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跟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跟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中国目前应当抓紧开发海域,整合为新板块,并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一起纳入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海洋经济开发专项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有鉴于此,必须对整合海域为新板块纳入国家区域开发总体战略进行定位论证。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之一。当前,该区际经济一体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分析了区域经济的形成机制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整合条件及存在问题,从市场和政府这两个层面提出进一步加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对区域物流一体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造就了区域物流一体化,而经济互补、社会分工、先进制造模式和管理理念、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外部重要动力,同时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系统因为追求物流资源优化、区域物流费用最小化以及区域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等目标也极大地促进了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在该过程中,“政府驱动 市场化整合”将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一体化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产生新的效应。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优化与整合,而且有利于获得身份治理的管理效益。经由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溢出效应,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功能。  相似文献   

5.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对内蒙古东部四盟市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蒙东四盟市与东北三省山水相连、文化相同、人缘相亲,在人才、技术、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有互补性,奠定了合作开发的基础。振兴东北,拉动内蒙,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三省一区联合互动,必然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会带动东三省和蒙东四盟市的新一轮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海峡西岸东北翼增长极,既要融入海峡西岸区域经济一体化布局,更要突出海峡西岸东北翼区域经济的个性化。而区域经济的个性化取决于区域创新能力。在欠发达的闽东地区构建增长极,要走出认识误区,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建设创新型政府,完善公共管理,促进增长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物流资源整合是物流产业集群化的必然要求。物流产业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物流资源的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物流资源整合是实现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的关键。通过分析整理合肥经济圈内物流资源现状,以及物流资源整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物流资源领域的基础设施、政策、信息、人力资源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8.
[摘要]整合是解决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萨赫勒地带国家的内部整合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外部整合体现为经济一体化和安全一体化两个发展方向。通过整合能够促进萨赫勒地带民族关系的和谐,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北经济振兴必须以资源为基础,资源禀赋状况一定程度决定着东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北经济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积极挖掘区域内资源潜力,充分利用国内区域外资源,合理利用东北亚资源优势,构建东北经济振兴的资源支撑体系,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实现东北经济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逐步缩小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区差距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地方经济要想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获得较快的发展,就要使本区域舆论特征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市场理念,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通过东北地方区域舆论特征来说明区域舆论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关系,进而说明区域性媒介能够根据东北区域的舆论特征有所偏重地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亚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尚缺乏一个约束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日韩三国出现广阔的经济合作前景:东北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经济体之间互利互补,各具不同的需求和比较优势。东北亚地区初步具备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条件和可能。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寻了近代历史上桂东北地区圩市发展对民族经济融合的影响。作者指出 ,近代桂东北圩市的发展为汉瑶壮等族人民提供了经济交往和融合的固定场所 ,并通过器物和行为、思想两个层面加强了民族经济融合。文章还根据这些历史实际和当前现状 ,对今天桂东北圩市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建立双对数回归模型,并采用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FDI区域差异直接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FDI对GDP增长的影响在三大地带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且东部发达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强得多.  相似文献   

14.
清洁生产是三峡库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三峡库区特点,结合新重庆发展机遇,从可持续发展高度,论述实施清洁生产是有效防治三峡库区工业污染,实现库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一体化浪潮的强劲推动下 ,东北亚各国纷纷调整内外政策 ,把加强同本区域内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作为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这使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 ,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无法在短时间内根本消除 ,东北亚全区域和全面性的经济合作还无法展开 ,以次区域合作带动全区域合作、以多边单项合作带动多边全面合作乃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必然促使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必然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围绕中国的东南亚贸易区和东北亚贸易区也一定会促使东亚向着一体化发展方向迈进。同时,东亚的一体化也会发生泛化,东亚各国应共同主导东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防止日本一国主导东亚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总部经济: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部经济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产物,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战略转移。总部经济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政策体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北京需要重点发展总部经济。  相似文献   

18.
特色经济是各地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依托。沙坪坝区是重庆市著名的“科教文化名区” ,教育发达 ,人才富集。本文对以教育为中心发展沙坪坝区特色经济提出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中国经济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双赢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逐步走向务实.应抓住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向纵深发展的有利时机,面对中国入世后的客观现实,切实发挥该地区的地缘战略和经济互补优势,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东北亚区域经济繁荣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辽东半岛将成为全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大连创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依托。为此,必须发挥其综合优势,建设全国性的海洋经济先导区;巩固其产业优势,加快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做好区域开发的政策安排,加速其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