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坚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结果。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万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创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共新闻媒体对重庆大轰炸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新闻媒体<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以大量通讯、特写、评论和时评,报道和揭露日军轰炸重庆的残暴罪行,讴歌中国空地部队对日军轰炸的英勇抗击,激励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也对国民党政府在群众组织发动和防空设施管理方面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中共新闻媒体对重庆大轰炸的报道,对于推动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38年5月中共鲁西北特委在华北敌后鲁西北聊城创刊的四开铅印《抗战日报》,在只有近七个月的出版战斗历程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它以鲜明的无产阶级报刊特点,成为团结抗战的号角,对于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动员鲁西北人民团结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我国新闻事业革命史上有  相似文献   

4.
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指出:“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芦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芦沟桥抗战,为什么会成为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端、起点,而不仅仅是局部地区性的抗战?我以为主要是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在芦沟桥抗战后,确定了抗战的方针,发动了全国规模的抗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法宝之一,对国际共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国外学者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高度评价随着埃德加·斯诺等进步的西方记者将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情况介绍到西方,引起了整个世界的震撼。中国抗战打破了日本“北进”计划,保障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导致了德日企图相互勾结夹击苏联的阴谋破产。日本历者信夫清三郎客观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由于中国东北的抗日军队大部队接受了中共的领导,并奋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关东军迫于讨伐,致使本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通过各类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以及在职干部教育等形式解决干部缺乏,干部素质不高等问题,从而为边区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的干部,这些干部在贯彻中共抗战政策、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边区干部教育在教育宗旨、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都体现了抗战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7.
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参与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在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战时期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准确,加强了对农民的组织领导,成功地对农民进行了抗日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创造了农民教育的新方式。在动员农民、培养干部、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试就抗战时期中共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方式进行总结阐述。1 建立各种组织,动员、教育农民支持和参加抗日战争抗战期间,中共在敌后建立了19个根据地。毛泽东在论述抗日根据地的条件时,指出了发动民众的抗日力量是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三项…  相似文献   

8.
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是自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继则又发动了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时,中国共产党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适时地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把英美帝国主义与日本帝国主义加以严格的区别,而且还积极地致力于建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尤其是把美国视为这个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在1936年与著名作家斯诺的一次谈话中就指出:“我们认为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对中国是有远见的,形势注定美国政府要对中国和日本的未来起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并且相信,他们将同中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底还在长江  相似文献   

9.
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国共谈判过程中,尤其是1946年初的旧政治协商会议上,中国民主同盟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挫败了蒋介石企图通过政治谈判软化中国共产党的阴谋,取得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下,其功绩尤见巨大。抗战的胜利,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胜利的果实应该属于人民;但在战后,美帝国主义妄图取代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因而推行“扶蒋反共”政策;蒋介石统治集团则垄断了对日本侵略者受降的权利,疯狂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这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便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化为中国人民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战后的中国人民是迫切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然而,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早已打定主意消灭中国共产党,并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局部进攻,只是慑于人民革命力量的强大和国内、国际舆论的反对,一时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 ,《新华日报》在后方竭尽全力动员民众参军参战 ,鼓动民众捐款、捐粮、捐物支援抗战 ,倡导对前线将士的慰问运动 ,动员和组织民众捐助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斗争 ,发挥了唤起民众支援抗战的倡导者鼓动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法战争有名的北宁大战爆发之前 ,北宁防军收编散兵游勇以扩充兵   源 ,筑炮台 ,塞河道 ,挖地营、地牢 ,并与越军一起把守关卡 ,夜袭法军工事 ,为战斗的打开作了相应的准备。尽管这些战备有许多不足 ,但不可一笔勾销 ,亦不可说守军败北是打无准备之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抗战爆发后,大批"亭子问"的作家知识分子走向战场,开始学习采用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战场上的故事;同时,更多的劳动人民群众也参与到抗战写作之中,他们"山顶上"的写作风格自下而上地传达到"亭子间",并启发了"亭子间"的写作.二者的互动最终促成了新英雄传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梳理有关资料,再现中国红十字会“护国战争”救护情形。救护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总办事处筹款募捐“至十余万元”之多,保证了战区分会和临时机关救伤恤难的需要。在总会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战区分会和临时救护机关尽心尽职,“疗伤瘗亡,厥功尤著”,救援行动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陕西既是抗战的前沿阵地和西北开发的重点省份,又是华北和中原抗日军民的后方基地,更是联结西北、西南整个大后方和国际援华渠道的交通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当时陕西的千万同胞,则在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保卫黄河河防、直接抗击日军以及防空、支前等方面,发挥了责无旁贷的积极作用,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保障国民经济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研究战争的经济承受力是适应高投入、高消耗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选取国防支出占GDP的比例为战争的经济承受力指标,建立引入国防变量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法构造国民经济系统的状态方程,研究国民经济系统模型的稳定性、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并在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测算了战争的经济承受力。研究表明,现阶段在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中国本期的战争的经济承受力应不超过上一期GDP水平的26.92%,中国在2013年能承受的国防支出的临界点为139801亿元。  相似文献   

16.
两伊战争是中伊关系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两伊战争对伊朗而言是惨痛的经历,对中国而言是恢复中伊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契机。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在初期实行非理性的外交使之陷入国际孤立,其后由于战争的艰苦环境迫使伊朗改变对外政策,尝试改善与各国的关系。与此同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关系,尤其重视与战略上对自身有重要意义的伊朗的关系。该时期中伊两国关系从一开始的冷淡甚至敌对逐渐走向深化合作。其原因除了两国文明的共同性及历史传统之外,还在于两国利益的契合点与互相需求:伊朗在国际孤立的困境迫使其需要外胄的支持,在联合国上为其说话,战争环境下对进口武器弹药的需求,冷战格局_对抗美苏霸权的考量;中国认为伊朗地缘政治对本国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拥有独立的经济体系和国防3-业可以满足伊朗需求,中国平等互利的交往原则更合伊朗心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信息数字化、指挥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数字化部队和信息化战场这一全新的作战领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将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要目标。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我国应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加强军队数字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人民战争的信息化战场建设,确保在未来战争中充分发挥我人民战争的传统优势,赢得信息化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北,疯狂掠夺煤炭资源,给煤矿工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同时日本侵略者还公然违背国际法准则,将战俘和抗日根据地群众作为“特殊工人”运送到东北各煤矿从事奴隶式的苦役。战俘和抗日根据地群众不断掀起“反日斗争”,为东北各煤矿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预防性防务思想是冷战后美国政府奉行的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它把预防列为军事战略的首务,防范用传统的威慑和实战方式难以对付的潜在威胁。这一变化,标志着美国对军事力量的运用从战时与危机时期扩展到和平时期。预防性防务包括针对各种大规模毁伤武器的裁军、军控、防扩散和反扩散;对国际危机的控制;对武装冲突与战争的预警。其特点是强调对事态发展全过程的控制,把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或把危机控制在低水平。预防性防务代表着美国军事战略未来的发展趋向,并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占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惟一一张全国性党报。《新华日报》愤怒揭露日寇凶残暴行 ,唤起民众英勇杀敌、抗战到底 ;大力报道广大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业绩 ;及时分析战局变化 ,为抗日战争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为群众解答抗日疑难 ,让友人发表反法西斯言论。总之 ,该报在中共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策略思想指引下 ,为唤起全民族英勇抗敌作出了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