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行政是政府围绕生态环境管理和服务发生的行政行为,是更能推动生态文明进步的创新行政模式。从“九五”开始至今,河北省实施生态行政最大化地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然而河北省仍需继续强化生态行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组织保障、法制和制度保障,为生态文明健康快速地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笔者调查研究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并针对其污染原因、环境监管、生态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以期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论断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青海省是生态大省,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是“中华水塔”,更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战略地位无可替代,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责任重大。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这一新概念、新理念写进了党的报告。有人可能认为,像"文明行列"中其他成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一样,生态文明也是高屋建瓴的东西,恐怕与我等小老百姓无关。其实不然,生态文明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需要我们深度参与。什么是生态文明?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狭义的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快速增长,物质资料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日益破坏。党的“十五”计划着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十八大以来,又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做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应摒弃以往错误的消费理念,树立绿色消费观,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本质上是对生态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基于这一思考,本文着重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从而为我们在参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提出具有借鉴性的建议.搞好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对党和国家号召和政策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但当前生态文明立法体系不仅存在“体系结构混乱,法律协调性差”的缺陷,也存在“体系模式有失灵活,无法兼顾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不足,还存在“体系立法内部不相匹配、体系缺乏有效监督审查机制”的缺憾,已经无法满足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的法治需求了,必须在坚持“一元两级多层次而又不加制衡”的总体立法体系为导向的基础上,以“立法权限、立法载体、立法运行”这立法体系三要素为着眼点来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欠发达地区在资源条件、生态基础、产业结构、发展路径上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要求,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佳路径和现实选择。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探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漯河市人事局紧紧围绕“选才、聚才、育才、用才”工作主线,把人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像改善投资环境一样,改善人才环境,像防止水土流失一样,防止人才流失,努力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成为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最为响亮的主题词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迫切要求.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和超越,它要求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一一自然一一社会"的和谐共生.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入手,试图从加强生态明意识、完善环境法制、发展生态产业和加强全民参与等方面,来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人们希望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寻求解决途径,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将科学技术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推动力,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从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对日本学者岩佐茂的生态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分析比较,对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飞速发展,客观上要求道德体系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时代变革:人类将跨越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进入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将是新时代的一个标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律,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治,从而使我国用法律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初步形成。但是,以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们行为的生态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赵光辉 《人才瞭望》2016,(19):18-20
国家出台了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在内的系列政策,人才队伍建设是重要的政策执行保证。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导向,将为云南省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创新人才政策、引导人才市场供求、建设面向东南亚的人才高地提供客观性、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生态企业、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确立正确的人才策略。一是对提高云南人才队伍整体竞争力、创新力及推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有基础作用;二是对发展云南生态企业、加强培育新型特色产业、促进云南生态经济产生有引领作用;三是对加快形成云南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加快推进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推动作用;四是对增强云南人才队伍引领发展及推动云南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美学观点的角度阐明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的美学研究的重要性,探索分析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运用,审视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美学问题,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使城市的建设符合本土特色又能融合现代发展的需要,创造出优美的城市,以影响人们美感,培养人们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本刊自2017年开设“读书”栏目以来,推介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讲故事》《中国疫苗百年纪实》《科学家精神》丛书等新书好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认可。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1月,刚刚获得2021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的卜元卿像往常一样,奔波在一个苏南城市的长江口、内湖口,一次次采集水样,检测其中是否含有农药等污染物……识别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特别是农药,并评估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照料蜜蜂、鱼、鸟等环境生物,判断农药对它们的影响;建立农药环境安全测试技术,评估农药生态风险,为农药的登记上市提供环境依据……这些几乎填满了这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所有的时光。  相似文献   

19.
“长春好人”以发掘好人好事,聚焦身边感动,褒奖凡人善举,弘扬社会正气为宗旨,是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这种榜样力量,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也是繁荣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企业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这样不仅会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还会受到企业内、外两方面公众的认可,从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本文就如何通过绿色公关提升企业绿色形象提出了三种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