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抗战时期,为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增强抗日斗志,昆明史家以昆明报刊为平台,利用史学进行抗战宣传。昆明报刊的史学研究一度呈现繁荣之势。这时昆明报刊的史学研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爱国主义思潮贯穿于史学研究之中,一切为抗战服务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支点,重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史研究是抗战时期昆明报刊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抗战时期昆明报刊的史学研究工作,书写了20世纪学术史上很有意义的一页,同时也给抗战大业的最终完成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延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战时期,在毛泽东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范文澜为代表的延安马克思主义史家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运用新的史观理解阐释历史,系统总结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发展规律。他们坚持唯物史观的科学品格,引领并坚守爱国主义史学阵地,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确立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反帝战线》是抗战时期新疆最早的一本综合性理论刊物,是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创办的以呼吁民众团结御辱、建设新疆、巩固抗战后方为宗旨的机关刊物。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界进步人士的苦心经营下,它最早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先进文化,声讨“倒行逆施”,团结和教育民众“抗战建新”,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播撒革命的火种,对新疆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为解读战时新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民族自尊心的提升,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构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野,其史学价值和理论意义亟待挖掘研究。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实证主义史学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年鉴学派,在与实证主义史学的较量和争论中,克服了实证主义史学的种种弊端,形成了与兰克学派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史学范型存在明显区别的新的史学范型.这一新史学范型,不仅为教育史学新领域的开拓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而且为教育史学研究中正确处理教育史学研究的“客观性”与教育史学研究者“主体意识”的作用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同时,年鉴学派所构建的以“历史时间”为核心的叙述体例和他们所倡导的以“问题史学”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为教育史学研究及其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基雅维里的史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修辞派史家史学实践中出现的危机,使得历史学与政治的结合更加密切,开创了文艺复兴史学中的政治学派;他注重从人性的角度解释历史,继承了中世纪史学中萌发的进步史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历史循环论;而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意识,则使得他在继承早期人文主义者意大利整体观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意大利近代民族国家观,开创了近代民族史研究的先例;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历史相对主义论、从多种角度解释历史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自古代以来存在的一元论思想。  相似文献   

6.
国粹学派的核心组织国学保存会和南社是近代先后成立的文化文学团体,它们的学术思想和文化情思有很深的联系。后来加入南社的黄节在国学保存会的经济、文化理论等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叙伦、陆绍明在世纪之交建立“新史学”的思潮中,他们的史学评论代表了国粹学派的史学思想;黄节、陈去病、庞檗子等人的史学写作也代表了国粹学派的史学实绩。由此可见南社与国粹派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傅斯年的名字和“史料学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他的明确倡导下,中国近代史学研究领域内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派别,而这一派别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对史学研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又无疑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使他成为本世纪初史学界的名流,因此,提到傅斯年,就不能不提到“史料学派”,而谈到“史料学派”,也不能不注意到傅斯年史学思想的渊源,以及他的史学思想对这一学术研究派别的兴起和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博斯年是“史料学派”的创建者和精神领袖“史料学派”,是本世纪中国史学研究领域内一个具有庞大声势和广泛影响的学术派别。因他们曾提倡“以自然科学看待历史语言之学”所以,也有人称其为科学派。但  相似文献   

8.
一、英国经济史观学派的产生 英国经济史观学派是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学派,它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其繁荣兴盛时期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这一学派的出现为英国资产阶级史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这一学派把历史上的社会经济事实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并把经济因素置于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地位。英国经济史观学派奠基人索罗尔德·罗杰斯,在其《经济史观》著作中说,研究历史首先研究历史上的经济事实,他甚至认为:英国民族是各种力量的产物,各种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不同时代的美国历史学家经常对美国开国元勋创制宪法的意图产生意见分歧.本文考察美国宪法创制史学的主要线索和观点,包括业余史学派、帝国学派、进步学派、共识学派和思想意识学派;讨论每一学派主要代表学者如大卫·拉姆齐、约翰·菲斯克、查尔斯·比尔德、理查德·霍夫斯塔德和戈登·伍德等人的著述,并关注有关宪法的最新研究.每一个史学解释流派都有其长处和不足,不过,把它们综合起来看,这些学派为制宪先哲描绘了基本一致的形象:在面对自己所认为的政治和经济压力时,制宪先哲用法律允许之外的手段创建了一个较强的中央政府.他们设计的政府,既能够维护其自身利益,又体现了民族主义的愿景,同时还提供了宪法渐进变革的机制.美国宪法刨制史观的演变,既是历史学者不断追求历史真相、史学家代际对话的结果,也是时代变迁、社会思潮在史学界折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近代史学始建于20世纪初期,恰逢西方学界对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史学在研究内容、方法与手段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这个总结以鲁滨孙的《新史学》为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体现了20世纪初期史学的“国际前沿”。在此同时,以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为代表的清华学派,也对中国史学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深刻变化以及所亟欲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比他们和鲁滨孙的见解,可以看到他们在“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这两个史学的根本问题上确实站到了当时的“国际前沿”。不仅如此,在如何对待传统史学中的合理成分方面,清华学派的态度似乎比鲁滨孙的《新史学》所代表的“国际前沿”还要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家以及一大批富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为教育民众、唤起民众、发动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运用史学这一有力武器,以革命“排满”、反帝爱国为宗旨,以大量的历史事实为例证,大力宣传民族革命主张,大力宣传反帝爱国思想。这种对国民广泛进行的历史教育,为开启民智、鼓舞民气,促进民主革命思潮的广泛传播,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企业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企业家是在实业救国的理想牵引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在中国现代史上,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不论是企业家的义举、善举,还是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中国企业家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表现了形式多样,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应该宣传和选择企业家的爱国事迹,以期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如何救亡图存、富民强国?是否符合民族性或时代性要求?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往往是学界对近代中国特别是晚清社会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功过是非,对政府和各社会阶级阶层的救国方策、行为措施做出评判结论的依据。事实上,坚持民族性与坚持时代性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因各类人物思想认识的不同而具霄壤之别。只有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起来,分清传统爱国主义和近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区别,把是否符合时代性要求、坚持民族性立场的爱国主义,作为评价一切晚清历史人物、事件功过是非的标准,才能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香港历史出发,着重论述了“一国两制”原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认为结合香港回归,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国家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近年来,网络空间逐渐成为新时代大众爱国主义表达的重要平台,通过网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创新路径文章通过对疫情时代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研究,发现在经历了疫情防控的洗礼后,通过网络表达爱国情感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这对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时期的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平台高倡民族主义有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一是进行学理的探讨,一是对民众进行通俗形式的鼓吹。在学理的探讨上,首先是通过对中外历史的研究,探究民族兴亡之道;其次,深刻地揭示当时存在的国家衰败、民族危亡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探讨救国之策。对民众进行通俗形式的鼓吹,目的是将救亡图存的思想更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的民众,既诉之于理,更诉之于情。这一时期报刊关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话语言说,完成了中华民族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现代转换,这一转换,是一代思想家通过学术的探讨完成的,因而有了基本正确的定位。辛亥革命至五四时期,改良派与革命派关于中国社会道路的选择尽管有许多根本性分歧,但为国家为民族的心愿是一致的,对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复辟帝制的行为,报刊形成声讨的舆论场,尤其是1915年"五七"国耻,成为辛亥革命至五四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教育在方式上向图像实践的拓展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推进过程中的与时创新。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图像实践已成常态,理清其开展的逻辑理论既是对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科学认证,又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图像实践的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从其逻辑层面论析,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宣传教育理论阐述及思想政治教育图像论述是其理论逻辑;二是历史发展中静态和动态图像的运用是其历史逻辑;三是大众认知方式的转变、教育者素质的提升以及媒体融合的发展是其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8.
淮剧《太阳花》精心塑造了乡村医生方大姑这样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民族气节的英雄母亲的光辉形象,由此表现出其勇于为国家和民族而做出大义灭亲、舍“小家”为“国家”之壮举的凛然民族气节、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勇于社会责任担当的崇高精神、宽广博大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刍论中国民主党派选择与中共合作的内在动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民主党派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使其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成为历史的必然.中国民主党派所具有的反帝爱国、崇尚民主的政治主张,推动中国现代化以实现国家富强的价值取向,顺乎历史潮流的不断进取精神,是促成民主党派从爱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内在动因,也是民主党派选择与中共合作的内在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