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要]民族的图像空间呈现是竹枝词特有的一种空间叙事方式,其以视觉语言为文化符码来展演可视的西南少数民族。竹枝词的民族图像空间以“可视的语言”为视觉形象的媒介形式,对西南族群的盘瓠神话、跳月对歌、节日庆典、婚丧礼仪等仪式场域进行展现。在“同化”视野下对西南族群进行服饰、发式、秉性、形貌等种族特征的视语建构,呈现为以视觉语言解码破译与编码转译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符码。与跨界想象、族群边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及社会结构互动中演进形成认同的根源,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上的“西南少数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2.
跣足与缠足着履可以说是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迥然不同的文化习俗 ,但光脚反映了另外一种民族区域特征 ,而非野蛮与落后。西南少数民族悠久的“跣足”民俗传统折射了地理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等诸多内涵。  相似文献   

3.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呈现出民族种类众多、自然环境复杂、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文化多样等特点。西南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及人民共同富裕紧密相关。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重视、学界关注。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政策支持研究、发展历史和民族关系研究、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带来全世界发生变化的同时,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交往与联系得到加强,使得社会开放程度、文明程度、文化发展程度不断深化,学术界不仅注意到了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也在分析全球化对民族及其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大批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成果,也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审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以“地方性”意识反观民族及其文化,会发现在对全球化时代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怎么影响、民族文化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怎么变化、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变迁与认同及文化建设等问题还存在较大的阐释空间需要我们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每个民族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各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往往曲折地反映出各个民族的久远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并且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却有着许多相近甚至相同的神话传说,诸如反映人类童年时代“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的“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射日”以及“补天”等。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虽有部分杂居或邻居,但相对而言,依然是远隔千里、异  相似文献   

6.
民族审美文化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少数民族中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现象。蒙古族的审美文化资源博大丰厚,它深系着蒙古民族的文化之根,同时兼具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质的双重性。对民族艺术“自足性”的辩证观点将有利于关于民族艺术未来的探索,既不能简单地实现“与世界接轨”,也不能单纯地在“保护”中“返璞归真”。民族艺术的出路在于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审美文化资源并以博大的胸襟吸收世界文化营养,创造具有新的民族个性和现代气派的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变迁是民族学、人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西南少数民族近代文化变迁的一个特殊现象,是自18世纪末起,西方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而导致的苗、佤、景颇、拉祜、傈僳、羌、彝、怒及独龙等民族部分支系的民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族群结构等方面的某些引人注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地理环境构成一个民族生存的自然属性,这在西南氐羌民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西南氐羌民族人数众多,是西南少数民族中具有文化共性的最大的民族群体。它由最初生活于西北甘、青一带的古老游牧部族发展演变为西南的山地民族,地理环境因素赋予了他们以山地民族的许多重要文化特征和审美个性。西南氐羌民族大都崇尚“刚”、“健”和“朴”,这种审美观念与山地的自然生态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强调环境伦理的观念,包含着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成分,神巫意识十分突出,形成巫化的审美心理。总之,他们的审美观念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显得十分原始而古老。  相似文献   

9.
在时下热烈的“中国风”吹拂下,建立、发掘和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领域的发展、衍变和应用,对探索民族动画之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元素为我们提供了足够探索的素材,而上海美影厂拍摄的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的动画片和目前我国游戏中西南少数民族人物、地域性场景设定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土司文学所反映的土司时期武陵山土家族地区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土司时期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所蕴含的国家意识、中华文化认同、家国情怀和开放包容精神等思想文化内涵,为解读武陵山土家族地区世代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历史依据,也是土家族和中华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共同书写历史、共同创造文化、共同培育精神的有力例证。土家族土司文学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土家族土司文学的时代价值,反映了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乃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融入中华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逻辑,是土家族文化研究的新发现,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科学院信息科学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际信息科学学会(ISIS)主席,康斯坦丁.科林(КонстантинКолин先生的著作《信息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对信息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对信息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范围、学科地位、体系结构、领域和方法,信息科学教育,信息的科学观和哲学观,信息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等诸多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这本著作中,科林先生不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科学观和哲学观,而且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和教育观。科林先生所代表的俄罗斯学者的相应研究和工作,一定会给我们诸多启发,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和模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表现上看是环状的发展过程,从动力上看是绿色驱动,从途径上看是增殖发展,从目标上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绿色发展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空间渗透性和非均匀特征,发展方向非线性并呈螺旋式上升,导向是价值增殖的过程且最终解决的是人地协调问题,技术是可传承和跃迁的且最终解决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但政策工具的选择会改变其发展路径。绿色发展具有状态、速度和效率三个维度特性,在状态上要求可持续发展,在速度上要求生态循环,在效率上要求低碳高效。中国现阶段绿色发展不仅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结构性固化趋势。更重要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设立等政策工具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显现,未来中国绿色发展还是应该从效率提高与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管理伦理的逻辑中心在于道德主体的形成和建构。道德主体是道德内化与外化在管理活动中的枢纽,是“善”的本质的体现。管理伦理中道德主体的建构路径有三:道德认知形成,即对道德内涵和规则的学习、体认和理解,对道德善、恶的一种自我知觉和体认,对道德目标、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和运用;道德情感建构,即主体对管理情境的情感直觉与体验,以及对管理角色的情感想象与理解;道德目标实现,即管理目标实现。其意义在于:重构管理者的道德精神本源,增强对管理道德情境的适应功能,实现管理过程中的道德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学和人的个体研究要走出新路,我们首先要在理论资源、在思考的出发点上拓展视野。历史上的思想家们,如笛卡尔、洛克、休谟、黑格尔等分别从人格、自我、个体性、或“此在论”等各个角度来研究人的个体存在,我们必须把这些理论资源整合起来。另外,传统哲学对人的个体研究主要是人格或自我的同一性,也就是本质问题,现代哲学则把价值问题推向前台,而马克思主义推动人学和人格自我的研究向实践论的形态转变。我们必须把本质论、价值论与实践论的研究统一起来。再者,我们的研究必须能够回应这个时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所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还要对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突出而敏感的人格论问题,对人格文明建设问题等开展批判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生活在语言当中 ,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受制于语言。人的语言一般是隐喻性的。而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因为智商和童年成长环境的特殊原因 ,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非隐喻性的语言观 ,其突出表现就是“跑就是跑”。阿甘在思维上“用眼死死盯住‘球’”的这种“痴”注定了他“真诚、仗义、执着” ,而生活也给予了他相应的获得成功的回报。一颗回归了真善美的“球” ,在生活中的每一次撞击都给假丑恶以猛烈的抨击 ,这对我们被假丑恶蒙蔽了的心灵实在是一种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焦虑情绪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常见的焦虑情绪主要有,学习焦虑、社交焦虑、环境焦虑、境遇焦虑等。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困惑与迷失、家庭因素影响、传统教育的缺憾及不良引导、青少年思维认知方式的影响等。对此,可以从个体引导、家庭、学校教育、自我调适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隐含未知信息的过程,能够有效处理大批量数据。基于2012—2017年对内蒙古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地点全地层石制品的微痕观察数据和测量数据,利用Apriori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和聚类分析,探索其遗址结构,结果显示:一方面,乌兰木伦遗址第一地点确实存在一个动物屠宰加工的场所,并在某一阶段被集中使用;另一方面,被用来进行某种行为的石制品在长度、宽度、长宽比、厚度和重量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同时,主要运动方式、加工材料、行为所对应的石制品的规格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在学术方面的汉化主要包括经学、史学、诸子、文学、律学、兵法、武术、科学技术等;在风俗习惯方面主要包括婚礼、丧礼、姓氏、语言、一般礼俗、服饰等.由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到十六国末期,中原少数民族基本上完成了汉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为北魏孝文改制奠定了基础.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汉化与孝文改制是前后相继、紧密相连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其影响极为深远,最终导致北朝末年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实现和南北大统一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小学数学的内容、方法及理论体系虽然相对浅显,但却蕴含了数学全部的思想与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育实践,注重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整合,注重多学科知识文化的整合,注重数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并使数学文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深入把握数学文化的特质,以此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目的。这样,使中华民族灿烂的数学文化在学生的成长、数学的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完善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百年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伴随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出现,公共关系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公共关系百年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以伯内斯的"投公众所好"思想,柯特利普和森特的"双向对称"模式,杰夫金斯的"公共关系工作六部曲",马斯顿的"RACE公式",格罗尼和亨特的"公共关系职能模式",系列"公共关系管理模式"和"公共关系计划"等理论,形成了系统化的公共关系学科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网络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了公共关系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