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中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基于对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585名流动儿童的调查,探讨了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对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和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和城市适应都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流动儿童。到目前为止,伴随着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犯罪和童工等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本文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继而从本质上解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流动儿童是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长在城市之中,但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出现了城市社会适应的困境。本文在社会工作的视角下,将流动儿童视为服务的主体,注重发挥流动儿童自身的优势,采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方法探讨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稳定性,对一所公办初中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12个月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和学业成绩(学习适应)均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暗示,对那些持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流动儿童要进行干预,特别要对流动儿童在英语科目上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群体性的补偿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迁儿童在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适应问题。针对随迁儿童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适应、行为适应、学习适应和文化适应等问题,运用家庭功能理论对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其中就包括拥有宗教信仰的流动穆斯林群体。文章在描述流动穆斯林社会适应现状的基础上,以南京和西安两个城市的流动穆斯林为样本,对其经济生活、社会日常生活、宗教文化生活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寻找其共性和差异性,并就不同地区流动穆斯林在社会适应上产生差异的成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教师-学生评定量表〈T-CRS-C〉》2.1中文版与《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调查问卷》,考察了兰州市安宁区215名一年级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适应状况。研究表明,一年级流动儿童总体适应良好,但在行为控制与同辈社交能力方面适应较差。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在任务取向、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差异。一年级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与就读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家长较高的参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担任班干部、就读Y小学与K小学积极相关。  相似文献   

8.
论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兼谈北京市流动人口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流动者个人的角度出发 ,从流动劳动力的就业、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流动儿童的教育等方面探讨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适应状况 ,探求流动人口不能真正适应城市社会的制度性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寻找解决流动人口社会适应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城市化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流动人口主力群体,他们的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适应程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质量和发展,还牵涉到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程度。本文探讨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适应过程中的现状和特点,针对经济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心理适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解决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既有研究倾向于对流动儿童社会问题进行宏观上的推定,本研究以流动儿童对于城市的主体性印象为基点,研究发现,大多流动儿童对城市的物质环境适应较快,容易由习惯趋于依赖,部分流动儿童对城市中冷漠的社会环境感受强烈,可能与城乡社会“陌生人一熟人”关系特质差异有关;流动儿童大多羡慕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这恰与他们当前状况反差明显,他们中不少人敏感于城市人的歧视,自尊心驱使他们不愿被人知道来自农村;流动儿童对隶属群体的评价优劣参半,显现出价值观“局部城市化”的痕迹,他们在自我身份归属方面存在分化,其中有些人呈现身份归属模糊的特征,导致一种“空认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强劲的人口流动大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也已形成一定规模。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地从边远乡村、山寨涌入城市,使城市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增多。而少数民族人口由于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及掌握生活技能方面的先天不足,他们在城市的境遇更加艰难,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如何在城市适应与发展的问题。在概述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适应与融入现状,探讨了问题及其症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流动儿童在Bronfenbrenner所指的四个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中均处于不利处境,这种困境可能是导致其心理适应问题比较严重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流动儿童不仅未出现心理适应问题,而且还拥有某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不宜将流动儿童标签化和污名化.在促进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行动中,个体水平的干预固然重要,但环境的改变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通过两种模式来完成城市文化适应,一是基于“人口流动”的少数民族移居城市而发生的文化适应;二是基于“文化流动”的农牧区城市文化适应,也就是农牧区文化的城市化。通过“人口流动”和“文化流动”两种不同的适应模式分析哈萨克族城市文化适应,讨论农牧区哈萨克族的城市文化输入及适应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哈萨克族实现城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仅包括学业适应,还包括社会性适应与行为适应,对其成年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学校适应理论模型仍有不足之处。未来中小学学校适应研究需要系统分析学校适应内容、建构体现背景变化和学生发展,并且既能够对问题儿童进行筛查,也能够对儿童积极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的学校适应理论模型,以实现客观反映儿童学校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15.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蒙古族流动青少年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蒙古族流动青少年在城市学校中的人际环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和学习方法适应都处于良好水平。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参与对其学校适应有促进作用,而他们在学校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和社会差异感对其学校适应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市民子女的相关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新市民子女遭遇的学校教育机会问题,但对其城市生活适应的细节以及深层社会结构缘由的探究略显不足。 研究以文化适应为切入点,通过家长问卷调查的方式,呈现 W 市 GX 中学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状况。 研究显示:家庭户口类型和父母职业是影响新市民子女文化适应的关键因素;城市文化冲击和生活方式的突变,导致新市民子女缺乏安全感;新市民文化意识已经有所转变,观念还在转型中;新市民仍将学校教育视为子女向上流动的主要通道和希望。 但仅依靠新市民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城市文化适应的,故需构建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区为辅的三位一体协作培养模式,共同促进新市民及其子女更好地适应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7.
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课堂适应情况进行研究,符合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学习的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本研究采用"智力障碍儿童课堂适应(教师评)问卷",对230名智力障碍儿童的课堂适应特点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课堂适应总体水平偏低,他们在课堂适应的各个维度上发展不平衡,对课堂物理环境的适应分值最高,对课堂学习的适应分值最低;智力障碍儿童的课堂适应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障碍程度的差异;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课堂适应特点不同,智力障碍儿童的课堂适应水平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因此,教师应帮助智力障碍儿童熟悉课堂环境,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潮时期,在城市化引发的诸多问题当中,城市世居少数民族与流动少数民族的边缘化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少数民族宗教生活的不适应问题较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转变政府对城市少数民族宗教工作的管理思路和模式,将政府宗教工作的外在引导转移到少数民族宗教内部的自我调节上,进而形成少数民族对城市化的良性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80年前,著名的犯罪社会学家严景耀先生从社会适应角度对北京市犯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犯罪者在改变的社会环境中失去适应能力而导致犯罪。在8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社会流动空前频繁,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边缘群体,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在最新的流动人口犯罪调查基础上,对比严景耀先生80年前的研究成果,重新认识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伴随的社会失范,指出在必经的城市化阵痛中,要更好地引导"不适应的外乡人",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社会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出发,结合中小学教师对学校适应问题的调查结果,剖析了我国学校适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学业适应、关系适应和行为适应三个方面重新界定学校适应的涵义和标准。最后对将来开展中小学学校适应研究提出了四点建议:着眼于人的教育;着手于生态研究;着力于我国的教育实际;开展升学准备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