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语境中,遗产旅游与身份建构和民族文化认同之间关系密切。通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唤起植根于旅游者的心理意象、情感能量和文化记忆,从而维护和强化道德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文章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分析遗产旅游与文化认同的内在关联,认为遗产旅游在促进文化认同方面与互动仪式链呈现耦合状态,并作用于主体塑造、情感能量、集体兴奋和行为实践。遗产旅游的互动仪式有助于创新旅游体验,凝聚认同符号,激发情感依恋,汇集情感能量,塑造文化认同。在新的发展阶段,遗产旅游需要嵌入创新性互动实践,借助于数字技术优化文化遗产场景,在互动仪式中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的虚拟时空是相对于传统德育时空环境,由高校德育主客体深度运用互联网媒介技术,通过数字意义符号有效传递德育信息,并通过二者间充分互动所形成的实践语境。其虚拟性与交互性特征为高校德育开拓出全新的虚拟活动场景。高校德育的时空变化给高校德育带来的冲击表现在虚拟环境的不稳定与难控性、德育主客体的时空关系的断裂与沟通错位以及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的背离等方面。虚拟时空下的高校德育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灌输到引导、从等级到平等以及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从"虚拟真实"与"虚拟自我"的模式构建可以探索高校德育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有效对接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分类、特性、应用等基础上,采用高性能PC机作为操作平台,Tree Professional作为植物建模软件,3DMAX作为建模软件,VRP作为虚拟浏览场景,通过确定项目类型→模型制作→虚拟场景中植物建模→虚拟场景漫游,进行了虚拟现实场景的搭建,并以南方某古村落为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从虚拟流程、重建方法、数字化构建、虚拟交互漫游技术4个方面重建还原古村落的历史遗貌,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沈阳农业大学校园为虚拟漫游系统对象,利用3ds Max与VRP平台作为开发工具,构建真实的大学校园虚拟漫游系统。就系统在集成阶段的VR场景中相机的创建、VR场景碰撞属性的设置、VR全屏特效的应用和VRP项目运行界面的设计等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构建方法科学有效,大学校园虚拟漫游系统可以作为切实可行的虚拟仿真漫游系统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承需要在特定的空间场景中完成,非遗馆作为真实载体,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创造丰富的互动场景。我国非遗馆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践中存在活态性呈现薄弱、创意性不够鲜明、数字化融合滞后等问题。非遗馆是非遗场景化的产物,场景理论在构成要素与理念层面与非遗馆建设相契合。可以从优化非遗展陈场景、塑造非遗消费场景、拓展非遗教育场景三个维度实现非遗馆场景化,这有利于促进非遗在当代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报纸杂志等新媒介的读者群体不断壮大,旧体诗人开始顾及受众的阅读需求。他们一方面利用新媒介发表作品及连载诗话,另一方面积极回应读者,与读者互动,可以说,新媒介促进了旧体文学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旧体诗人在言谈举止等方面显露出群体性的仪式化倾向,他们通过新媒介竭力展示自身,摹画其在公众视野中风流蕴藉、高蹈独立的形象,以期获得世人关注,进而达成对其文化立场、审美趣味与精神诉求的理解与体认。这样的结果说明中国现代旧体诗人在经历了新旧文化、新旧文学的碰撞之后,最终在报纸杂志上找寻到了获得和维系受众的文学舞台。  相似文献   

7.
虚拟真实是数字化技术自动生成的人机互动仿真系统,网络文学是对它的文化表达。探讨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需要从艺术美学上廓清其学理维度:即虚拟真实的图像化呈现方式,将引发互联网上语言文本与多媒体文本的互文性审美新变;虚拟真实所蕴含的虚与实的超越逻辑,将创设人与对象之间的新型审美关系;虚拟真实所依凭的时空内生性,将达成人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的技术化审美拓展。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的勃兴加剧了网络生态的碎片化,技术的进步则打开信息传播的场景化视域。传统场景的数字化重构和新场景的细分、裂变给互动广告营销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自媒体互动广告的场景化既有来自用户的主观需求因素,也有体验经济模式的客观驱动因素,由“场景五力”等技术所支撑的自媒体平台为各种类型化场景建设提供了基础。场景化广告拥有特定性、体验性、共享性、跨界性等互动特征。自媒体互动广告的场景化应用实践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包括用户导向的场景构建、需求导向的信息匹配传播、体验导向的品牌推广等多个环节。通过特定的场景化运营能发挥互动传播优势,提升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9.
得力于传播观念与媒介技术的进步,情景互动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广告的推广模式,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特征,积极顺应了时代的变化。本文先介绍了情景互动广告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案例归纳和分析情景互动广告创意结合身体、环境及虚拟技术等展开的创意类型和特点,进一步讨论情景互动广告的体验性特征、内涵与价值创造.为情景互动广告的研究提供一种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对提升文化旅游的文化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建构文化旅游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符合内在逻辑。以湖南省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分析其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视域下的价值认知、资源筛选、转化发展及宣传推广等互动实践,提出需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阶段规律,因地制宜地灵活发展,同时需借助多元的政策制度及社会力量,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困惑的检视,从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互动共生的复杂关系入手,剖析了信息社会教育文化生态的四种悖逆性特征:信息冗余与知识匮乏、虚拟实在与真实虚拟、多重自我与认同危机、价值多元与文化冲突;进而从教师教育的视角提出:信息社会转换教育理念,需要加强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开放性多元自我的成长空间,让教师在真实体验中感受信息文化精神,涵育多元文化视野、提升教师的文化判断力.  相似文献   

12.
动作捕捉技术对祭孔仪式的祛魅和返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作捕捉技术能够捕获真实的人体动作和表情数据,进而可以制作出更加逼真的人物运动三维效果。将动作捕捉技术运用到数字化祭孔仪式中,不仅会带来全新的身心体验,更有利于动态复原国之大典的场景,进而有利于文物保护、游览观赏和文化传承等。数字虚拟技术在建构人文精神、体现审美价值、对传统的祭孔仪式进行返魅的同时,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着祛魅。技术的物理化和机械化消解着神秘与主观,解构了主体间性,破坏了传统的审美思维和审美体验,进而揭示出当代人的自我迷失和精神困境。因此,需要坚持价值理性,改进虚拟技术,消解不利影响,培育主体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元宇宙是社会与科技实现微观融合后向宏观拓展的集大成者,是应用场景集成、交互、对接的沉浸式虚拟平台,是和现实社会相互映射的复杂社会巨系统。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多尺度概念,在元宇宙背景下将打通物理、信息和认知域,通过虚拟真实化和现实虚拟化实现文化载体的空间建构,通过文化基因特征提取和映射实现文化本体的空间建构,以认知即服务的形式承接文化创新和发展。从文化要素化解构、文化基因映射竞合、文化舒适物供给及文化场景生成入手,描述元宇宙中文化空间建构过程,能够更好地把握元宇宙文化空间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虚拟社群"保研论坛"部分案例的跟踪和研究,考察了虚拟社群中人际互动活动对社群文化认同程度的影响关系。通过认知与情感两个维度,活跃度、忠诚度和贡献率三个变量,发帖、登录频率、离群率、类群意识、原创帖和主题活动六个测量指标,验证了虚拟社群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可以提升成员在社群背景下的自我认同感,帮助确立成员在社群中的个人身份认知,进而提高对社群的文化认同;虚拟社群成员对社群的忠诚和贡献,可以强化成员对社群的情感认同度,进而提高社群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虚拟成像技术在电影中的广泛运用,巴赞的电影美学理论受到了诸多质疑。数字化对传统电影的巨大冲击,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真实”在电影中的地位。实际上,当我们辩证地解读巴赞影像本体论,会发现他强调的是“真实观”而并非“真实的手段”,这种“真实观”包含画面与心理的真实。因此,数字电影实际上是通过制造“以假乱真”的画面和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产生心灵的意义来还原真实的本性。在延续传统电影真实美学的基础上,数字电影更是通过呈现实景所难以获得的场景效果、创造全新的电影语言风格、强化时空处理带来的视觉逼真、虚拟角色制造出英雄情结,来推进电影的真实性表达。而从当前的形势看来,唯有对画面真实与心理真实的共同把握,才能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中国的数字电影展现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9,(1):50-58
新媒介文学在世纪之交异军突起,蓬勃发展,近二十年积累庞大海量文本资源。从文本主题与主体意蕴的关联、图文并陈的情节结构凸显、虚拟无束自由流动的众生塑造特征以及拟象仿真通俗化语言应用四个层面,对当下新媒介文学文本进行独特性解读,提炼出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创作规律和变化特征:类型化基础上的精耕细作、文本语言同质化趋向中的异质追求、文本结构的杂糅与多变等。新媒介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领域渐趋主流的文学样态,并与传统媒介文学融合共生,新媒介是文学借助的工具,是建构文学新格局的有效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最大可能地提升文学的审美独立性和自觉性,以构筑中国当代文学新的文化精神,发扬优秀的文学品质,应当是中国文学未来健康繁荣发展的必然途径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必然包含着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生产机制表现为: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数字化转型;文化新业态与传统文化“内容产能”的全面焕发;“生产技术民主化”与文化基因结合形成的规模空前的文化UGC模式。消费机制表现为:从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向数字沉浸场景消费的升级进阶,以及虚拟文化产品消费在技术逻辑下的持续扩张;“华流顶流”与流量杠杆重新规制了传统文化“两创”的产消态势;“网生代”所推动的国潮消费则成为数字赋能机制的显著表征,其中深嵌着文化情感与自信。  相似文献   

18.
场景构建与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虚拟场景,这对于培养播音主持等媒体专业的学生具有特别的意义。微格教学法注重在互动的媒体场景中对媒体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模块化技能培训,其教学机制和操作问题值得深入地探讨,由此,或许能够引伸出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创新的一般性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同妻这一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文化等原因无法进行群体间社会互动的特殊文化群体提供了一个必要的交流平台和场域,因而虚拟互动对于同妻群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网络同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中虚拟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参与观察和结构性访谈对同妻群体的虚拟互动过程进行描述分析,认为同妻群体因情感亲和与寻求社会支持等原因进入虚拟互动场域之中,通过同妻与客户端、同妻与同妻志愿者、同妻与其他同妻等不同类型的交谈互动,不断质疑"我是谁",倾诉自己的痛苦感受,不断反思自身,重建自我的存在价值和生活意义,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构"自我"与"他者"的边界。虚拟互动实践促进了同妻群体对其自身身份的确立和认同,为从虚拟社会工作的层面合理地疏导同妻问题,提升同妻生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梁宝月 《国际公关》2023,(13):174-176
由特定虚拟技术和二次元文化支撑的虚拟偶像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吸引了大量青年粉丝,产生了与众不同的粉丝文化。A-SOUL作为目前国内虚拟偶像的顶流,身上寄托着粉丝的许多情感与价值追求,加上其背后的资本加持以及独特的粉圈文化,使得A-SOUL粉圈成为研究新型虚拟偶像粉圈文化的典型案例。本文以柯林斯事物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从A-SOUL粉丝与偶像的互动情况出发,分析A-SOUL粉圈互动仪式链的搭建过程,探索该文化现象背后的粉丝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