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欧洲近代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主流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但它的哲学基础总的来说没有超出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范畴。这是个矛盾,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这是当时无产阶级试图以资产阶级哲学为理论武器同地主资产阶级作斗争的表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早期无产阶级有没有自己的世界观?它和资产阶级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正确说明欧洲近代劳动人民的哲学思想,同时有助于探讨其他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哲学及其与上升时期剥削阶级的进步哲学的关系,而且通过总结早期无产阶级在哲学领域斗争的经验教训,对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必然要求有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政党是领导阶级去进行斗争的工具。世界近现代史上出现过资产阶级政党领导资产阶级和其他群众(包括劳动者、工人)去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起去反对封建阶级和以后同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无产阶级受到深刻教育,懂得要反对资产阶级必须要有自己政党的  相似文献   

3.
吴雄丞 《中华魂》2008,(3):15-17
关于"两个必然"的原理的科学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分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相互依存与斗争的过程,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结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百年法国大革命的长时段视角,论述了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关系以及无产阶级斗夺的客观历史作用,从而揭示了法国近代民主政治建立过程的特点及其长期难以确立的原因.指出无产阶级的斗争对法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两重性:既有推动、促进和巩固作用,同时也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两难处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右转的客观原因.法国的民主政治是以过激行动巩固成熟果实的方式并通过民主制与帝制的交替达到的,它反映了大革命动力机制本身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5.
叛徒、卖国贼、反革命野心家林彪,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端仇恨。他和他的死党在阴暗角落里吹嘘中庸之道,对抗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妄图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历史拉向倒退。由林彪挑起的这场斗争,是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粉碎地主、资产阶级的复辟阴谋,必须彻底批判林彪的中庸谬论,挖掉它的祖坟,肃清它的流毒。这是社  相似文献   

6.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摧毁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他们所推行的修正主义新闻路线,也遭到了可耻的破产。但是,新闻战线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争夺舆论领导权的斗争愈演愈烈。继刘少奇、林彪之后的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拚命地控制舆论工具,把无产阶级的新闻阵地曾闹得乌烟瘴气。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四人帮’长期控制  相似文献   

7.
右倾机会主义思潮,是资产阶级反社会主义思潮在党内的反映。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代表。因此,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我们和右倾机会主义者的分歧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分歧。  相似文献   

8.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我们:过渡时期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成长着的社会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为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有通过不调和的阶级斗争的途经来实现,决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曾说过:“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城乡劳动人民支持谁,支持资产阶级还是支持无产阶级;城乡劳动人民成为谁的后备军,成为资产阶级还是成为无产阶级的后备军——革命的命运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要由这一点来决定。”①十月革命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广大农民由资产阶级的后备军变成了无产阶级的后备军,同无产阶级结成了紧密的联  相似文献   

10.
1830——183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这次改革打破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垄断地位,为工业资产阶级推选自己的代表进入下议院开辟了道路。然而,这次议会改革并没有消除土地贵族在下议院的寡头统治,大多数选区,特别是乡村选区的代表仍旧牢固地掌握在地主贵族手里。在工业革命末期以来,英国无产阶级汹涌斗争的形势之下,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主要力量的中产阶级与土地贵族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妥协,又有斗争的,这就形成英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改革与反改革斗争迂回曲折的漫长历史。在第一次议会改革以后三十多年的斗  相似文献   

11.
再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性质,过去众说纷纭,有阶级斗争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说、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说、实事求是说。我们认为,这些都是从手段层面来定义马克思主义的。不久前,我们曾发表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一文,写了三个问题:劳动异化和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是生产者,又是享用者^[1]。拟就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在于探索人的解放运动的客观规律等问题,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历史资料表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其本质属性是表现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无产阶级的感情,并不要求一定要直接描写阶级斗争。它产生的条件也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外部原因,而主要在于中国现代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这一革命文学可分为情绪化、生活化、理性化和典型化四种类型。事实证明:简单地描写阶级斗争的作品往往是失败的,而以无产阶级的观点来分析和描写生活,注意生活的复杂性,把人物写成复合体,才能取得成功。革命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开创意义,不比前苏联的革命文学逊色。  相似文献   

13.
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资本主义世界之日迄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便从未停止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带来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受阻,无产阶级政党意志薄弱引发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蜕变易帜。防止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渗透,抵御“和平演变”阴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牢筑反颠覆的长城。坚持马列主义指导,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恪守工农联盟基础,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适应全球化趋势,不断改革创新,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而且要有强大的军事保障,在不断巩固扩大共同利益联合体的基础上,最终赢得战胜资本主义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从社会历史角度展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鲜明的阶级特点和独特的发展轨迹,厘清了阶级整体为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起到的作用。但要细究阶级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就要从构成阶级整体的个体入手,抽象出阶级中大多数人的共同特点,为研究阶级特点和发展历程的行为选择提供一条崭新的道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以全新视角看待阶级中的人和阶级的选择,有利于认清阶级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布哈林在1925年发表的《无产阶级和文艺政策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耗费和政权蜕化的危险是取得领导权的必要性,无产阶级专政的长期性为取得领导权提供了可能,无产阶级在文化上尚未成熟,这是取得领导权的现实要求。布哈林的文化领导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国家进行文化建设的能力、影响力和潜在力量。他提出了取得文化领导权的方法,一是正确对待意识形态的“同路人”,二是加强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三是坚持党的一般领导和开展广泛的竞赛。从中得出三点启示:第一,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第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和包容性;第三,加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的阶级出身是他始终对底层劳动阶级怀有深深同情的根源,他在作品里揭示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体现了他的无产阶级阶级倾向,他的作品虽然呈现出无产阶级文学的色彩,但由于他本人思想的局限性,最终也称不上是一个无产阶级的作家.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得“无产者”和“资产者”处于政治、经济的对立之中,生产发展的成果为“资产者”一个阶级所享有,“无产者”处于畸形、片面发展的境地。马克思认为“无产者”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然后在新社会中变为“有产者”,实现路径是“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对“无产者”变“有产者”思想的正确理解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就无产阶级民主的产生和消亡留下了理论遗产。列宁提出由党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加强国家机构的管理能力、反对官僚主义等,体现了无产阶级在实践过程中对民主问题的初步的认识。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政治建设来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顺利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等,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自信的思想。主要包括:增强理论自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重要使命;获取民众广泛的精神"认同"是无产阶级政党增强理论自信的根本目标;教育与自觉相结合是实现理论自信的基本途径。探讨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自信的思想,对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既是中国共产党增强理论自信的时代要求,也是研究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自信思想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20.
政治解放基础上的社会解放是无产阶级政治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维护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的价值原则、能否有利于化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是政治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实现共产主义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是无产阶级政治的终极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部践行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顺应无产阶级政治价值的内在要求,彰显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实践的价值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治价值评价标准,蕴涵着无产阶级政治价值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