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虽然就源流而言,主要是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但在20世纪前半期整个中国文学向现代迈进的过程中,也注意吸取西方通俗文学的艺术经验。程小青的侦探小说《霍桑探案》是对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的模仿借鉴,《霍桑探案》中的侦探形象塑造、主角配角的设置、正面侦破案件的情节模式、侦探助手讲述破案过程的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等,均是对《福尔摩斯探案》全方位的模仿。徐訏的新市民小说明显受到英美通俗小说的影响,他的异域传奇言情题材与西方的哥特小说有一定的相似性;1943年出版的畅销小说《风萧萧》讲述抗战时期的多角恋爱与间谍故事,汇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间谍小说的潮流。两位作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吸收西方现代通俗文学艺术经验中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的叙述模式,从而完成了对中国传统通俗小说的超越,使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完全汇入了世界潮流而获得的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文学史上,1943年曾被称为"徐訏年".徐訏小说的意义在于他以"俗本"的故事为凭借,以"雅本"的生命哲学思考为寄寓,最终所指是青年知识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自我价值的找寻和肯认.从他的小说可以寻绎那个时代知识者的人文理想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4.
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及其《读三国志法》较为系统、完整地从叙事视角、方法、故事、情节、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建立小说理论系统,以"叙事"说确立了叙事本体论、小说创作论、叙事文学方法论的理论意义,也以"叙事之法"提供了叙事文本构成实践及其可操作性具体方法,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及其理论批评建设,形成叙事传统及其特色与优势,对现代小说发展与叙事学理论建设具有借鉴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湖行》是徐訏后期代表作,也是其全部创作中带有总结性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个人风月与时代风云组成的两重“江湖”,作为叙述漂泊个体经验的背景,探寻有关爱与自由的真义。同时,在传奇与写实的基础上借鉴隐喻手法使小说具备了现代叙事的某些形式。  相似文献   

6.
《白鲸》是19世纪美国作家麦尔威尔创作的一部海洋题材小说,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该小说以幸免者以实玛利的口吻讲述了亚哈船长带领“裴廓德号”捕鲸船追捕大白鲸莫比·迪克.最终与大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小说在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结构等方面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本文试图从《白鲸》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出发。探讨这部经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试析徐訏小说世界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意识是徐訏小说世界的灵魂和思想内核。他始终关注着个体的生存状态及生存意义, 并且努力在浪漫传奇与现实人生之间寻找哲学意义上的、沟通生死的桥梁。生命哲学、死亡哲学和宗教救赎是徐訏小说世界蕴涵的生命意识的三个基础, 在此基础上, 徐訏用浪漫传奇故事构筑了充满哲学意味的生命大厦。他对生命的执著而严肃的思考, 在不断趋向完善的理性层面, 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学作品是由语码符号组成的,但并非是一个平面的图式,而是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最深层面的符码往往规范着学作品的意蕴和美学风格。徐訏小说最深层面的符码即为徐针立足于宗教化对人生与世界的独特理解,它极大程度上抟塑了小说中追寻救赎的生命意蕴和史诗美学。本试图从这个途径来把握徐訏小说,力图还之以更深入、本真的徐訏。使人们重新认识徐訏小说的思想、美学价值,为重写学史做点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念和创作分析徐(訏)小说唯美主义特色的三个方面:1、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的根本目的是"撒谎",徐(訏)小说远离现实,着意编造虚空的"谎语".2、唯美主义者认为"谎语"比再现性作品更能揭示生活的本相,徐(訏)编造谎语有着揭示生活本相的明确目的.3、"谎语"因现实缺憾而生,徐(訏)和浪漫主义者一样追求艺术意境和精神家园,但他对其虚幻性有着清醒认识,不仅不掩饰,甚至予以明确提示.  相似文献   

10.
以叙事时间为视角,从废名小说《竹林的故事》中叙事错时、叙事的省略和节制、叙事节奏的缓急与叙述速度的快慢以及造成这种效果的方法等方面,探析了这篇小说具有诗意之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论证了《徐浚墓志》四个方面的史料价值: 第一,记录了徐氏家族的情况,可以订补史籍记载的阙漏; 二, 记载了开元、天宝期间吴越地区的文人群体活动情况,文学史料价值很高;三, 本志由著名书家徐王 寿所书, 具有较高的书法史料价值;四, 记载了徐浚明经及第与调选情况,具有一定的科举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訏赴港后的剧作按主题可分为三类,有对于社会现象的讽刺,有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也有看透人生后对于美好理想的向往。这些剧作多采用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并不注重故事情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拓宽了话剧创作的领域,对于把握徐訏剧作的全貌而言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从早期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到晚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徐訏以其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把宗教关爱的目光投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徐訏的很多作品传达出强烈的宗教感,在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的交融中抒发对于人性与心灵深处的探询和对于人生哲理的宗教式感悟.  相似文献   

14.
徐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从早期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到晚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徐以其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把宗教关爱的目光投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徐的很多作品传达出强烈的宗教感,在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的交融中抒发对于人性与心灵深处的探询和对于人生哲理的宗教式感悟。  相似文献   

15.
超尘脱俗的出世之美——论徐訏小说的理想女性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传达作家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徐訏的小说创作中,占据作品主体层面的人物形象无疑是一群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徐訏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在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正显示出他灵魂的这种特点,有着执着追求爱与美的唯美倾向,呈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出世之美。  相似文献   

16.
序是中国古老文体之一,它依附或并列于典籍、文章、地图等之前或之后,旨在说明与该文本相关的任何内容,在自由中又讲究行文次第的文体。序文在发展中逐渐繁衍流变。一是具有依附性的序文,内容多为述篇章之所作,言内容之次第。这其中有书序、文序、诗序、杂序等四大类。二是具有独立性的序文,内容多为叙事件之缘起,抒情绪之所蕴。主要有游宴序、赠序等。其中,赠序在发展的过程中,文人们又进一步将其文体功能扩充,这便产生了名字序与寿序。  相似文献   

17.
徐霞客考察旅游中的生态旅游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霞客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记》的记录详实可靠、准确具体,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教育性或学习性成分、可持续性三条判断标准。从地点的原始性和自然性、目的的求知性、行为的生态保护意识三个角度对徐霞客的考察旅游进行了探讨,发现徐霞客的考察旅游已带有原始的生态旅游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文学语言的现代转变上,语言的通俗化转变使文学语言更容易被百姓所接受,以此达到启蒙思想的目的;语言的现代化转变增加了文学语言的哲理性和抒情性,使之更为深刻地表现现代人的思想及情感。文学语言形式的现代转变影响了徐哥小说的创作,使其小说用大众语言来表达情感,说理语言缜密严谨。徐吾于在离奇诡谲的情节中构建了浪漫传奇的语言形式,在对现实的通俗描写中语言又不乏高雅,建立了雅俗共赏的语言走向。分析文学语言形式的现代转变对徐骨小说的影响,对探究徐骨小说的语言风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家大族,苏州瓜泾徐氏有其深厚的家族精神传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忠孝节义,一为经世务实。瓜泾徐氏的家族精神传承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具体而微的彰显,而在明末清初这样的特殊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徐汧父子的诗文创作则又是其中之典范,显示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续范亭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文章认为续范亭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孩子最终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其族兄续桶溪对其成长及前期的革命生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可谓是其革命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