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阶段。基于现实压力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理论假设,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作用的同时,存在理论与现实不尽契合问题。养老服务业现实发展中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养老服务责任主体认识错位。养老需求中的物质需求影响和制约着服务需求。年轻老龄化、健康状况、具备消费条件的老人数量及有效需求不足都是影响和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同时并存。应对老龄化应该家庭的归家庭,市场的归企业,其他的归政府和社会组织。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应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并重。  相似文献   

2.
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一直在稳步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以授权为特征的职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经营,行业自律与管理,注册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上海社会工作在性质定位、需求定位、非政府参与和制度框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向新世纪,上海社会工作职业化需要全面拓展,走近百姓,广泛参与,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3.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需求的满足,社会问题的解决,呼唤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社会企业可以做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有效的助力器,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需求的满足,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一直在稳步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以授权为特征的职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经营、行业自律与管理、注册社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上海社会工作在性质定位、需求定位、非政府参与和制度框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新世纪,上海社会工作的职业化需要从全面拓展、走近百姓、广泛参与、规范运作等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育供求调节机制转换与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供求关系是指教育劳务和教育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教育供给的主体是学校,学校为受教育者提供的教育服务和为社会各用人单位提供一定质量规格的人才(教育产品)即为教育供给;教育需求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各用人单位,受教育者和社会各用人单位对教育服务和教育产品的需求即为教育需求。教育供求调节机制是解决教育供求之间的矛盾,实现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协调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从宗教中发展走出的西方社会工作出现回归和超越宗教的趋势.服务对象中宗教因素重要性的提升,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服务对象共享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都要求社会工作进行有效回应.具有基督教渊源的社会工作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转换为多元宗教介入的领域,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正视宗教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宗教与社会工作的互动亲和关系,是当代社会工作向精神性敏感发展和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组织形式,也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机制。在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机构的性质与功能,决定着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方向,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不断完善但还存在许多困境,需要组织的完善与制度的规范。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工作机构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工作机构的参与能够使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有专业的服务提供方,有专业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事务社会工作者。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实务、方法和技巧同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都存在着重要联系与广泛运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社区化、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需要营造社会氛围、依托教育组织、促进青少年内省。  相似文献   

9.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在工作理念和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方面联系密切,但在服务方式上又有区别.本文基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两者在三个方面的互动关系,即社会工作为民政工作实现专业化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持;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有力保障;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途径.这三方面的互动关系对于努力推进民政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职业化,促使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这两门学科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学校社会工作教育由于不是社会有效需求的结果,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高校社会工作教育面临新的契机。提高高校社工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之举,具体可以从加大社工专业学生的实习力度、增设实习基地以及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论、供给需求化、福利多元主义论。公共财政论、社会资本论以及乡村治理论等。这些研究涉及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背景、供给主体、供给目标以及影响供给效果的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同时,在如下几个方面需要深入探讨:加强农村优势月受务资源的挖掘;加强服务输送过程的动态研究;加强服务可及性的研究;加强服务质量需要满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基本理论层面的所谓劳动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的对立是一种误解,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供求价值论。而且在马克思经济学里,劳动价值论和供求价格论是统一的。廓清劳动价值论和供求价格论的统一,既是认识马克思经济学解析市场机制之理论价值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资源最优配置标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其影响和作用机制可以从微观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技术哲学等不同视角进行分析。技术进步引致供求曲线移动,可克服经济增长的需求约束;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周期;技术进步决定了产业变迁的趋势和规律;技术进步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诱因;技术进步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成都的文化发展战略,对成都文化会展行业各种人才进行了调研,并对成都会展行业未来三年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成都会展行业人才的供需矛盾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和能源发展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一套体现新时代发展内涵的能源经济指数来探讨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行业视角,从宏观经济环境、中观产业发展和微观企业表现三个层次,选取宏观经济、政策支持、行业供需、行业高质量、股票指数和财务绩效六大维度,评估能源行业的经济表现。运用2014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测算,结合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合成各能源行业得分,再根据各年份能源消费结构赋权合成能源经济指数。结果显示:2017年能源改革初见成效,能源经济指数达到高点;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冲击能源经济指数跌入低点,但2020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开始明显回暖;多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其中光伏和新能源车行业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城市适度人口测度将是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化推进的重要基础,围绕适度人口测度方法、区域适度人口测度模型和城市适度人口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形成关于我国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的四个观点:一是城市适度人口测度是建立在既定目标基础上,且要从单一经济目标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元化目标拓展,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城市适度人口的短板因素;二是就城市适度人口的确定原则来看,借鉴供需均衡和可能满意度等理念,考虑以城市人口为核心的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原则;三是在适度人口确定理念上要从静态适度人口过渡到动态适度人口,尤其是要考虑系统外生变量对特定条件下的城市适度人口影响;四是根据多目标条件下的动态适度人口测度技术方法,在因素的选择上要围绕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展开,同时要考虑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相似文献   

17.
国家林业建设战略重点的重新定位,“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森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将优秀的森林文化资源整理、组合、提升,创新为森林文化产品,并确定其价格,能更有效地传播森林文化,使其被更多人所接受,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森林文化产品的创作过程也就是森林文化的丰富和创新过程。该文阐述了森林文化产品的涵义、主要特性、传播与消费的条件、主要表现形式、价值及其价格。文章认为森林文化产品包含了创作过程的活化劳动、制作文化载体的物化劳动和森林文化自身的价值,它们共同构成森林文化产品的价值。文章用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新古典价值经济学理论考察了森林文化产品的价格构成,认为森林文化产品价格应该由其生产成本、效用、供求关系等因素综合决定:生产成本决定森林文化产品的最低价格;效用决定森林文化产品的最高价格;供求关系变化影响森林文化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可以看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制度上反复摆动,并留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种现象可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供需理论进行解释,从而揭示了教育制度变迁上的"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的产生与发展机制。基于我国通识教育有待充分发展的现状,以史为鉴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供需理论的分析,可以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两个方面对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宏观政策的制定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犯罪学或刑事政策的角度,探讨对我国反商业贿赂之由来、商业贿赂现象之原因以及有效遏制商业贿赂的途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世故”、我国垄断行业太多、追求最大化利益、供求关系不平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社会、制度、心理、市场原因。而有效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借鉴国外反商业贿赂经验,综合治理,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20.
利用供求关系决定生产和资源配置的经济学观点,对当前高等学校合并的内涵、模式以及能否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