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心理距离、审美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与空间造就了心理距离,心理的距离创造了审美,旅游活动恰恰就因为其自身时空变迁的特点,而演绎为了审美活动。人的审美是一种情绪上的认知,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往往有知觉的闭合原理和再造想象的参与,所以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呼唤关于景区景点的一种开放性的弹性结构,旅游者不仅可以审美、赏美,还可以创作,旅游者也因此在距离与审美、审美与认知、审美与创作中不断的掀起愉悦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情感活动,随着美感的深入而愈加强烈。过后,情感的余波,仍荡漾不已。在音审美活动中,突出地活跃着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活动。音乐欣赏,对音乐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消费”。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始终出现心理距离的心理现象。开始总是主体同客体保持“无距离”的心理状态,进人作品中,达到“物我两忘”,最后总是主体同客体拉开心理距离,以“旁观”的心理态度,审视审美对象。作出中肯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3.
康德美学思想一个的重要方面是探讨了审美主体的情感、想象力、理解力、心意状态等心理能力在审美活动中的表现形态及其作用。这一侧重于审美活动主体性和自律性的审美心理论,对我们认识人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地掌握世界的特殊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康德审美心理论是近现代资产阶级心理学美学的理论渊源,它推动了近现代审美心理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席勒认为,当审美主体自艺术作品获得流畅、纯粹而完善的审美活动之时,这意味着艺术作品自身的完整性,也就是构成作品所有的部分与要素都消融在整体之中,且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内时间意识过程的奠基行为就昭然若揭。在完善地保全了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整体性的前提下,席勒在西方美学史上创造性地解决了"真理"或者意蕴在艺术作品中的存在状态之难题——其作为审美活动之中的一个因子,不仅必定呈显为内时间意识,且这一时间意识的存在状态是流畅的、兴发着的、涌现着的,这正是西方美学史首次对理性或者"真理"在艺术作品中得以"感性直观"显现的清晰表达。  相似文献   

5.
感物、会心、畅神构成了古代山水诗主体创作心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感物是审美创造的肇端,会心是审美心理的超越,畅神是审美活动的结果.由此表明,古代山水诗除了"言志"、"抒情"以外,还应有"畅神"一族.由于主体创作心理的活动及变化直接影响到山水诗的意象创造及其美学效果,所以,准确把握创作中主体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于古代山水诗审美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审美趣味的欣赏和品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审美活动是一个由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的过程。文艺审美创作活动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主客体交流互渗的过程中,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刘勰对此作了许多深刻的揭示,在总结和描述在他之前及当时的文艺审美创作实践经验与审美心理现象中,提出了许多有关主体审美心理结构建构方面的思想和见解,并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其中所标举的如养气、积学、研阅等命题,涉及到创作主体的气质培养、道德修养、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情趣培育等心理素质的养成。从现代审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一番审视,以揭示其深层意义与现代意义,对于建设当今的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艺审美心理学体系,无疑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超距离审美”是审美主体将自己的审美活动与实用性目的结合起来的审美活动。在超距离审美史上 ,男性以自己确定的审美主体地位 ,将女性本身作为超距离审美的主要对象 ,从而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力量 ,获得了身心两方面的自信 ;女性的审美主体地位则是在男性文化规范内、相对物品而言的 ,与男性不在同一层次 ,主要审美对象为女人自身和生活常用品 ,审美目的是取悦男性 ,因此她们的超距离审美活动反成了异化自己身心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审美关系是审美活动发生的重要条件,划清审美的对象与审美对象的边界,将有助于认识审美关系发生的内在机制;审美对象离不开对象中的潜在的审美元素,更离不开人的参与;从审美的对象到审美对象的转向依赖于审美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参与;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是对象性的存在,体现了审美对象的形象性与情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审美体验(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作为主体与对象间的双向交流,是审美活动的中介环节。而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又是实现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提出来的是瑞士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1907年他在《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完整的“心理距离”说,其基本含义:①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有“距离”,它是一种存在于主体感觉之中的心理距离,靠主体的心理调整来实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空相隔的长度;②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保持最佳心理,即“不即不离”的境界,使主体面对对象,既能“入  相似文献   

10.
审美体验有四个特性:情感性、直觉性、整体性和创造性。体验在本质上是情感性的,只有在情感中才能有体验。审美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直觉的,它在情感上发生于理性的审美判断之先。审美体验的整体性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在客体方面,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不作分解地从关系和联系中进行体味。其二,在主体方面,审美主体以知、意、情统一的主体心灵投入感知和体验。审美体验本质上就是一种建构,它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向的建构过程。审美体验通过建构才具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重要的美学命题,也包含着深刻的创作心理思想。本文从艺术创作心理角度对这一传统美学命题进行论说,揭示其丰富而又辩证的创作心理机制。“入乎其内”感受生活与情感,是心理准备;“出乎其外”体悟回味生活与情感,是心理超越,是创作心理关键。同时在把握这一普遍的创作规律过程中,阐发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我确证是指主体从对象上面以类似直觉的方式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确证是审美的必要条件之一 ,审美不仅需要对象化 ,更需要自我确证。审美中的自我确证以想象为中介 ,想象使得在自我和对象之间寻找相似性成为可能 ,从而实现自我确证。审美中的自我确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简单直观式自我确证、对情爱能力的自我确证、对生活经验的自我确证、对创造能力的自我确证和对超越性大我的确证  相似文献   

13.
论音乐欣赏中的审美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作品通过具有感知能力的欣赏者的知觉感知成为审美对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够领悟作者意图的创造性的欣赏,使音乐作品进入听众意识之中,重建活动就显得有意义.音乐作品有它的自在性,知觉主体在感受音乐作品时要积极介入,但不能随意.在音乐欣赏的活动中,知觉主体总是带着某种审美标准去评判审美对象,对于不符合自已的审美标准的音乐作品,可能会作出与音乐作品原意相左的理解.在不同时期的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的偏离也时有存在.另外,审美心理定势对音乐欣赏活动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文革”时期 ,诗人郭路生 (食指 )坚持独立的创作精神 ,继承了“五四”以来新诗的优秀品质 ,思考现实 ,体现出人的自由意志。他的诗把审美的直觉与形象的感悟高度统一起来 ,成为新时期“朦胧诗歌”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5.
直觉在传统认识论中被视为向理性认识提供材料而低理性一等的认识方式。诗学中的艺术直觉也多被视为与理性对立的情感认识方式。在理性主义神学思想的指导下,马利坦"诗性直觉"改造了传统的审美直觉观,发现了艺术直觉中潜在的理智认识性特点。基于理智性认识特点,诗性直觉所把握的是一种形式的情感。在呈现人们幽深无意识深处对实在的意向性情感时,诗性直觉还展现出趋向灵魂之"神"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16.
在现象学视野的观照下,审美经验的一般精神结构包括意向性、想象与理解。意向性是审美经验发生的起点,它廓清了审美对象的所指,揭示了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亲密关系,呈现了经验的内在时间性。想象是审美经验中最活跃的精神结构,是一种在直观中再现一个其本身并不在场的对象的能力。理解是审美经验中具有理性功能的一种精神结构,意味着审美意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哲学之显明特质在于其固有的、内在的创造性。此创造性可从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达成效果等方面考量之。就研究对象而言,哲学的创造性特质表现为其研究对象是抽象的理念,此理念是非存在的"无规定性"之物,"无"则朗现了哲学创造对象的独特性;就哲学方法而言,哲学家所采用的刨根问底的溯源法、逻辑在先的先验预设以及本质直观的独创方法,亦彰显了哲学的创造性品质;同时,虽然哲学本身并不存在功利性的目的追求,然而,哲学家却通过哲学的"追问"不但构造一个人文世界、精神世界,且能通过主观的实践参与,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原创比喻构成翻译的难点甚至盲点。结合纽马克的翻译思想,通过挖掘比喻修辞的深层特点,即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考察《围城》英译本的得与失,我们看到,译者既要充分调动自身素养,又要关照相关读者的理解水平和想象力,既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又要防止思维空白的产生,以确保比喻的认知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19.
作为悠久绵长的诗歌流派和文学风格,中国古代清淡诗派及其清淡诗风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从趋同和创异的角度看,清淡派成员对本时代文学思潮和美学思潮的取舍与选择,以及他们对待所处时代文学思潮和美学思潮的态度,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创作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