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在能源经济高质量转型关键阶段,需要基于行业视角建立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来评估和监测能源经济发展进程。以15个关键能源子行业为研究主体,建立包含宏观经济环境、中观产业发展和微观企业表现三层次指标体系,在测算能源子行业实际经济动态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2023年短期能源行业的安全保供、高质量转型趋势以及投资热点进行预估和研判。实证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稳步回升,2023年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走势向好,预测可回归至2019年水平。短期内,光伏发电行业和风力发电行业具有高行业质量、高股票指数等综合优势,可作为优先投资对象。长期而言,电网自控设备行业指数平稳提升,具有投资潜力。2023年能源供给需求预计反弹,火力和水力发电传统能源行业仍是保供主力,需激发系统调节新价值。能源行业整体需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抓住宏观经济复苏机会,快速升级,反哺国家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2.
国际局势风险增加,气候变化影响持续,中国能源经济发展受到多重外部因素干扰,能源安全保障形势复杂。为更好地应对能源行业转型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建立了三层次六维度能源经济指数体系,对包括15个能源子行业在内的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考虑地缘政治风险、“双碳”行动推进以及气候变化波动三个关键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结合情景设计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长短时记忆模型,对中国能源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24年能源经济将成为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强心剂,未来发展形势积极乐观。碳减排工作对能源经济的良性发展与风险抗性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国际风险和气候风险的负面影响,应当积极推进碳减排工作的落实。高创新行业与保供行业处于优势地位,可优先投资,维持稳定性和提升自主性是能源行业发展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随着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动,中国经济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贸易形势与中国内部产业升级的共同影响下,中国能源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调整压力。从行业角度阐述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前景,并通过情景分析对各能源行业与能源密集型行业的产值与能源消费进行预测,探讨新贸易形势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趋势和路径。根据预测结果,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将持续优化,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并不十分显著,但是仍对某些能源与能源相关行业的产值与能源消费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中国应从重点行业着手,多手段应对新贸易形势下能源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4.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能源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凸显出了这种矛盾。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各方面改革有望继续深化,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转型压力。从不平衡和不充分的角度阐述能源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对地区能源消费进行预测,通过情景分析和泰尔指数探讨“十九大”后新时代能源经济发展路径。随着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放缓,能源结构日趋完善。基准情境下,2017—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预计维持小幅增长态势,非化石能源占比在2022年预计达到16.2%以上。根据经济和能源泰尔指数预测结果,2022年与2017年相比,总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没有进一步加剧,经济不平衡将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能源不平衡状况将会进一步加剧,能源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建议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禀赋差异,布局西部多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时代能源格局加速演进和重塑,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能源行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多维度引导和支持,政策分析可作为预判能源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从政策视角入手,建立一套客观标准化的政策文本量化体系,结合政策目标、行政措施、引导措施、金融措施、财政措施五维度测算细分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度,分析能源行业发展差异。梳理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出台的能源政策文件进行实证研究,历史趋势对比结果显示,能源行业整体受政策支持度在“十三五”时期维持稳定,2020年后持续走高;行业间对比结果显示,当前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政策工具侧重技术与资源扶持,传统能源行业的政策工具更侧重于引导行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提升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既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又有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非径向Luenberger指数及分解项、Tobit模型探讨了2003-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内生驱动机制与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3-2018年间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整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态势,且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长主要来自能源经济效率的改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是推动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增长的内部驱动机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城市化、产业结构等因素对黄河流域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存在明显的时段差异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的必要条件 ,发达国家经济起飞无一例外的以能源为先决条件 ;经济发展又为能源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发展能源经济乃经济起飞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两者乃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展农村能源经济的意义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能源紧缺的状况和农村特有的自然生产条件,决定发展农村能源经济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发展农村能源经济,可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也能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能源经济,政府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为农村能源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建立可再生能源高成本分摊机制;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农村能源信息系统;做好有关宣传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9.
碳中和目标不仅会促进中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也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研究梳理了碳达峰国家达峰时的能源结构、经济特征和重点领域碳中和政策,从而识别出需重点关注的减排措施和低碳政策。基于此,利用中国能源经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综合模拟了四种类型减排政策(组合)对中国宏观经济、能源和排放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的碳排放路径、行业减排规划、能源深度脱碳进程等多个层面的转型发展方案。研究表明,1 295个组合政策情景中仅有48个政策组合可实现碳中和目标,减排任务艰巨;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能源排放需在2029年前达峰,峰值不超过104.2亿吨,2040年和2050年的碳排放量需控制在77亿吨和45亿吨以下;化石能源、电力、重工业和轻工业是重点减排部门,不同时期需重点聚焦的部门需要动态调整;加快能源结构向非化石能源转型,强化电能在终端用能中的主体地位,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81%,终端电气化率需提高至74%;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整体经济代价可控,2020—2060年GDP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3.46%左右。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努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和开局时期,持续强化能耗强度控制具有重大意义。面向农业、工业、建筑、运输、服务这五个部门,构建可以评估省级行政区综合能源经济效率水平并能在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比较的能效指数,以分析各省级行政区能源效率的现状及改进空间。评估结果显示:2010—2018年中国的省际能效指数平均提升了约10%,但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能源效率指数水平极不均衡,大部分省份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效指数均呈现同步增加的趋势。同时,通过对各省级行政区五个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效率指数进行二元分析,识别出了各部门的重点节能地区。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十三五”规划正在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也进入了深化和攻坚阶段,对国民经济的一些重要行业和能源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背景,展望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并遵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2020年前中国煤炭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结构。结果显示:在基准情境下,预计煤炭消费量将逐年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将逐渐放缓,能源消费结构也将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熵值法测算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检验绿色信贷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能源消费视角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异较大且综合水平不高;从总体上看,绿色信贷促进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传统金融供给水平较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绿色信贷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绿色信贷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消费效率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清洁低碳、经济节能、绿色投资、安全稳定四个维度构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03-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对我国地区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随机性收敛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总...  相似文献   

14.
定义建筑业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对中国各省建筑业在2004-2011年期间的能源经济效率、能源环境效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分析,检验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建筑业能源效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建筑业能源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我国建筑业能源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应通过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电力等清洁型能源的消费比重等措施来提高建筑业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5.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升宏观经济韧性是抵御外部冲击,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采用面板熵值法测算2008—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水平,并结合Dagum基尼系数、DSAR及HSAR模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差异来源及动态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宏观经济韧性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总体内部相对差异日益扩大,形成“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其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差异,而近年贡献率出现下降趋势;中国宏观经济韧性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具有显著的累加效应,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大于持续累加效应,两者交互形成正向的动态空间溢出效应,但三种效应在不同区域均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而提高其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GTFEE)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市)2004—2020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ESDA)和Tobit回归分析探究其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下、上、中游依次呈递减态势,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是技术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空间集聚性,主要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且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会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以上发现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泰尔指数法和熵值法分别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7年民生性财政支出水平、非均衡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别检验民生性财政支出及其非均衡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其非均衡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无论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都表现为投资性民生财政支出强于转移性民生财政支出;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政府干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工业化则有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泰尔指数法和熵值法分别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7年民生性财政支出水平、非均衡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然后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别检验民生性财政支出及其非均衡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其非均衡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无论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都表现为投资性民生财政支出强于转移性民生财政支出;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政府干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工业化则有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曼奎斯特指数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分解为技术变化指数和效率改善指数两个部分,从而揭示经济集约化增长的内在动力源泉。文章运用1996-2005年间邮政行业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邮政行业近10年来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邮政行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本身效率的改善,提高技术水平将是我国邮政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加快水电开发和生态建设建立金沙江下游生态能源经济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沙江下游地区区位、环境、资源优势突出,具有建立经济带、经济区的良好条件;建立经济带、经济区,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改变这个地区各民族贫困和发展滞后的状况。金沙江的水能资源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的,水电经济本质上是生态能源经济,而良好的生态本身也可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地区应建立生态能源经济带、经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