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和谐是实现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的前提。实现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理路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探索,也来自于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承继与升华。“共同建设”是实现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共同分享”是实现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目标和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族和谐发展将形成社会整合的格局,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关键期中的社会公平与民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制约和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也随之增多。社会公平不仅成为现今重要的社会价值准则,也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需要努力消除社会不公平因素,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3.
马千山 《金陵瞭望》2008,(14):35-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蔡宁 《金陵瞭望》2007,(8):22-2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今社会,利用和发挥媒体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主动寻求舆论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图书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和谐图书馆,其核心是通过促进图书馆内外和谐,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图书馆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新形势下图书馆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快图书馆发展,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可以概括为:把社会矛盾的正确处理作为提高社会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追求;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取向;把消除三大差别作为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把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作为提高社会质量与进行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把协调好一系列重大关系作为提高社会质量与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抓手;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宝贵思想是提高社会质量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许华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8):4-6,13
人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基本原则。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主体性向度以现实人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现实的人既是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最终归宿。作为社会和谐的实践主体,人的创造性、明确性的实践活动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向着完善和谐的社会形态前进。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主体。作为价值主体进行价值追求的和价值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和谐不断实现的过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最高标准。因此,现实的人是社会和谐的评价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婚姻家庭与个人及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婚姻家庭和谐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婚姻家庭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新时期和谐婚姻家庭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婚姻家庭和谐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妨碍社会和谐的各种民生问题日益突出。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正确的思路、方法与对策,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避免矛盾的累积和激化,是实现社会和谐战略目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公民文化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公民文化的发展会对既有的生产关系提出变革要求,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公民文化还具有提高公民素质、消解社会矛盾、化解冲突的功能,因而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客观而积极地看待公民文化对于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作用,对于培育公民文化、促进公民社会成长,积极促进生产关系改革、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在一定意叉上,和谐社会构建根本上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也就是要实现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合理的阶层结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构建要实现社会成员关系的融洽,这要求社会的阶层结构合理有序,合理的阶层结构又是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社会管理创新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背景下为速进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提出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社会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从而解决制约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因此.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而法律则恰恰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这里所说的法律是指广义上的法律,并且包括了立法、执法。一个国家只有在立法、执法上做到基本完备,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社会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无论社会管理的领域有多么广泛、无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有多么丰富,都离不开法的规范和保障。因此。如果要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首先在各个方面有比较完善的行为规范,其次必须做到有法必依,并且在发生各种社会管理矛盾纠纷时有公正有效的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高科技发展的时代,高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物质构成,而且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尤其使得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了浓厚的人为色彩,而成为所谓的“人工自然”、“人工环境”。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自然环境、人类生存环境的人为化程度日益提高,我们是否有可能自动实现社会和谐呢?如果不能,那么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主要矛盾何在?  相似文献   

1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保证社会持久效率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矛盾高发期的今天,只有正视社会不和谐因素,化解矛盾,并从制度上保证公平正义的实现,才能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岳芬芳 《金陵瞭望》2008,(12):67-6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导致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与和谐是辩证统一的,发展是和谐的前提、途径、目的;和谐是实现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支撑。发展与和谐的辩证关系,落实到人类社会,展现为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整个社会目前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人人都向往和谐的社会。但当前也面临许多问题,有着不少不和谐的因素。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多元化视角入手,探讨和谐社会安全阀的构建,对于建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即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等主要内容。在这个体系中,社会公平是基石,社会正义是保障,社会和谐是目的。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历史的产物,更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文章主要对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男女两性和谐.实现两性和谐,需要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目前一些法律规范中存在"性别盲点".社会性别是一种视角,通过立法中构建社会性别影响评价制度,对即将通过的法律进行性别影响评价,防止制定出具有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两性的法律,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公众社会性别意识,实现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与公正.  相似文献   

20.
唐爱明 《金陵瞭望》2009,(28):93-94
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经济社会在“十一五”时期的根本目标之一,其关键在于抓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纪检监察工作,有助于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动反腐倡廉工作良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