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论美术教育的功能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发展学生感知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美术活动以创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通过运用各种实践活动,培养精益求精、不怕困难的精神和自信心、独立性。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培养人文精神。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美术学科优越的条件,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美术教育中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的主流。人文教育与美术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文性在美术教育中得以充分体现;提高美术欣赏能力有待于人文素质的提高;美术教育对人的素质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3.
法律乃善良公正之术。人文精神在法律人才的培养中有着特殊意义。以《经济法》教学为例,可从以下四个途径着手:展现教师人格魅力,增强学生人文意识;挖掘法学学科内涵,召唤学生人文精神;革新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人文精神;开展法学社会实践,塑造学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整体素养提高的关键,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适应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在教学实际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美术课程有着独特的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因此,美术教育应该突破传统的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教学理念,承担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以及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这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美术教育内在规律的始然。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核心体现,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文化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展现。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属性。本文主要从通过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营造人文环境,促进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应当着力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由现行美术教育存在的弊端来看,仍然是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欠缺.新世纪的美术教育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应完整反映美术学科的全面功能,方能体现美术教育的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及语言知识的传授。在方法上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轻有利于人格培养和心灵教化的人文知识,忽视语言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递。论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思路及方法,大学英语教师应将人文精神和学科教育结合起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其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极其重要,教育应该将高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在这方面美术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因为美术教育不仅能使其先天素质得到超前发展,而且为后天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文化行为。21世纪,世界许多国家都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中国的美术教育要与世界美术教育同步发展,就要不断地发展创新,转变教育思想,克服美术教育中脱离经济建设与社会需要的倾向。着重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意识,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批评意识以及明辩是非的能力和勇气,并能对民族美术进行理论评判和分析。把人文精神贯彻到教学过程的始终,是决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民间美术是滋养华夏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艺术,应是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设民间美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也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需求。针对美术专业和非美术专业学生,民间美术教学都应注重学生的创意训练,由传统的"教"学转化为"悟"学、"乐"学,让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感受创造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12.
依据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师生层面的剖析,结合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和人文性特点,提出正确认识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特征,转变学校管理层的观念是艺术教育开展与实施的首要条件,并提出了加强理工科院校学生、教师及管理层的艺术素质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严重制约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坚持以正确理论为引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推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同时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探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大学生艺术社团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全方位艺术教育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筹划设立艺术系始于1947年,以应对欧美博物馆和大学收藏研究中国艺术品的劲势,开创中国大学艺术史研究的风气。由于与国民政府“发展理工,抑制文法”的教育方针相左,增设艺术系的构想未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即组建清华大学文物馆,作为全校文物收藏、整理、研究与形象教学的统一领导机构,在继续艺术史研究的同时,配合社会需要举办具有现实意义的专题展览。筹设艺术系与组建文物馆既是清华大学从学科建设方面沟通人文、艺术与科学的实践,同时对于开创中国大学的艺术史研究、唤起全社会爱护本国文化的自觉、进而确立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具有发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略论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人文教育内涵的理解肤浅,价值导向不明确;注重知识的继承性而实践性和开拓性不足;内容设计追求多样性而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在人文教育的精神领域忽视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教学模式单一,教育资源整合不足。要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和谐发展应重塑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客观环境;树立整体文化观,构建完善的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好“两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将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学;在理工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文课程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与创造精神,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深厚的基础,中文课程的开设在人文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文课程开设要去除形式主义,课程设置应体现出计划性、有序性和联系性,使学生受到不同层次、内容的学识培养。中文课程影响的深化表现为:中文精品课程引领下开设相关中文课程,形成课群,体现阶梯式学习、由浅入深的特点,发挥较全面的影响;把社团建设作为检验理论学习的阵地,作为创新探索的平台;文理结合,使中文知识素养成为学生的精神府库,创新发展的实践之地。  相似文献   

17.
应对网络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从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自律意识教育,培养一支既懂德育教育艺术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德育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立正确导向的网络新阵地,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加强高校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8.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06,26(4):50-55
以往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的文艺美学存在诸多局限,新的现实需要新的理论,因此应建立新的以人类本体论为哲学基础的文艺美学。如果说认识论文艺美学把审美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那么,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则认为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人的自由的生命意识的表现形态。文艺创作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创造的特定形式,也就是由作家和艺术家所进行的审美生命的生产和创造活动。文艺欣赏主要是由读者和观众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但它绝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认识或反映活动,而同时(或者说更重要的)是审美生命的生产、创造活动;文艺欣赏过程其实是审美生命的双重生产、创造过程———既是作者所创造的审美生命得以再生产、再创造,也是欣赏者以作品本文为触媒、为引火进行新的、即时的审美生命的生产、创造。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高校图书馆在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对此 ,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环境因素.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还没有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以足够的重视.本文提出了以情趣环境、对话情境为内涵的集体学习情境的建设,在教学过程、日常生活和利用媒介中的认知情境的建设,以人文学科和心理关怀为主的感化情境的建设等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