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育质量、企业用人机制、社会就业环境与就业机制建设不协调,再加上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就业认知偏差等原因,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落差问题已日益突出。小组工作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自我和了解就业市场,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落差问题和提升就业能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泸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最近针对企业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招用意向、工资待遇、待遇制定的依据、就业能力、素质评价和要求,以及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等问题.向进入市场参加招聘活动的用工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美、欧、日等国在解决青年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首先是通过立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而且注重高新战略产业的开发,从源头上解决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政府、产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协调联动机制,产生了合力效应。同时,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教育培训以及社会保障措施,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支持。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国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因此日益彰显。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及对策,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秦二娟 《劳动世界》2017,(15):32-33
班集体是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主要组织单位,是高校与老师管理教育学生的基本载体.而职业生涯力是大学生今后就业创业的一项必备能力,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目标与就业理想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究以生涯适应力理论为载体的班集体建设模式,通过对我国高校班级建设现状的深入分析,讨论生涯适应力理论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6.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过去的一年,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对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藏区"9+3"学生就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王东明在听取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报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魏宏在去年召开的全省就业创业工作暨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就业工作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就业本身,现代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矛盾关系中,必须始终把解决好社会就业放在第一位;在政府的若干重大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李杨 《劳动世界》2017,(25):54-55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和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也面临着巨大压力.高校教育与市场脱节、专业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和就业能力与就业现实需求存在差距等原因,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基于对农安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介绍,分析了农安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优化政策环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高校适应市场要求合理设置课程,高校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教育,引导学生精准定位;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加大舆论宣传,优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99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省今年同样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促进任务更加繁重. 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既要正视困难,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又作出了新的部署,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十分重视、积极参与这项工作,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尤其是服务业发展在提速,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还不甚完善,还存在着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得以探索.本文试图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加、失业保持较低水平、市场供求动态平衡、企业用工和群体就业基本稳定。2018年就业形势将保持总体稳定、稳中有进的格局,但仍需要关注劳动力市场供求减弱、局部失业风险仍存和部分群体就业难等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要求,本文用数据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就业压力,高校就业工作如何进行创新工作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各高校相继出台了就业工作方案和创新提升就业质量等方案.通过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对大学就业工作进行总结和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科学育人为核心,以提升就业质量为重点的就业工作观念,提出相关创新就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解决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个人和母校两个方面,这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还与其家庭幸福、和睦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而言,母校是其寻求就业咨询与帮助的主体,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提供持续的职业指导和服务是母校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高校整个就业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高校就业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得到飞速发展,体育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体育行业产业结构不协调,供给不均衡等问题使得其在经济中的作用不甚显著.本文将从合肥文一篮球俱乐部转型发展角度出发,研究供给侧改革与"互联网+"的双重背景下体育俱乐部发展之路,以期为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同时我国其他省市的体育俱乐部可以吸取相关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也难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更是大问题.本文是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深入访谈和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学生关于就业问题的心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把控,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期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能够给予指导和疏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群体毕业后具备较高的竞争力,当前各大高校都在结合自身实际状况来想方设法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鉴于此,本文将会首先阐述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结业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然后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的培育就业能力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浪潮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反思高等教育的弊端,于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体系的创业教育进入人们的视野.创业教育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教育理论,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本质上讲,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开拓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其在创业和就业上更具竞争力;从外延上将,创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创业者在他们创业的同时解决了个人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可见,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阶段,相关理论还不成熟,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因此,本课题组的探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且重要.本文在分析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探析创业教育对高校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就业的方式方法,为创业教育进一步促进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佘颖 《劳动世界》2016,(4):44-45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毕业3至5年后进入创业高峰,启动资金、工作经验和创业团队是他们最看重的创业条件.记者在采访这些就业后再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时发现,他们创办的企业比大学应届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层次高、发展快、就业带动效应强.  相似文献   

18.
王长城 《中国劳动》2003,(11):18-20
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我国的就业问题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问题,也不同于传统的就业问题,深入分析并认清我国就业面临的形势,是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当前我国就业面临的四大难题1.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趋于激化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  相似文献   

19.
纵观目前我国专业的发展及教育现状,发现专业发展的同质化、专业教育的同质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使得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与需求脱节,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失衡.本文从就业资源体系统筹之政府设计;就业信息资源体系构建之企业设计;学校接收评价信息处理体系;学校质量匹配资源保障措施体系四个层面着手,其涵盖了质量保障与学生就业匹配资源建设的主体内容,以此为契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创新互动人才生态链,使学生就业资源充分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20.
李丹  王娟 《劳动世界》2010,(8):17-21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但是就业稳定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在已有学者对就业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性地分析了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稳定性现状以及影响我国就业稳定性的几大宏观因素,最终得出近年来我国的就业稳定性有所下降这一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