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言对比中经常有不同语言中的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词语语义作为词语的概念内核,与词语所表达的现实世界、词语的认知主体—人,以及词语本身依附的主体—语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实世界-人-语言之间并不是静态独立存在的,而是动态相互作用的。现实世界通过人的认知进入概念世界,概念世界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语言又在不停的演化过程中发展了词语不同方面的衍生意义,进而形成了一个词语中的不同意义。不同语言中的不同认知主体、语言系统和不同的语境就产生了认知方式、表义方式和语用特征的不同,因而也就产生了词语语义信息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2.
词语缩略基于人类普遍存在的转喻认知思维。词语缩略的过程是语言转喻的映射过程,包括语言形式层面的局部映射和语言概念层面的整体映射。缩略语的理解与词语缩略是互逆的认知过程,人们通过自身具有的转喻认知思维能力并借助常规关系和语境制约来达到对缩略语意义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3.
范畴化是个命名的过程。科技词语涉及面广、数量大、增长速度快。语言工作者曾提出过许多假设来解释这个特点。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和范畴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科技词语的语言形式,试图找到科技词语在其范畴化过程中的认知规律。研究表明:客观事物的不连贯性、人类与外在世界的互动方式以及交际的经济性是科技词语范畴化的主要特性,对原型的概念隐喻或概念转喻认知是范畴化科技词语的主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4.
新“语义三角”——世界、认知和语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作为研究自然语言的一种方法或学派的认知语言学把对人类的灵魂认知引入到了对语言的研究当中.它为研究语言提供了新的视角.因而,可从认知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世界、认知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人类通过认知了解世界,创造语言来表达世界;其中认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语言的发展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等等.作为认知重要手段的隐喻起着沟通认知与世界、认知与语言之间的桥梁作用.这对于人们更深入地研究语言的本质,更合理地解释语言现象,更有效地理解并正确使用语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结合解剖学和功能性神经影像研究,通过语言中单个生词在大脑中的语义处理的分析,对国外一百多年以来的语言认知模式进行概括、综述,介绍大脑中语言的认知模式:19世纪解剖学和认知(词语视听处理)相结合的神经学模式;20世纪强调实现阅读的两种不同途径的认知模式。根据功能性影像研究成果讨论:19 世纪神经学家的观点(大脑的左后上颞皮层(IPSTC)及后下前皮层(PIFC)管辖词语的视听活动)和被其所忽视、20 世纪认知科学家提出的阅读第二途径(后下颞皮层(LPIC)对词语进行修复活动)看法的利弊。人们曾以为角回(AG)与视觉语言形式系统有关,研究发现它可以通过物体、面部以及语言而与下颞叶(ITL)和中颞叶(MTL)共同构成语义系统。通过比较,认为功能性神经影像能够把19世纪神经学家的解剖设想与20世纪认知手段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汉、朝空间维度词的隐喻义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维度词语是当代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汉语空间纬度词语“大/小”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人们会发现不同语言在认知风格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论述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具体从语音与认知、词语与认知、句子理解与认知 3个方面论证了语言理解是由语言感知提供的输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同构的结果。阐述了语言理解过程的认知顺序是从句子的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强调了语言理解基本知识层面和语言理解的文化知识层面在语言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借鉴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以我国刑法词语为例证,探讨法律词语的词汇认知表征和概念化模式。通过研究发现,法律词语的概念化是以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交互与融合为特征的动态语义建构过程。在法律语境和法律行为因果关系的制约作用下,法律词语的词汇概念经过选择与融合机制,激活了相应的法律行为事件认知模式。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式的组构与整合使不同类型的法律词语形义匹配体进行细微调整或重新匹配,进而协调不同概念化主体的认知差异,实现一致性语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强调大学英语应重视基本范畴词的教学,注意词语语义理解的解释,重视语言的象似性,加强词语隐喻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框架词语的存在,就是为了将相关的认知框架知识提供给交际中的参与者,激活相关的认知语境,同时完成对框架的范畴化。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交际者在具体语境中如何使用已范畴化的相关词语来构建和应用框架,并建立起一个相关联的认知框架结构网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西宇宙观的差异,蕴藏在各自的语言模式之中,使其语言各具特色。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从词语、句子及语用层面,探讨宇宙观与语言符号之间的次序象似规律,重点论述了中西宇宙观差异象似于汉语语序的时间顺序和英语语序的空间顺序,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语言形式不是无序的,而是由人类认知体验决定的,有着内在的规律,是思维与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其本质在于将熟悉或具体的认知域概念映射到陌生或抽象的认知域中,产生新的概念,借以把握陌生或抽象的事物。文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考察了隐喻“语言即世界”在汉英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发现汉、英民族基于类似的生活体验,常常将语言视为空间、物质和人,将语言视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具体事物的隐喻尤其丰富,这些隐喻反映出汉英两个民族基本一致的语言认知观。  相似文献   

13.
体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的认识路线,也是教育活动中固有的认识现象。近现代理性的权威、体悟自身学理的模糊使教育之"道"几乎成为传统教育理论研究的禁区。辨析体悟的学理,品味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智慧,考察体悟教育现象,感悟意义与精神世界,是内在教育品质对教育研究必然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的“现代”内核,应是教学论思维方式的现代性转型。现代教学论比照传统教学论的范式转型,主要体现在世界观、认识论等思维规范的变更上。传统教学论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二元论思维虽然便利了人们的认识活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现代教学论应坚持生活世界观与生成性思维,使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成为现代教学论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看中国英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社会语言学从文化认知和社会语言系统的浮现性、动态性和开放性提出认知和语言是复合适应系统,并通过世界英语变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语义变异及其背后的的文化认知理据论证了英语变体对特定文化认知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世界英语变体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和方法对推进和深化我国目前的中国英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中国英语研究、世界英语变体研究乃至英语全球化的认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Werth的语篇世界理论是语篇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认知模型。通过语篇世界理论、可能世界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的对比,发现它们有很多异同之处,语篇世界理论对语篇意义的构建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力,运用范围更广泛。  相似文献   

17.
对认知主体而言,存在着三个世界,即客现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其中认知世界是客观世界和语言世界的中介。翻译研究与翻译涉及的互动的多重世界,主要是两种语言语篇的语言世界及其反映的客观世界、认知世界,紧密相关。语篇翻译译者应深入分析原文文本的微观语言世界,主要在预测目标读者所具备的认知世界知识和解读译文时可能获得的译文识解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语言在语篇表达上的异同,坚持译文与原文在语篇微观认知世界上的最佳相似性这一语篇翻译的认知啄刚,构建译文语篇的做观语言符号世界,借此译文读者便可能获得译者所期待的对译文语篇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强调必须在符号化过程中研究语篇与读写,并指出脱离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分析电子语篇与后印刷时代的读写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电子语篇与后印刷时代的读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强调必须在符号化过程中研究语篇与读写,并指出脱离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分析电子语篇与后印刷时代的读写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进化心理学是用进化的观点来研究人类心理机制的一种新思潮,是生物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其从认知心理学吸取了知识加工的心理机制学说,用自然选择的原则来解释人类信息加工心理机制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将系统整体论的思想贯穿于心理学研究,建构了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理论范式,为心理科学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图景和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