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由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要素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系统。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哲学依据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早期现代自然权利学说的核心内容在于对自然状态的假设,以及自然人通过达成社会契约而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自然权利学说所假设的自然状态并非人类历史上真实和普遍存在过的事实,而只是从当时的实际社会生活经验中反推出来的一种理论假定状态,它对经验的依赖使得早期自然权利学说是存在缺陷的。针对早期自然权利理论的这一问题,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等人都进行了批判。康德从纯粹实践理性出发,以先天形式演绎的方式来建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法和权利理论,克服之前自然权利学说的经验品格。黑格尔和马克思尽管也同样反对经验主义,不过与康德的形式主义进路不同,他们认为,关于人类自由的政治哲学理论既不是实证主义的,也不是规范主义的,而是"事实的规范性"的。只有从以"事实的规范性"为核心的理论视角出发,而非从自然权利学说出发,才可以更为有效地理解和变革人类的真实状况。在马克思等人的彻底批判之下,早期现代自然权利学说最终走向了解体。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因此,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维范式。从实践上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国内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波普尔学说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两大科学哲学流派之间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那么,“否证”则可以说是波普尔学说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可以说,波普尔的理论体系就是在“否认”这一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以往,我们更多地从波普尔认识论公式中去解释和评价他的“否证”思想,这就难以全面和深刻地揭示“否证”的理论地位,本文试从科学分界和科学发展这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拉开了长期掩蔽着社会历史有机体的帷幕,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了历史观上的“哥白尼革命”。唯物史观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还要从横断面上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复杂结构,对前者的正确说明甚至依赖于对后者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从生产力、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及其内在关系,恢宏地叙述了社会历史的一般结构。由于历史本身的制约,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理论的论述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尤其是对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是不均衡的。一些细节尚不清楚。他们当时研究的“重点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探索出政治概念、法权观念和其它思想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制约的行动,”他们常常不得不强调被唯心主义者否认的主要原则,“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预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虽然恩格斯晚年作了重要补充,但也仅是一般原则的论述,还未来得及详细分析和进一步条理化。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政策科学方法论的范式转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传统政策科学方法论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围绕回到拉斯威尔“民主的政策科学”这一中心议题,新的政策研究范式、方法和途径不断涌现。这些新兴理论在方法论上,不仅对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学说提出了质疑,而且对政策研究中的客观实在假设、基础理论和方法都提出了最为激烈的批评,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政策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曾经一度被视为政策科学方法论基石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因此被一种外延更为宽泛的社会合理性理论所取代,这种政策研究方法论上的范式转向,最终导致了“政策科学”向“政策研究”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传统政策科学方法论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围绕回到拉斯威尔“民主的政策科学”这一中心议题,新的政策研究范式、方法和途径不断涌现。这些新兴理论在方法论上,不仅对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学说提出了质疑,而且对政策研究中的客观实在假设、基础理论和方法都提出了最为激烈的批评,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政策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曾经一度被视为政策科学方法论基石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因此被一种外延更为宽泛的社会合理性理论所取代,这种政策研究方法论上的范式转向,最终导致了“政策科学”向“政策研究”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和批判以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和使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马克思站在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揭示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性的立场上,对意识形态的真实根源和阶级属性、意识形态与科学理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墨西哥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兴邦治国之路,引进了法国孔德的实证主义学说。19世纪70年代以后,实证主义便在墨西哥的思想意识领域盛行起来。政府中的实权人物大多数是实证主义信徒。他们利用实证主义的核心口号"秩序与进步"作为治理国家的理论信条。结果,迪亚斯采取暴力独裁手段,消除了长期动荡的局面,实现了社会稳定的"秩序";为改变国家经济落后的状态,通过吸引利用外资振兴经济取得了"进步"。但是,由于迪亚斯政府牺牲了民众的民主权利,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促使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又引发了新的社会震荡,导致迪亚斯政权垮台。此后,实证主义学说在墨西哥的社会根基发生了动摇,势头锐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观察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与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实存在着的社会有机体,具有独立社会形态的地位与意义.把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结,在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明确而清晰地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体具有丰厚内涵和优秀品质,呈现出丰富、庞大,有序、高效,求强、创新,质优、体壮,人本、利他等鲜明特征,既独具魅力价值,又最具活性活力,展示出巨大潜力和美好前途.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拓展期和深化期.三个阶段所涉及的论域包括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理论地位问题、社会有机体的概念界定及其构成要素问题、社会有机体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问题、社会有机体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体现问题、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问题等六大方面.要在坚持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与对当代现实应用性研究的双向互动,同时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以进一步开创该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范式的角度,对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纵观科学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轨迹,虽然理论繁杂,但大都在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两大范式的影响下形成。并进一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论述来加以证实,即实证主义范式下的知识社会学学派和默顿学派,相对主义范式下的建构论者,作为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尝试性整合的科尔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化框架下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框架下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于我国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缺憾也是明显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和价值指向,从自由创造性、历史进步性、整体系统性和开放性来把握社会有机体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我们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反思科学知识权力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知识权力学说体现在两方面:科学理性的权力学说与学术权力之争。这些批判实质上反映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危机,但混淆了科学的客观真理与科学被滥用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科学知识权力学说来源于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举世难题。文章剖析了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其演变,揭示了逻辑实证主义划界理论的预设以及它所面临的困境,为进一步研究划界问题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法律阐释的原则是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这关乎西方法哲学传统中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无休止的论争。自然法持有"法律因正义而生"的论点,要求从道德意义理解法及"普世性"的诉求遭到了批判;而法律实证主义则认为"因命令而制定法律",将事实与道德性二元分离,试图否定最高"价值"维度来创建法律科学,则造成了陷入经验主义的危险。这两种理解均是误解马克思与法律关系的理论根源。当我们借助马克思历史科学的视角便可以看到,马克思既通过揭示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颠覆了法律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思维,又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瓦解了自然法的"抽象的形而上学",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法哲学的"双重超越",建构了通达"正义的生活秩序"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知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创立的。近代科技进步推动的产业革命和造就的社会变革,使马克思、恩格斯耳闻目睹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创立理论学说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地把科学技术纳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并从中吸收有益和有用的成分,包括科学的精神与方法。从他们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科技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知识准备和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本质是随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实践进程而被逐步认识的。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他们及以后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曾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试图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产阶级战略家、理论家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考察人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从主体、结构、交互、整体等关系向度,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所蕴涵的总体性、系统性、实践性、能动性等共性特征。基于唯物史观,社区共同体缺失有机性则徒具形式,社区有机体若无共同体目标就毫无意义,因此,社区价值观管理须进行“有机性”与“共同性”的双重建构,体现内构共同体、内涵生态平衡、内蕴文化培育、内生社会整合的功能作用,这些目标图谱既在但不会自动生成,须发挥思维统摄力、主体创造力、发展驱动力、价值引领力来综合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