该研究揭示了农业类高校学报引文的内在规律及其蕴含的情报价值,为广大农业类科技工作者和期刊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5月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刊登的论文被引次数≥30的论文(共计149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及年份分布、合作作者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等。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2002年到2006年,有2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3位,有10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3家。分析的数据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的作者和编者有很大帮助,特别提示期刊的组稿选题时应重视社会的热点、难点、广泛关注创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青岛科技大学2003年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岛科技大学2003年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统计,统计的项目包括国际论文、国内论文发表数及被引用情况,论文作者、学科分布、影响因子等。数据取自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2003年以第一作者单位收录我校科技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国际论文”指美国的三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论文。“国内论文”指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
2017年5月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刊登的论文被引次数≥30的论文(共计106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及年份分布、合作作者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等。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2007年到2010年,有3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3位,有10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2家。分析的数据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的作者和编者有很大帮助,特别提示期刊的组稿选稿应重视社会的热点、难点、广泛关注创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华东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992年发表论文后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为统计对象,对引文频数,引文文献类型、语种,引文年限与时效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学报(哲社版)》论文作者利用文献的特点和规律,并就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6年来(2000~2005年)所发表论文引文(包括引文数量、语种、类型分布)、作者(包括作者的系统、地区、合作类型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客观评价了该刊在我国社会科学杂志中的整体水平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后汉书》引文的众多作者们大都喜用对偶辞格。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艺术之精,在"前四史"引文中堪称佼佼者。为此,通过量化、比较、示例及赏析之法对其艺术性进行实证研究,将有助于人们相应探寻对偶艺术在东汉散文中的演绎轨迹,客观揭示《后汉书》引文作者在骈语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以期为《后汉书》自拟文字对偶艺术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同时为人们比照研究相关史籍对偶运用的艺术性,并由此或将为探求我国骈偶传统的形成以及华美骈文的孕育提供具有准确性及说服力的实证和结论。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2001~2003年载文和引文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了解目前《湖北省科技期刊研究》的相关指标,以2001-2003年的该刊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对载文量、载文主题分布、作者、载文的引文量、引文类型和引文的引征时限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