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兰天 《人文杂志》2003,(5):151-154
《四十二章经》历来被认作是中国佛经的“第一译” ,但在近、现代却受到了广泛的怀疑 ,当代许多学者在论述佛教初传时 ,对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本文通过对《四十二章经》的版本考释、不同版本的文字、思想对比 ,并通过对当时社会佛法流传状况的分析 ,确认它为定稿于东汉明帝至桓帝初年 (公元 1世纪中后期至 2世纪中前期 )的整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佛法而成的“编译”之作 ,定稿人不详 ,由此肯定了此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译”的地位 ,并明确将其列为《阿含》类小乘佛典  相似文献   

2.
佛教经典分成经、律、论三个部分。经部则由长、中、相应等部构成。长期以来,佛典经部中的长篇经集被认为仅有汉文的法藏部《长阿含》和巴利文的上座部《长部》存世,尽管已经找到一些间接证据证明(根本)说一切有部亦有一部《长阿含》,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亚所发现的梵本《长阿含》残片的整理工作告一段落,才足以证实该部经集的存在。数年之后,吉尔吉特的梵本《长阿含》又在古玩市场现世。该写本比较完整,为(根本)说一切有部《长阿含》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新素材。本文介绍了该部经集的内容、结构,以及发现和研究情况,特别提到了我国学者在其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常用词"疾"、"病"的历时替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疾、病”是表示“疾病、生病”义的一对同义词,从战国中晚期开始,在“疾病、生病”义上,“病”渐显替代“疾”的趋势。汉初的使用中“病”已略占优势,在《史记、《汉书》、《论衡》等巨的影响下,这种优势日渐成为强势。“以今释古”性质的训诂专暗示我们,“病”已经成为汉代的今语、通语,而对口语性较强的汉译佛经的统计分析恰恰证实了这种结论。可以说,东汉以后的口语中,在表示“疾病、生病”之义时,已基本不用“疾”而用“病”。  相似文献   

4.
汉译佛经文体多以四字句为主,日本学者早报此秘。中国学术界晚近的研究也开始 涉及汉译佛经四字文一体的问题,如朱庆之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指出,汉大佛典“刻意讲求节律。通常是四字为一顿,组成一个大节拍,其间或与逻辑停顿不一致”~①。据朱先生的考辨,译经四字文体的形成发展大致如下:从东汉末年的安世高、支娄迦人的译经中已可见这种四字文体的影子,到《中本起经》、《修行本起经》(后汉康孟详译)等,四字文体已相当成熟。此后,“四字格”便成为汉译佛经的主要文体形式~②。关于汉译佛经四字文体的…  相似文献   

5.
王庆 《兰州学刊》2009,(8):8-11
汉译佛经文献中,“V+于+O”结构非常普遍,即在及物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加“于”字。这种特殊的结构可能是早期译经师对上古汉语中固有“V+于+O”结构的模仿,或者是对这种结构的误读所致,这都可能导源于早期译师们对汉语的不太熟练的掌握。后世的佛经译师或有意或无意地套用这种句式,客观上推广了这种句式。  相似文献   

6.
许培新 《东岳论丛》2013,34(4):60-63
清初山东中西部方言的代表作品《聊斋俚曲》,是明清山东方言研究的重要资料,其"V+(一)个+VP"结构中"个"为量词,"V+(一)个+VP"为述宾结构,VP或为受事宾语,或为表情状、程度及结果的宾语,而只有当V不带时态助词"了","个"前"一"脱落,且VP为表示反复进行的"否定副词+动词","V+个+VP"固化为四字格时,"个"才虚化为助词,VP为表动量的补语。这一结构所表现的特点,代表了其时山东方言的某些重要演变。  相似文献   

7.
《阿含经》曾在回鹘人中广泛传译,现存有不同版本的众多抄本残片。本文在详细介绍收藏和研究刊布回鹘文《阿含经》残片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经广为传译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8.
《朱子语类》中“不成”的句法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朱子语类》中 4 33例不同性质的“不成”用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 :(一 )《语类》中副词“不成”分为两个 :一个是否定副词 ,意义相当于不可能、不可以 ,一个是反诘副词 ,意义相当于难道。后者可能来自前者。 (二 )《语类》中未见有语气助词“不成”的用例 ,助词“不成”见于宋代的说法是一种误解。 (三 )《语类》“V不成”格式既可以表示结果 ,又可以表示可能 ;当宾语与补语同现时 ,《语类》中通常使用“VO不成”格式 ,同时又有极少数“V不成O”模式 ,该格式既表可能 ,也表状态  相似文献   

9.
(3 2 )三载考绩 ,三考 ,黜陟幽明。 (《虞夏书·尧典》)《尚书易解》 :“黜陟幽明 ,废黜不贤者 ,升进贤者。”在两个意义相反的并列动词后面紧跟两个分属于两个动词的并列宾语。上例中的“黜陟幽明” ,动词“黜”与“陟”意义相反 ,带不同宾语。按今文《尚书》带不同宾语的动宾短语并列的一般格式“V1—O1—V2—O2”则为“黜幽陟明”。( 3 3 )凡民自得罪 :寇攘奸宄 ,杀越人于货 , 不畏死 ,罔弗憝。 (《周书·康诰》)在两个意义相关的并列动词“杀”与“越”(按 :越 ,《礼记缁衣》郑注 :越之言蹶也。颠越。)后面紧跟两个分属于两个动词的…  相似文献   

10.
邵学海 《学术界》2003,(4):93-100
继《孔雀王朝不曾塑佛 ,东周楚国何来造像》 ,本文对张正明等先生“佛像入楚”的命题再次质疑 ,并对其《简答邵学海〈献疑〉》作出回应。认为所谓“佛像入楚”的论证 ,缺乏印度当时有像的前提 ;并且 ,既没有佛经的支持 ,又回避了佛经中一些关键的材料 ,另外 ,所立足的基础是对先秦遗物的误识。所以其观点不能成立。而论法的症结在于对历史的了解不求其详。至于张正明等先生所谓楚人在“佛像入楚”中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气度与包容的胸怀等等 ,因前提本身不能成立 ,这些“优良的传统”只是一种无根据的臆说。  相似文献   

11.
从宋代以来,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的写作动机被说成是时人诽谤欧阳询之作。时至今日仍从此说。实则不然,从小说情节的构建来看,《补江总白猿传》应该是写作者在中国古而有之的"猳玃盗妇"传说基础上嫁接汉译佛经中的罗摩故事创作而成。宋元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的具体内容虽然与佛经中"罗摩故事"原型已相去甚远,但从主要情节的构建以及功能上(劝教)的一致性仍能折射出对印度佛经文学的摄取与承袭。通过小说文本与佛经的比较,体现出"猿猴盗妇"故事类型与佛经故事的关系,也可见小说的主要情节结构是受了佛经叙事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马氏文通》的复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马氏文通》对“联读之句”和“舍读而独立之句”的分析 ,认为这就是马氏用“句”“读”两术语分析汉语中对应于“泰西文”之“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句式。“句”相当于“泰西文”之“主句” ,“读”相当于“泰西文”之“从句” ,这已肇后世复句句法研究之先河 ,因而《文通》一书是具有“复句观”的  相似文献   

13.
质疑与期望──《西夏泥活字版佛经》读后牛达生《中国文物报》1994年3月27日3版,刊登了孙寿岭同志的《西夏泥活字版佛经》一文,认定甘肃武威出士的西夏文《维摩洁所说经下卷》(简称《维摩经》),为泥活字印本,并据以总结出若干泥活字印刷的特点。被誉为“文...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发现的4件西夏文佛经残片中,最完整的一件藏于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编号为T.M.190。本文指出这件残片是西夏转译本《郁伽长者问经》的一部分,汉文原文为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见于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一卷“宝积部上”。借助这片佛经残叶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回鹘与西夏佛教的交往史实。  相似文献   

15.
一、“表神变”与“演道教”的区别 关于变文的产生及其界定问题,学界尚存争论。 本文拟从其与佛经义疏等文本的关系来进行讨论。 佛经义疏的产生,源于寺院之讲经,至东晋名僧释道安始创定制。敦煌卷子s2744 《金刚般若经旨赞》谓: “弥天法师,大判经文,以为三分”。① 此弥天法师即是道安。良贲《仁王经疏》亦云道安“科判诸经,以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②可见,释道安是三分科判义疏的创立者。 道安创立的三分科判法讲经体式,它的僧讲是以经注为本,演说经义。讲说经义的讲稿和记录即形成以后的佛经义疏,并历代沿袭…  相似文献   

16.
关于英语中的“否定转移”关孜慧《当代英语语法》和《新编英语语法》等书均指出:当think,suppose,expect这类表达猜测判断动词后面的that从句有否定意思时,要把主句动词变成否定式,也就是把宾语从句中的否定转移到主句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相似文献   

17.
《金刚经》哲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经》哲学述评冯殿忠《金刚经》是佛经中较为简短而又流行最广的一部。《金刚经》是般若一系千余卷的《大般若经》中的代表作,一般都把它看作《大般若经》的略本,或看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增篇。之所以说是般若一系千余卷佛经的代表作,是因为这卷佛经在其中的...  相似文献   

18.
敦煌吐鲁番写经题记中“甘露”年号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吐鲁番写经题记中“甘露”年号考辨吴震“甘露”纪年写经题记引人注目,前人早有论及,然诸说皆与史实牾。今试为考辨。一、“甘露”纪年写本与前人比拟之失误本文将要探讨的“甘露”纪年写本佛经,据目前所知先后出有两件:甲件《譬喻经·出广演品、出地狱品》残卷(...  相似文献   

19.
"舞鹧鸪"考     
读蔡义江先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 ,其中《答黛玉禅话》(91回 )对“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的注释 ,蔡先生举郑谷诗 :“座中亦有江南客 ,莫向春风唱鹧鸪” ,并云 :“唱鹧鸪 ,因唐时有《鹧鸪天》之曲 ,故曰‘唱’。续书者为了能与上一句‘沾泥絮’之喻相连 ,遂改‘唱’为‘舞’ ,若非削足适履 ,岂另有妙解 ?”最近修订版《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对此注释亦仍上书。这里有两处似可商榷。其一 ,唐时并无《鹧鸪天》之曲 ;其二 ,蔡先生以为续书者改“唱鹧鸪”为“舞鹧鸪”乃杜撰。其实 ,“鹧鸪”不仅可以“唱” ,也是可以“舞”的。…  相似文献   

20.
目连戏出自佛教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又称目犍连,或作大目乾连、大目犍连、摩诃目犍连等,在释迦牟尼最杰出的十大弟子中排名第二。佛经《目连因缘功德经》、《目连上净居天经》、《鬼问目连经》、《盂兰盆经》、《报恩奉盆经》等经卷中都能见到。到了唐代,目连的故事已在我国广为流传,这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的流传讲唱可以得证明。其它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