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和谐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搞好新形势下河南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力度;需要立足河南实际,注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需要学习借鉴和谐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有其特殊性,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扎实推进。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工业强省强区,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培养新型农民,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亟需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培训,并鼓励大学毕业生深入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该本着人民教育人民办、义务教育政府办的原则,在近期内将“两免一补”政策(国定贫困县的贫困家庭学生可以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进一步扩大到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从长期来看,应该尽快确立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除各项费用的制度,加大…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搞好新形势下河南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力度;需要立足河南实际,注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需要学习借鉴和谐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周大仁 《中南论坛》2006,1(1):32-33,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要抓好五大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农民创业工程和村民自治工程。政府要转变职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在农村领域实现了四大阶梯式创新:土地制度改革,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上的成功实践.这些实践创新重塑和再造了农村的经济和政治基础,激活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阶段新农民培育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对农民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要培育农民,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以此为思路,对新农村、新农民、农村教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农村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教育观念上仍受到旧时代的影响,农村各级学校的办学物质条件普遍较差,农村教育一直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对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儿童的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女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在农业生产、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的主体意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提高农村女性自我认识入手,促进主体意识的内在觉醒;加大教育的全面投入,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制度保障,为巩固和体现农村女性主体地位营造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在农村领域实现了四大阶梯式创新:土地制度改革,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上的成功实践。这些实践创新重塑和再造了农村的经济和政治基础,激活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以及深化,是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当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践中,仍面临建设发展资金有限、部分村民认识偏差、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社区管理体制滞后等困境。为更好地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需破解资金难题、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财力、人力、管理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17个地市的800余所农村普通初中和小学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随着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政策的落实,农村学校体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其在学校的附属地位并未因此得到根本改变。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为终极目标,构建河南新农村学校体育合作发展教学模式,为河南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南省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取得了如"三级联创"、"四议两公开"、"金桥工程"、"红色家园"、"双联双增"和"党员关爱"等成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环境考验和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进行工作机制和制度创新、构建大党建格局,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开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在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FIR)指标实证检验了我省农村金融深化的绩效,并对我省农村金融相关率FIR和GDP进行回归检验,得出了我省的农村金融资产相关比率FIR与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存在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市民化成本高、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三方面的问题。可从转变观念、改革户籍制度、加速农民市民化等几个方面优化配置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居住状况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研究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调整农村居民的居住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河南是一个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因此,更有必要对河南农村住宅、农民居住条件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科学、系统和可操作性等原则设计城乡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间河南省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演进进行评价,并对2009年河南省各地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在纵向分析和横截面分析基础上总结出河南城乡经济一体化动态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2009年截面数据下各地市的类别特征,最后给出了当前形势下加快河南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乡村外出精英的乡土回归,又是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思路。文章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在界定乡村外出精英和乡土回归概念的基础上,以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都获得较大发展的河南省C县实施的“回归工程”为例,分别从乡村外出精英由于乡土情结愿意回归与乡土由于发展需要积极吸引回归两个两方面谈乡村外出精英回归乡土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启动我省农村消费,不仅能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从我省农村消费结构的现状着手,探讨实现我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具体对策建议,即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优化我省农村消费环境;大力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农村电视剧应立足于农村广袤的现实生活,真实的记录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巨大变化,深刻的体现时代的文化精神。电视剧《湖光山色》以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形象的反映新时期农村农民的现实生活,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精神、人文精神、审美精神都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