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四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归纳分成市场推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两类.指出无论何种模式,政府在农业合作社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对政府在两类发展模式中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其差异点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不同、组织功能不同、不同层次的农业合作社之间的关系不同和在政府的具体支持方式上不同四方面,得出政府扶持合作社发展是改善单个农户市场弱势地位的有效手段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合作组织、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关系等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对江苏省苏州、扬州、徐州三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调研资料,首先分析江苏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模式及发展动因,并进一步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即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为江苏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用途管理和调控;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确定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类型;三是规范农村股份合作社组织形式,做到"政经分开"。  相似文献   

3.
合作社作为一种商事主体,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对其立法以引导其稳健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各国合作社立法虽在结构和内容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立法模式上却因各国国情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立足于为我国合作社立法的有序推行提供合乎长远的合理规划,有必要在借鉴各国各地区立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学界对民商事立法所达成的共识,对我国合作社立法模式作出合理审慎的选择,以有效地引导和规范我国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合作社养老开始在国内各地流行。那么,合作社能否融入农村养老供给以及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的逻辑和机制是什么?其有哪些运作模式以及实践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案例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从生成逻辑上看,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符合其本质规定的价值伦理,也符合其逐利的工具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合作社服务社会的历史传统。在具体实践中,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在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并呈现出物质资源输出型、照料资源输出型和精神资源输出型三种运作形态,但在服务水平、利益联结、盈利能力和发展目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改进建议,即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引导老人入社养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开放经营模式,提高养老项目盈利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合作社治理结构中的相关行为主体为基础,遵循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范式,以实地调研数据及案例为依据,将合作社治理结构划分为“成员大会-理事会”和“普通成员-核心成员-理事会”两种典型模式。以苹果种植户合作社为案例,解析两种治理结构模式的运行过程、比较分析其治理结构状况。研究发现,“成员大会-理事会”治理结构模式与“普通成员-核心成员 理事会”治理结构模式相比,前者的成员参与程度更高,而且在管理型交易成本和市场型交易成本的节约方面具有优势,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成员行为动机与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逻辑构架不同,成员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型交易成本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导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动力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而探讨以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村内生性产业融合模式,对于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合作社带动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梳理发现,合作社依次经历了初期起步及产业破壁阶段、快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阶段、发展壮大与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阶段。在具体实践中,农业多功能开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经济良性循环、跨界经营等需求都对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现实动力,合作社也展现出了资源整合、社会服务和公信力增强等优势,并探索形成了农业内部技术融合、纵向一体化经营融合、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针对目前合作社所面临的规模小、资金少、创意不足等问题,建议从鼓励合作社向综合和联合方向发展、改善合作社融资渠道、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走过了一段曲折复杂的道路,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着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诸多缺陷,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但合作社仍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规范的社区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中国要选择适宜的模式,遵循合作社建立和运行的基本原则,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制。  相似文献   

8.
西部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着地理条件、经济社会环境、人文基础的特殊性。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平武、北川地区为例,以微观模式入手,论述新农村建设的方法,提出了“企业 集体(合作社,协会) 农户”的模式,同时将政府的作用引入模式之中。最后本文指出了实现这一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分析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现实逻辑,然后对合作社发展的组织环境和异化现象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世界各国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各种模式,认为我国应选择偏向于政府推动型模式,最后从宣传教育、运行机制、政府扶持、农业信息和法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增加快速,但广大农民对合作社的认可程度并不够高。为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以韩国安城麻舞农协为例,阐述该农协的创立背景和发展历程,并从采购、粮食加工、畜牧产品加工、便利农产品加工与项目创新模式5个方面对其经营绩效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在管理体系、业务形式、合作模式与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借鉴麻舞农协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建设提出构建健全的组织结构体系、鼓励合作社之间的合并重组、促进合作社项目形式多样化以及推进跨产业业务融合等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依据创意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特征,分析经营主体相关成分的行为偏好及参与程度,结合不同经营时期的目标值,确定不同的主体组合方式,即:经营初期选择“农户+消费者”“农户+合作社”模式;成熟期选择“农户+消费者”“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社+企业+消费者”模式。不同的CSA经营模式选择对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旅结合,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构建了金融合作社这一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并对其运行模式及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成立金融合作社是金融中介学的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企业理财学和金融中介学的交叉点.这对于探讨有效理财、提高资本效用和加快中小企业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新三板上市的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农业企业参与不同产业化经营模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公司+农户”模式相比,“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对农业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则显著为负,这表明,企业经营绩效受到产业组织模式的影响,且不同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对农业企业绩效提升有显著正效应,而合作社在产业组织模式中的绩效提升作用没有凸显出来。研究还发现,企业绩效与企业规模和销售收入呈正相关;农业企业的绩效还受到细分行业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企业的绩效优于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处地理位置越好的企业经营绩效越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判断 ,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的双层经营合作制基本丧失了合作功能 ,导致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愈来愈尖锐 ,因而必须对现有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制改造 ,实现农业制度创新 ,逐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 ,以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 ,以生产合作社、信息技术合作社、咨询合作社、社区公共服务合作社为补充的农业合作组织体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农民合作社是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主体作用的有效载体,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一些乱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江西省3家不同组建模式的合作社深入调研,分别从社会关系网络、信任、制度规范3个社会资本因素的维度,分析不同类型农民合作社社会资本的样态特征及其对合作行为和合作社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是合作社汲取和传播信息资源的关键渠道;信任是合作行为产生和持续的基础;制度规范是引导和约束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要深入探究社会资本在合作社发展中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拓宽社会关系网络,健全制度规范,提高信任水平以促进农民全过程全要素参与合作、助推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有效供给不足、社区养老资源整合力量有限等困境,发展养老合作社有现实必要性。缺乏法律制度保障是制约养老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针对养老合作社专门立法,确立其法律地位和基本制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最具代表性都市群和小城镇的城市化模式,两种城市化模式是区域经济不同发展的必然结果。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已经或正在迈开实质性步伐;多样化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不同区域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农村涌现了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因满足农民对社区集体资产收益的索取而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实现农民经营收益最大化而出现。两种合作社解决的是不同的农村问题;两种合作社都实行股份合作的产权形式,但两者的产权形成基础完全不同;两种合作社都按照三权制衡原则设计治理结构,但两者的治理模式都存在被扭曲的现象;两种合作社的初次分配都很重视公共积累的提取,但在二次分配上,社区型股份合作社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盈余,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根据按人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6年在江苏省桃主要产区调研所获得的微观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桃种植户的技术效率,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其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组织模式下桃农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农户+合作社(协会)”模式下桃农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农户+企业”模式次之,“农户+市场”模式最低,组织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要素投入配置,从而带来桃农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影响桃农技术效率的各主要因素中,种植规模、种植年限和受教育程度对不同模式下桃农技术效率有显著性影响,但影响方向和程度有所不同;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和参加技术培训次数在“农户+合作社(协会)”模式下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随着部分西方国家现代工业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的结合,以及现代市场理念、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中的普及,现代农业逐渐取代传统农业成为带动农业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型可持续发展产业。成都市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就是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的案例之一。成都市现存农业创新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户+土地合作社+大户(或农业职业经理人、公司等)"、"家庭农场+体验店"等多种发展模式,但各种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规模效益不明显,农户处于产业链利润分享弱势地位以及缺乏有效金融创新支撑等,文章根据成都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接轨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