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战略审视、逻辑辨识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潜力,释放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活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新论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构建"四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环节,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高度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进行战略审视,从制度与实践层面对农业经营主体的逻辑变迁进行辨识,在厘清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外部因素与内在短板基础上,探寻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正在逐步消解和嬗变.农业技术经济变革需求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要求,使得从理论和模式层面构建新的农村经营体制,进而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显得十分必要.农业"统、分、营"三层经营体制的构想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构想的新农业经营制度中,新的"统"是政府的统筹支持,新的"分"是农户分享农业现代化进程,新的"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三者分别以统筹、分享、经营为核心功能,共建新的农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3.
江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作为农业大省,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选取一组衡量区域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区域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和综合评价,提出了加快构建江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宋才发  朱意 《南都学坛》2014,34(6):110-113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迫切需要健全体制机制,具体地说,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三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在生产要素上的平等权益,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构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证研究,分析福建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农业机制环境,发现存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支持机制、金融支持机制、人才培育机制、农业保险机制、农业生产性服务补贴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培育福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创新农业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安徽省太湖县采取鼓励资金互助、引入"政府信用"等金融手段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但尚存在正规金融涉农贷款比例下降、农村信用社改制后支农意愿减弱等不足之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金融领域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完美联接,打好农业资本内生和外生组合拳;加大农业资金供给,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广"政府信用"模式,发挥村干部和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融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太湖县融资状况调研发现,新型农业发展主体面临管理水平低、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应积极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机制,促进金融机构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渐成为党的“三农”政策总纲领.本文在厘清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系统分析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过程中在思想认识、运营机制、发展环境、土地流转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将会面临的一系列现实困境,从明确政府职责、发挥比较优势和完善要素市场等方面提出路径选择,以更好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构建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成都市郫县战旗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创造了三种村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即:"公司+农户"型、"村—企"型和"村—企—社"型,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具有典型的渐进性特征,集中了土地使用权,创造出规模经济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战旗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变迁路径的梳理,认为以下因素对于村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农村精英是该体系的引领者,土地使用权制度是该体系的基础,经济组织是该体系的核心,龙头企业是该体系的关键,农民参与是该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本质特征、发展动力与培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描述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本质特征:即农业生产规模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技术应用广泛化、产业体系一体化和资源利用合理化;提出了技术变革、专业分工和农民分化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动力;最后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基本原则:即符合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农村家庭经营基本制度的稳定;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与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