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婉曲又称婉转或委婉,是语言里的一种修辞手段,即故意不直接说明本意,而是将本意用曲折含蓄的话语表达出来。它的特点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婉曲语又称婉语,就是运用语言的婉曲修辞格说话。一、婉曲语的形成1.禁忌的需要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不能理解,认为自然是由神主宰的。而统治者为了愚弄人民,维护其统治,他们自诩是天上的星宿,因此,那些“神圣”的、“崇高”的事物不准一般人接触、言及,否则就要受到鬼神的降罪。而那些危险的、令人恐惧的、不洁的事物,人们又不愿…  相似文献   

2.
婉曲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方法,是有意为之的修辞现象。其主要特点是“意在言外”,这里的“言”具有委婉性,但能明确地表达“意”。婉曲的使用往往出于不同的目的,据此,本文对婉曲的定义和类型分别作了重新归纳和再划分。  相似文献   

3.
悖论就是表面上荒谬而实则是一种真实的陈述。新批评理论的核心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曾指出,诗歌语言是悖论的语言。如果没有那些对立与冲突的语言存在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些好诗。通过解读爱伦·坡的名诗《安娜贝尔·李》,我们发现诗中天使、星月和爱情这三方面潜藏着悖论意象,这些悖论因素赋予该诗曲婉复杂的意蕴和丰富的联想空间,进而加深了其诗性美。  相似文献   

4.
英汉名讳的文化透视王琼名讳,就是对事物的名字不能直呼不讳,必须采取婉曲的说法。名讳作为一种语言和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名讳积淀了丰富的社会底蕴。纵观英汉语言中的名讳,可探索出它们所折射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英汉语言中的名讳可谓数目...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一种用婉转、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现象。从词汇层面对英汉委婉语的避讳功能、礼貌功能以及软化语气功能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可揭示出二者语用功能的相似性。在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限定词的英汉委婉语时,译者必须斟酌推敲用词,力求达到词义对等,褒贬得当,婉曲含蓄相应和语体风格相符。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用婉转、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现象。从词汇层面对英汉委婉语的避讳功能、礼貌功能以及软化语气功能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可揭示出二者语用功能的相似性。在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限定词的英汉委婉语时,译者必须斟酌推敲用词,力求达到词义对等,褒贬得当,婉曲含蓄相应和语体风格相符。  相似文献   

7.
英语里的委婉语(Euphemism)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悦耳的话(good speech)。委婉语亦称婉言,婉曲,是英语中的一种修辞格。委婉语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技巧,当要表达的意思因种种原因不宜直说,不想直说,或不敢直说时,人们常常使用缓和或模糊的词语,有礼貌、有分寸地来表达。 近年来,英语的委婉使用较为广泛,同一意思的新的委婉说法层出不穷。其使用主要常见于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英语修辞格“婉言”周华文英语里“婉言”(Etiphemism)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技巧。这个词源于希腊词“”,意思是“美好的言词”(goodspeech)。它是英语中一种修辞格,有时被称为“婉曲”或“委婉”。当要表达的意思因诸种原...  相似文献   

9.
德国艺术家莱辛曾说,文艺家的创作“不是让人一看了事,还要让人玩索,而且长期地玩索。”①这就是说,任何艺术作品都要讲究含蓄、蕴藉。含蓄是一切文艺创作不可缺少的要素。绘画讲究画外之趣,音乐讲究弦外之音,小说讲究婉曲美就是这个道理。鲁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谐"--元代散曲重要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元代散曲的艺术特色不是一个"俗"字概括得了的.相对于诗词的含蓄婉曲而言,元散曲的艺术特色是"露";相对于诗"庄"、词"媚"而言,元代散曲的艺术特色是"谐".构成谐趣的主要途径是语言的雅俗并举,构思的出人意表,漫画及误会的手法,及设置喜剧冲突.而元曲作家低调人生和游戏人生态度,散曲受众对于娱乐开心的需求,以及因与戏曲的密切关系而导致元代散曲作家在创作中"以戏为曲",是元代散曲谐趣风格形成的主要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1.
英汉委婉语、禁忌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们是语言文化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通过委婉语表达和传承,英汉委婉语、禁忌语表现出两民族趋善趋美的一致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通过英汉委婉语、禁忌语的比较来传授文化,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创造的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语言与社会文化关系的角度 ,阐述英汉委婉语的社会文化背景 ,并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的翻译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步骤。在委婉语的翻译过程中,要重视对原文进行透彻的理解,判断原文委婉语的语体和感情色彩如何,也要对语言体系的转换进行研究,采用适当翻译策略在目的语境中进行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4.
浅析语境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委婉语语义特征的基础上,从受话者言语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与个人主观语境等语境知识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5.
谈英语委婉词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英语修辞格之一 ,它在英语语言中运用非常广泛。我们可以用委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述一些我们不愿或不便于直接坦言的事物。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委婉语的表达作了例举说明。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章从语用学角度论述了委婉语的产生,并进一步探讨了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方式,从而加深对委婉语的理解和应用,对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委婉语透视中美两种文化心理的共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温和、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委婉语的比较研究,从中可以发现中美两种文化心理的共性。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与语言是密切相联的,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委婉语作为文化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委婉语的特点、应用范围进行描述,旨在更好地了解、认识委婉语,从而用好委婉语.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语言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的交流既讲究效率又讲究礼貌。合作原则解决的是效率问题,礼貌原则解决的是得体问题,在实际的交际对话中,两者缺一不可。本文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个重要的语用学原则来探讨委婉语的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20.
婉言指说话者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物的语言现象。由于交际需要和自身属性,它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新事物的出现,日常生活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观念的转变都会使婉言不再委婉,交际的需要就促使创造新婉言来代替旧婉言。本文从婉言变化的原因机制,总结婉言发展变化的两种模式(辐射型与连锁型),并对其进行象似性分析,预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